一身两任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shēn liǎng rèn成语简拼:YSLR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一身兩任
成语解释
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身兼两职
近义词
一身而二任
成语造句
(1)成语「一身两任」是一个紧缩式成语。
(2)成语一身两任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东港镇明德中学的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身两任”。
(4)加加写不出成语“一身两任”,因此语文考试只得了98分。
(5)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一身两任”几个大字。
(6)树瑶叔叔给萁懿和菡蕾讲了“一身两任”的历史故事。
(7)小丽不会写成语“一身两任”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官宦子弟王承福随军效力,立下不小的军功,受到唐玄宗的接见。唐玄宗要给他封官,他坚决不受,回到家乡干起泥瓦匠的工作,别人不理解,他解释道各种都要人去干,如果去当官,还要娶妻生子,一身两任,即使是圣人也都难以胜任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一身一身:(1)全身;浑身:一身是劲;一身是胆。(2)(一身儿)一套(衣服)。如:一身工作服。(3)一个人:独自一身。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身身:shēn 1、<名>人或动物的躯干。《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2、<名>整个身躯。《狼》:『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名>自身;本身;自己。《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副>亲自。《隆中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5、<名>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身。』《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6、<名>同『娠』,身孕。《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两两:liǎng 1、<形>成双的;成对的。《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2、<数>二。《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3、<副>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4、<量>重量单位。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5、<量>双,用于鞋袜等。《诗经·南山》:『葛屦五两。』liàng<量>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两端] (1)事物的两头;两方面。(2)模棱两可;观望不定。[两舌] 言语反覆;搬弄是非。[两曜] 日和月。[两造] 指诉讼双方,即原、被告。
任任:rèn 1、<动>抱;背;担荷。《诗经·生民》:『是任是负。』2、<动>担负;承担。《班超告老归国》:『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3、<名>负担;担子;责任。《生于居中,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4、<动>任用;使用。《谏太宗十思疏》:『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5、<动>信任。《屈原列传》:『王甚任之。』6、<名>能力;有能力的人。《占国策·魏策》:『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7、<动>堪;胜。常用于否定句,表示『承受(不)了』、『禁(不)住』《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8、<动>放任;不拘束。《书博鸡者事》:『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9、<动>任凭;听凭。《孔雀东南飞》:『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10、<名>人质。《晋书·石勒载记》:『河北诸堡壁大震,皆请降送任于勒。』11、<动>通『妊』,怀孕。《汉书·叙传》:『刘媪任高祖。』rén 1、<名>女子爵位名。王莽时改称公主为『任』。《汉书·王莽传》:『其女皆为任。』2、<名>周代国名,在今山东济宁。3、<名>姓。[任率] 消极影响;不做作。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身身:《酉集中·身字部》《唐韵》失人切《集韵》《韵会》《正韵》升人切,□音申。《说文》躬也,象人之身。《尔雅·释诂》我也。〈疏〉身,自谓也。《释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广韵》亲也。《九经韵览》躯也。总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系辞》近取诸身。《书·伊训》检身若不及。《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又《诗·大雅》大任有身。〈传〉身,重也。〈笺〉重为怀孕也。〈疏〉以身中复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书·选举志》拟奏受皆给以符,谓之告身。又《史记·西南夷传》身毒国。〈注〉索隐曰:身音捐。又《韵补》叶尸连切。《杨方·合欢诗》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两两:《子集下·入字部》《唐韵》《正韵》良奖切《集韵》《韵会》里养切,□良上声。《说文》再也。《易·系辞》兼三才而两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联系不散,有九事也。又《韵会》匹也。《左传·闵二年》重锦三十两。〈注〉三十匹也。又车数曰两。《后汉·吴佑传》载之兼两。〈注〉车有两轮,故称两。又《玉篇》二十四铢为两。又《鸡林类事》四十曰麻两。又《史记·平准书》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又《南史·齐和帝纪》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填胸,名曰假两。又《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百两御之。
任任:《子集中·人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如林切《正韵》如深切,□音壬。诚笃也。《诗·邶风》仲氏任只。《郑笺》以恩相信曰任。又《周礼·地官》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敎万民而賔兴之。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注〉任,信於友道。又《广韵》堪也。《王粲·登楼赋》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注〉言谁堪此忧思也。又当也。《左传·僖十五年》衆[音zhòng]怒难任。又负也,担也。《诗·小雅》我任我辇。《礼·王制》轻任幷[同并],重任分。〈注〉幷[同并]已独任之,分析而二之。又姓。大任,文王之母。又薛国之姓。《左传·隐十一年》不敢与诸任齿。《正义》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也。又《集韵》《韵会》《正韵》□如鸩切,壬去声。克也,用也。又所负也。《论语》仁以为已任。又事也。《周礼·夏官》施贡分职,以任邦国。〈注〉事以其力之所堪。又与妊姙同。《史记·邹阳传注》纣刳任者,观其胎产。又《方书》督脉属阳,循□而上,至鼻。任衇属阴,循膈而上,至咽。女子二十,任衇通,则有子。又《书·舜典》而难任人。〈注〉言拒绝佞人。本作壬,与巧言孔壬之壬同。伪作任。考证:(《王粲登楼赋》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而可任。)谨照原文而字改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