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九锁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niú jiǔ suǒ成语简拼:YNJS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一牛九鎖
成语解释
比喻无法解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束缚很多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一牛九锁”几个大字。
(2)舶森哥哥给泞瑛和淼缈讲述了“一牛九锁”的成语典故。
(3)朵儿不会写成语“一牛九锁”的最后一个字。
(4)江镇中学的叶赫那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牛九锁”。
(5)小芳写不出成语“一牛九锁”,导致期末考试只考了97分。
成语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牛牛:niú(1)哺乳动物,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是反刍类动物,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几种。(2)比喻固执或骄傲:牛气;牛脾气。(3)二十八宿之一。(4)姓。
九九:jiǔ 1、<数>九。2、<数>泛指多数或多次。《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九泉] (1)深渊。(2)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指阴间。[九天] (1)指天的中央和八方。(2)指天的最高处。(3)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九原] (1)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2)指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九州] (1)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2)泛指中国。[九族] 九代家族,即高祖、曾祖、祖、父、自身、子、子孙、曾孙、玄孙。《左传·桓公六年》注认为『九族』是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以及自己的同族。
锁锁:[古] 鎖[suǒ] (1)加锁,用锁锁住。长安布衣淮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唐·杜甫《秋雨叹》。又如:锁闭(加锁关闭);锁禁(关锁禁闭);锁锢(关销禁闭);锁院(科举考试时,为防作弊,封锁试场之门,称为『锁院』。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2)紧缩而形成皱纹。如:锁黛(美女锁眉头);双眉紧锁。(3)缝制。如:锁边;锁眼。(4)束缚。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泉,锁之床下。――《梁书·鲍泉传》。又如:锁缚(用铁链或绳索捆缚);锁索(用铁链系束);锁士(囚禁的士人)(5)封闭;封锁。如:锁印(年终封印停止办公);锁国。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牛牛:《巳集下·牛字部》《唐韵》语求切《集韵》鱼尤切《韵会》疑尤切,□□平声。《说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注〉徐锴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黄帝服牛乗[音chéng]马。《易·无妄》或系之牛。又《说卦》坤为子母牛。《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毕送寒气也。又树化牛。《玄中记》千年树精,化为青牛。始皇伐大树,有青牛跃出入水。又官名。《周礼·地官》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又牵牛,宿名。《尔雅·释天》星纪,斗牵牛也。〈注〉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又天牛,虫名。一曰天水牛。《尔雅·释虫》蠰啮桑注似天牛。又紫金牛,药名。见《本草纲目》。又姓。《广韵》微子裔,司□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风俗通》汉有牛崇。又人名。《史记·虞舜纪》瞽瞍父曰桥牛。又叶音疑。《诗·小雅》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叶下哉。哉读将黎反。考证:(天牛,虫名。《尔雅·释虫壤啮桑注》似天牛。)谨照原文壤改蠰。(又叶音奚。《诗·小雅》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叶下哉。哉读将黎反。)谨按牛与奚不同母,牛字不得叶音奚。谨照字母叶音奚改叶音疑。
九九:《子集上·乙字部》《唐韵》《正韵》举有切《集韵》《韵会》己有切,□音久。数也。《说文》阳之变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又算法曰九九。《韩诗外传》齐桓公设庭爎待人士,不至。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犹礼之,况贤於九九者乎。〈注〉若今九章算法。又《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次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又《史记·驺衍传》中国之外,有赤县神州者九。又九之为言多也。《公羊传·僖九年》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言叛者衆[音zhòng],非实有九国也。宋赵鹏飞曰:会葵丘惟六国,会咸牡丘皆七国,会淮八国,犹汉纪谓叛者九起也。又阳九,戹也。《左思·吴都赋》世际阳九。〈注〉阳戹五,阴戹四,合为九。又姓。又复姓。《何氏姓苑》岱县人,姓九百,名里。又秦穆公时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马,见《列子》。又隷书防诈伪,凡纪数,九借用玖。《□绦曰》洪容斋五笔,九作久,阳数九为老久义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又《韵会》渠尤切,音仇。国名。《史记·殷本纪》九侯。〈注〉音仇。又《集韵》《正韵》□居尤切,音鸠。聚也。《论语》九合诸侯。《庄子·天下篇》禹亲操橐[音tuó]耜,以九亲天下之川。〈注〉九,读纠。纠合错亲,使川流贯穿注海也。九与鸠纠勼□通。
锁锁:《戌集上·金字部》《唐韵》《正韵》苏果切《集韵》《韵会》损果切,□音琐。《说文》铁锁,门键也。《集韵》锒铛也。《前汉·王莽传》以铁锁琅当其颈。〈注〉琅当,长鏁也。《班固·叙传》系名声之缰锁。《抱朴子·逸民卷》屈龙渊为锥锁之用。又《正字通》锁子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杜甫诗》雨抛金锁甲。《集韵》或作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