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云骞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xù yún qiān成语简拼:SXYQ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思緒雲騫
成语解释
思绪:思路;骞:高举。形容思路高远奇特。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思绪云骞”几个大字。
(2)大岭山星塘学校的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思绪云骞”。
(3)飞语大哥哥给爱中和缆萍讲解了“思绪云骞”的典故。
(4)锐锐写不出成语“思绪云骞”的拼音。
(5)瑞瑞不会写成语“思绪云骞”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晋书·潘岳传论》:『安仁思绪云骞,词锋景焕,前史俦于贾谊,先达方之士衡。』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思绪思绪:(1)思想的头绪;思路:思绪纷乱。(2)情绪:思绪不宁。
思思:sī 1、<动>思考;想。《论语》:『学而不思则罔。』2、<动>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动>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4、<名>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思理] 思辨能力。[思致] 思想情趣。
绪绪:xù 1、<名>丝的头。《易林·兑之坎》:『丝多绪乱。』2、<名>头绪;开头。《晋书·陶侃传》:『千绪万端,罔有遗漏。』3、<名>思绪;情绪。《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4、<名>前人传留下来的事业。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5、<形>余留的;遗留的。《涉江》:『欸秋冬之绪风。』[绪业] 事业;遗业。
云云:yún 1、<动>说。《兰亭集序》:『古人云:「死生亦大矣。」』2、<动>有。《荀子·法行》:『其云益乎。』3、<代>如此;这样。《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4、<助>用于句首、句中、句末,无意义。《诗经·卷耳》:『云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5、<名>话。《苏武传》:『勿复有云。』6、<名>云彩。《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7、<形>盛多的样子。《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云云] (1)众多,又作『芸芸』。(2)如此如此。
骞骞:qiān 1、<动>亏;损。《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2、<动>飞。张衡《西京赋》:『凤骞翥于甍标,咸溯风而欲翔。』3、<形>举头的样子。《楚辞·大招》:『鰅鳙短狐,王虺骞只。』4、<动>通『搴』,拔取。《汉书·杨仆传》:『非有斩将骞旗之实也。』5、<动>通『褰』,揭起衣裳。《汉书·王莽传上》:『方今天下闻(刘)崇之反也,咸欲骞衣手剑而叱之。』6、<名>通『愆』,过错。《荀子·正名》:『长夜漫兮,永思骞兮。』
思思:《卯集上·心字部》(古文)恖《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息移切,□音司。《说文》睿也。《书·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诗·大雅》思皇多士。〈笺〉愿也。《正义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也。又语巳辞。《诗·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语起辞。《诗·大雅》思齐太任。又《鲁颂》思乐泮水。又《諡法》谋虑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为氏,明有思志道。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相吏切,音四。《扬雄·甘泉赋》储精垂思。又悲也。《诗·小雅》□思泣血。〈注〉思,去声,□思,哀以思。言悲也。又《书·尧典》钦明文思。〈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音义》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须。《徐干·室思诗》妾身虽在远,岂违君须臾。既厚不中薄,想君时见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须貌。《左传·宣二年》宋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说文》从心囟声。囟顶门骨空,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
云云:《子集上·二字部》《唐韵》《集韵》王分切《韵会》《正韵》于分切,□音云。《说文》山川气也。象回转形。后人加雨作云,而以云为云曰之云。《正字通》与曰音别义同。凡经史,曰通作云。又运也。《管子·戒篇》天不动,四时云下,而万物化。〈注〉云:运动貌。又狎昵往复也。《诗·小雅》昏姻孔云。《朱传》云:旋也。《左传·襄二十九年》晋不邻矣,其谁云之。〈注〉云:犹旋。旋归之也。又语助。《诗·小雅》伊谁云憎。《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获若石云于□仓北坂。又陆佃曰:云者,有应之言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当御。三云:叔向不应。又云云:衆[音zhòng]语也。《前汉·汲黯传》上曰,吾欲云云。〈注〉犹言如此如此也。又云云:山名。《前汉·郊祀志》封大山禅云云:〈注〉云云:太山下小山。又云为。《易·系辞》变化云为。又姓。汉云敞。又与芸同。《庄子·在宥篇》万物云云。〈注〉盛貌。老子作芸芸。又纷云:兴作貌。《吕览·圜道篇》云气西行云云然。《前汉·司马相如传》威武纷云。俗作纭。又《韵补》叶于先切,言也。《韩愈·剥啄行》我谢再拜,汝无复云。往追不及,来可待焉。考证:(《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获若云云于陈仓北坂。)谨照原文获若云云改为获若石云。又按云是语助。谨将此十七字移於伊谁云憎之下。(《汲黯传》武帝曰,吾欲云云。〈注〉犹言如此如此也。)谨照原书改前汉汲黯传上曰,吾欲云云。
骞骞:《亥集上·马字部》《广韵》丘乾切《集韵》《韵会》丘虔切《正韵》苦坚切,□音愆。《说文》马腹絷也。《徐曰》马腹病。又亏也。《诗·小雅》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前汉·鼂错传》外无骞污之名。又轻儇躁进貌。《柳宗元·乞巧文》沓沓骞骞。又姓。《风俗通》汉金城骞包。又唐有侍中骞味道。又《五音集韵》怯建切,攐去声。义同。又《集韵》九件切,音蹇。驽也。○按骞、骞二字音训不同,以字书正之,骞音掀,从鸟,注飞貌。骞音愆,从马,注马病。又亏也。文人相承,以骞为掀举之义,押人先韵,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