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àng zhì nán chóu
成语简拼:ZZNC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壯志難酬
成语解释
壮志:伟大的志向;酬:实现。伟大的志愿难以实现。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壮志难酬→酬功报德→德才兼备→备尝辛苦→苦尽甘来→来去匆匆→匆匆忙忙→忙忙碌碌→碌碌无能→能屈能伸
成语示例
(1)他端的忠直慷慨,壮志难酬。▼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
成语造句
(1)李阿姨给她的女儿介绍了“壮志难酬”的故事。
(2)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壮志难酬”几个大字。
(3)平定营中学的伍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壮志难酬”。
(4)小歌写不出成语“壮志难酬”的拼音。
(5)小画不会写成语“壮志难酬”的最后一个字。
(6)…江月”中体味苏轼壮志难酬的压抑;我在“征…
(7)多少沧桑壮志难酬,今宵且尽一杯酒,与你同消万古愁。
(8)他端的忠直慷慨,壮志难酬。见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
(9)去往南明山的时候,翠大爷给诗诗和安琪介绍了『壮志难酬』的历史典故
(10)岳飞从小就立下了定国安邦之志,可惜受忠君思想禁锢,最终还是壮志难酬。
(11)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时候不要过于苛刻,面对名利地位的诱惑要做到无动于衷,不为丘壑难平而癫狂,不为遭遇挫折而沮丧,不为壮志难酬而悲伤。
成语出处
宋·吴潜《南乡子》词:『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又晚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壮志壮志:[zhuàngzhì] 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壮志未酬。
壮壮:zhuàng 1、<形>雄壮。《东方朔》:『拔剑割肉,一何壮也。』2、<形>豪迈。《伶官传序》:『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又] <形意动>认为……有气魄。《送李愿归盘谷序》:『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3、<动>加强。《范进中举》:『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了壮胆。』4、<名>壮年。《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又] 壮年时。《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壮游] 带着宏伟的抱负远游。
志志:zhì 1、<名>心意;志向。《观沧海》:『歌以咏志。』《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动>立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动>记忆;记;记住。《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名>标记。《南齐书·韩系伯传》:『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5、<动>做标志。《桃花源记》:『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名>记事的书或文章。《项脊轩志》:『余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7、<名>通『痣』,皮肤上的斑或小疙瘩。《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
难难: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nàn 1、<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3、<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难而庙隳。』[难荫] 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
酬酬:chóu 1、<动>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杜牧《念昔游》诗:『樽前自献自为酬。』2、<动>酬报,报答。《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3、<动>偿付,偿还。白居易《买花》:『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4、<动>实现(愿望)。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酬对] 应答。[酬和] 以文学相对答。[酬酢] 宾主相互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周易·系辞上》:『是故可与酬,可与祐[音yòu]神矣。』
壮壮:《丑集中·士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侧亮切《正韵》侧况切,□庄去声。《说文》大也。又强也,盛也。《尔雅·释天》八月为壮。《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壮。《礼·曲礼》三十曰壮。《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壮。又《史记·赵后传》额上有壮发。《师古曰》俗呼圭头是也。又《前汉·食货志》贝有五种,一曰壮贝。又伤也。《郭璞曰》淮南呼壮为伤。又医用艾灸,一灼谓之壮。又侧羊切,音庄。亦姓。《晋语》赵□子问贤人,得壮驰兹。又《伏滔·望涛赋》宏涛於是郁起,重流於是电骧。起沙渟而迅迈,触横门而克壮。俗从土作壮,省作壮,□非。
志志:《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职吏切《正韵》支义切,□音鋕。《说文》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论语》志於道。《诗序》在心为志。又《广韵》意慕也。《仪礼·大射仪》不以乐志。〈注〉志者,意所拟度也。《礼·少仪》问卜筮曰:义欤,志欤。义则可问,志则否。〈注〉义,正事也。志,私意也。又准志也。《书·盘庚》若射之有志。〈疏〉如射之有所准志,志之所主,欲得中也。又章志也。《礼·檀弓》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疏〉故为盛礼,以章明志识也。又本志也。《左传·襄元年》谓之宋志。〈注〉言宋本志,在攻取彭城也。又《左传·昭二十五年》以制六志。〈注〉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又记也。与志同。或作识。《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前汉书》有十志。《师古曰》志,记也。积记其事也。《后汉·刘骏传》博见强志。又《集韵》昌志切。与帜通。旗也。《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又箭镞也。《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骨镞不翦羽谓之志。〈注〉镞,今之錍箭。志,今之骨骲。又叶真而切,音支。《楚辞·九章》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难难:《戌集中·隹字部》《广韵》《韵会》那干切《集韵》那肝切,□音□。《说文》鸟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称也。《书·臯陶谟》惟帝其难之。《咸有一德》其难其慎。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间木难。〈注〉《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难从党。见《姓苑》。又《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同傩。《集韵》难,却除凶恶也。《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难欧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礼·月令》季春,命国难。〈又〉季冬命有司大难。又《诗·小雅》其叶有难。〈传〉难然盛貌。《释文》乃多反。又《集韵》乃可切,音娜。同橠。详木部橠字注。又《广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音□。《广韵》患也。《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礼·曲礼》临难毋苟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注〉难,相与为仇雠。又诘辨也。《唐史·韦处厚传》张平叔议粜盐,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又《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传〉难,拒也。《释文》乃旦反。又《公羊·隐八年·我入邴传》其言入何难也。〈注〉难,辞也。《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又《孟子》於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又人名。《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多反,一音如字。又叶音臡。《汲冢周书》旁队外权,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难。考证:(《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谨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
酬酬:《酉集下·酉字部》《广韵》市流切《集韵》时流切,□音讐。同醻。《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实觯酬賔。〈注〉酬,劝酒也。酬之言周,忠信为周。又《士冠礼》主人酬賔,束帛俪皮。〈注〉饮賔客而从之以财货曰酬。又《集韵》□留切《正韵》除留切,□音俦。《易·系辞》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注〉酬酢,犹应对也。徐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