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àng fǔ chōng zhōu
成语注音:ㄓㄨㄤˋ ㄈㄨˇ ㄔㄨㄙ ㄓㄡ
成语简拼:ZFCZ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撞府衝州
成语解释
犹言走江湖,跑码头。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撞府穿州
成语接龙
撞府冲州→州如斗大→大笔一挥→挥斥八极→极口项斯→斯斯文文→文采缘饰→饰词矫情→情窦渐开→开佛光明
成语造句
(1)艾艾写不出成语“撞府冲州”,因此期中考试只有98分。
(2)成语撞府冲州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都都不会写成语“撞府冲州”的最后一个字。
(4)窥厅大哥哥给从文和牮杏讲解了“撞府冲州”的典故。
(5)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撞府冲州”几个大字。
(6)新区阿堡寨中学的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撞府冲州”。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公公撞府冲州。』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撞撞:zhuàng 1、<动>敲;击。《鸿门宴》:『亚父受玉,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2、<动>冲撞;碰撞。《鸿门宴》:『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3、<动>迎面遇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撞席] 指别人设宴,不请自到。
府府:fǔ 1、<名>国家收藏文书。《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2、<名>官府;衙署。《出师表》:『官中府中,俱为一体。』3、<名>官僚贵族的住宅或尊称别人的住宅。《林黛玉进贾府》:『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4、<名>行政区划名,唐宋大州称府,元明清大抵府领州,州领县。《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冲冲:chōng 1、<动>向上冲。《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2、<形>虚;空虚。《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3、<形>谦虚。《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4、<名>交通要道。《失街亭》:『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5、<动>快速向前冲。《雁荡山》:『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6、<动>碰撞;冲击。《黔之驴》:『稍近,益狎,荡倚冲冒。』7、<动>侵袭;侵犯。《教战守策》:『其筋骸之所冲犯。』[注] 『沖』和『衝』,原是意义各不相同的两个字, 1、2、3、义属『沖』,4、以后各义属『衝』,今简化为『冲』。[冲冲] 1.凿冰声。2.感情激动的样子。王实甫《西厢记》二本四折:『则见他走将来气冲,怎不教人恨匆匆。』[冲喜] 旧时迷信,在家里人病重时办喜事,借以破解不祥。[冲要] 军事或交通上的重要之地。《后汉书·西羌传》:『通俗冲三十三所,皆作坞壁,设鸣鼓。』
州州:zhōu 1、<名>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一说二千五百家为一州,一说一万家为一州。《周礼·大司徒》:『五党为州。』2、<名>古代行政区,辖境大小各个时代不相同。两汉三国时州在郡之上,隋唐时州相当于以前的郡。诸葛亮《草庐对》:『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撞撞:《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宅江切《集韵》《韵会》传江切,□音幢。《说文》丮捣也。《广韵》突也。又击也。《礼·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战国策》迫则杖戟相撞。〈注〉手捣也。《前汉·樊哙传》持盾直撞入立帐下。〈注〉谓以盾撞击人。《韩愈诗》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又《唐韵》直降切《集韵》《韵会》丈降切,□幢去声。义同。《魏志·杜袭传》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府府:《寅集下·广字部》《唐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音甫。《说文》文书藏也。《周礼·天官》府六人。〈注〉治藏,史掌书者。〈又〉宰夫八职,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注〉治藏,藏文书,若今起文书草也。又《玉篇》府,聚也。藏,货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谷为六府。《礼·曲礼》在府言府,在库言库。〈注〉府谓宝藏财贿之处也。又掌财币之官皆曰府。《周礼·天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前汉·食货志》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注〉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共养。又《广韵》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前汉·赵禹传》文深不可居大府。《蜀志·诸葛亮传》开府治事。又《韵会》唐制,为大州曰府。《唐书·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又《韵会》州名。汉属太原,魏置岚州,后唐立府州。《前汉·礼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又姓。《风俗通》汉有司徒掾府悝。又与腑通。《周礼·天官·疾医疏》六府,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为府。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饮食所聚,谓之六府。又与俯通。《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视之。
冲冲:《申集下·行字部》《唐韵》尺容切《集韵》《韵会》昌容切,□音□。《说文》通道也。《前汉·郦食其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又《博雅》动也。又《广韵》当也,向也,突也。又车也。《诗·大雅》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疏〉兵书有作临车、冲车之法。又蒙冲,船名。《吴志·贺齐传》齐性奢绮,蒙冲鬭舰之属,望之若山。又折冲。《淮南子·说山训》国有贤君,折冲万里。又官名。《纲目》唐更号统军别将为折冲都尉。《集览》折冲者,所以折兵冲也。又天冲,星名。《晋书·天文志》岁星之精,流为天冲。又中冲,脉也。《素问》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又《博雅》冲冲,行也。又《集韵》蠢勇切,音喠。《类篇》冲苁,相入貌。《司马相如·大人赋》骚扰冲苁。又昌用切,读去声。要也。又《韵补》叶阳韵。《道藏歌》引领嚣庭内,开心机秽冲。一静安居若,试去视沧浪。《说文》本作□。徐曰:南北东西各有道相□也。《前汉·律正志》林钟未之□丑为地正。《司马相如·上林赋》披岩□拥。
州州:《寅集中·巛字部》《唐韵》《正韵》职流切《集韵》《韵会》之由切,□音周。《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主之。《广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题辞》州之为言殊也。《释名》州,注也。郡国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时也,宫也,居也。《书·舜典》肇十有二州。〈传〉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幷[同并]州。分青州为营州。〈疏〉禹贡治水之时犹为九州,今始为十二州。左传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贡金九牧,则禹登王佐,还置九州,其名盖如禹贡。《禹贡》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周礼·夏官》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幷[同并]。《尔雅·释地》冀、豫、雝、荆、扬、兖、徐、幽、营,九州。〈疏〉禹贡有青徐梁,无幽幷[同并]营,是夏制。周礼有青幷[同并]幽,无徐梁营,是周制。此有幽徐营而无青梁幷[同并],疑是殷制也。《史记·孟子传》驺衍言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又《周礼·地官》五党为州。〈注〉州二千五百家。《论语》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国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传〉淳于公如曹。〈注〉淳于,州国所都。城阳淳于县也。《括地志》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古州国,周武王封为淳于国。又邑名。《左传·昭三年》郑伯如晋,公孙段相晋侯,曰:子丰有劳於晋,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注〉州县,今属河内郡。又《春秋·成七年》吴入州来。〈注〉楚邑,淮南下蔡县。又《史记·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纳州於秦。〈注〉南郡有州陵县。又姓。《左传·襄二十一年》州绰出奔齐。〈注〉晋大夫。又《尔雅·释畜》白州驠。〈注〉州,窍。〈疏〉谓马之白尻者也。又与洲通。◎按《说文》引《诗·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又叶专於切,音朱。《易林》鸇鸠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电,霹我葺庐。考证:(《左传·昭二年》郑伯如晋,公孙段相。)谨照原文二年改三年。(《襄二十二年》州绰出奔齐。)谨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