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二闪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léi èr shǎn成语简拼:YLES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繁体:一雷二閃
成语解释
形容躲避迅速。
成语造句
(1)憨憨写不出成语“一雷二闪”,所以单元测试只得了99分。
(2)好好不会写成语“一雷二闪”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一雷二闪”几个大字。
(4)商河县实验中学的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雷二闪”。
(5)奕賀哥哥给莺人和羲逸讲解了“一雷二闪”的故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雷雷:léi 1、<名>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柳毅传》:『千雷万霆,激绕其身。』2、<名>像雷一样震耳的声响。[又] 形容凶暴的性格。《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3、<动>通『擂』,击打;敲击。《赤壁之战》:『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二二:èr(1)数目,一加一后所得。『二』和『两』用法上的分别,参看『两』。(2)两样:不二价。
闪闪:shǎn(1)闪避:闪开;闪过去;闪在树后。(2)(身体)猛然晃动:他脚下一滑,闪了闪,差点跌倒。(3)因动作过猛,使一部分筋肉受伤而疼痛:闪了腰。(4)闪电:打闪。(5)突然出现:闪念;灯光一闪;山后闪出一条小路来。(6)闪耀:闪金光。(7)<方>甩下;丢下:劳动时我们一定来叫你,不会故意把你闪下。(8)姓。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雷雷:《戌集中·雨字部》靁《唐韵》鲁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回切,□音罍。《说文》本作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声。象回转形。《易·说卦》震为雷。《礼·月令》仲春,雷乃发声。又《礼·曲礼》毋雷同。〈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已,不当然也。又《司马相如·大人赋》左□冥而右黔雷。〈注〉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又《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注〉雷鼓,八面鼓也。又《韵会》雷门,会稽城门,有大鼓,声闻百里。《前汉·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又《南部新书》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又山名。《书·禹贡》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东蒲坂县南。又泽名。《书·禹贡》雷夏既泽。〈传〉雷夏,泽名。又汉侯国名。在东海。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又外国名。《前汉·西域传》无雷国王冶卢城。又州名。《韵会》在广西,其山为雷所震,水流为江。唐置雷州。又姓也。《前汉·淮南王安传》郞中雷被。又音累。《楚辞·九歌》驾龙輈兮乗[音chéng]雷,载云旗兮委蛇。《晋语》青阳。方雷氏之甥也。〈注〉方雷,西陵氏之姓。黄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累祖,实生青阳。雷累同。○按晋语注,雷有累音,非止叶音也。又《集韵》鲁水切,音垒。推石下也。又《集韵》卢对切,音类。本作礧。或作垒礌檑。《埤苍》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礼·秋官·职金注》枪雷,椎椁之属。《释文》刘音诔。沈云:当为礌,郞对反。《前汉·鼂错传·具蔺石注》如淳曰:蔺石,城上雷石。师古曰:雷,来内反。又《正字通》击鼓曰雷。《古乐府》官家出游雷大鼓。考证:(又姓。《前汉·淮南衡山王传》郞中雷被。)谨按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合为一卷,郑此引系淮南王传中语,应省衡山字。改又姓也前汉淮南王安传。
二二:《子集上·二字部》(古文)弍《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而至切,音樲。地数之始,即偶之两画而变之也。《易·系辞》分而为二,以象两。《左传·定四年》卫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注〉谓兼二职。《荀子·议兵篇》权出於一者强,权出於二者弱。《史记·韩信传》功无二於天下。《前汉·严助传》诏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又巽二,风神名。又古货布文帝字。见《六书略》。□字上下画均齐。上画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长作二字,非。贰。□□□二。考证:(《左传·定四年》卫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供二招大罪也。)谨照原文供改共。招改徼。
闪闪:《戌集上·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失冉切,音□。《说文》闚头门中也。从人,在门中。会意。《广韵》出门貌。又《增韵》嚲避也。《礼·礼运·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注》淰之言闪也。《释文》闪,失冉反。又暂见也。《木华·海赋》蝄[音wǎng]像暂晓而闪屍。〈注〉音式染反,闪屍,暂见貌。又《正字通》动貌。古诗:寒鸦闪闪前山去。杜甫诗:闪闪浪花翻。俗作□。又姓。明永乐中,永州判闪霭。又倾佞貌。《后汉·赵壹传》荣纳由於闪楡,孰知辨其蚩姸。〈注〉闪楡,倾佞貌。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赡切,音掞。又《集韵》式刃切,音□。又子艳切,音□。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