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ě bìn shuāng huán
成语注音:ㄒㄩㄝˇ ㄅㄧㄣˋ ㄕㄨㄤ ㄏㄨㄢˊ
成语简拼:XBSH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雪鬢霜鬟
成语解释
白发。借指老年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雪鬓霜毛
成语造句
(1)程轩叔叔给中灵和淑芳讲述了“雪鬓霜鬟”的成语故事。
(2)风风写不出成语“雪鬓霜鬟”的拼音。
(3)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雪鬓霜鬟”几个大字。
(4)马场二中的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雪鬓霜鬟”。
(5)小乖不会写成语“雪鬓霜鬟”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云情雨意,虽可抛两月之夫妻;雪鬓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雪雪:xuě 1、<名>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雪,深二尺五寸。』2、<动>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雪藕丝。』[又] 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霜霜:shuāng 1、<名>霜。《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又] <动>结霜。《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名>白色的看来像霜的物体。《秋浦歌》:『不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滕王阁序》:『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冰盘若琥珀,何似糖霜美?』3、<形>白;白色。《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4、<形>比喻高洁。《南齐书·沈驎士传》:『玉质逾洁,霜操日严。』5、<名>比喻冷酷或威严。《晋书·索琳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焚。』6、<名>年。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夜忆咸阳。』[霜操] 坚贞高洁的节操。[霜毛] (1)洁白的毛羽。(2)白发。
鬟鬟:huán 1、<名>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2、<名>婢女。梅尧臣《听文都知吹箫》:『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3、<形>喻山形。4、<动>通『环』环绕。
雪雪:《戌集中·雨字部》《唐韵》《集韵》相绝切《韵会》《正韵》苏绝切,□音□。《说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阴凝为雪。《释名》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华,言凡草木华五出,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诗·邶风》雨雪其雱。又《广韵》除也。《韵会》洗也。《庄子·知北游》澡雪而精神。《战国策》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又《广韵》拭也。《家语》以黍雪桃。《史记·郦食其传》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节□名。见《后汉·律历志》。又山名。《后汉·明帝纪注》天山即祈连山。一名雪山。又阳春白雪,古曲名。又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霁。
鬓鬓:《亥集上·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必刃切,音傧。《说文》颊发也。《释名》鬓,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连发曰鬓。鬓,滨也。滨,崖也。为面颊之崖岸也。《晋语》美鬓长大则贤。〈注〉鬓,发类也。
霜霜:《戌集中·雨字部》《唐韵》所庄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庄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释名》其气惨毒,物皆丧也。《大戴礼》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易·坤卦》履霜坚冰至。《诗·秦风》白露为霜。又《字汇补》国名。《西域记》屈霜国。又姓。见《姓苑》。又《正字通》正年曰霜。《李白诗》陛下之寿三千霜。又《集韵》《类篇》□色壮切,音孀。陨霜,杀物也。或作灀。《潘岳·马汧督诔》马生爰发,在险弥亮。精贯白日,猛烈秋霜。
鬟鬟:《亥集上·髟字部》《唐韵》户关切《集韵》《韵会》胡关切,□音还。《说文》总发也。按古妇人首饰,琢玉为两环,此字后人所加。《玉篇》髻鬟。《类篇》屈发为髻。《庾信·夜听捣衣诗》花鬟醉眼缬。又喻山色。《范成大诗》破碎岷山千髻鬟。又《虞集诗》窻中远黛晓千鬟。又《宋史·仪卫志》宫中导从之制,置高鬟青袍大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