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āng diǎn mén miàn
成语简拼:ZDMM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裝點門靣
成语解释
装点:装饰;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装潢门面、装门面
成语接龙
1、装点门面→面无惭色→色仁行违→违条犯法→法海无边→边尘不惊→惊心夺目→目眩头晕→晕头转向→向火乞儿→儿女心肠→肠肥脑满→满面红光→光明磊落→落花流水→水流云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见寡闻→闻风丧胆→胆壮心雄→雄伟壮观→观机而作→作辍无常→常年累月
2、装点门面→面引廷争→争强显胜→胜残去杀→杀妻求将→将功折过→过犹不及→及笄年华→华不再扬→扬眉瞬目→目瞪舌强→强聒不舍→舍本求末→末大必折→折冲樽俎→俎樽折冲→冲锋陷鋭→鋭挫望絶→絶处逢生→生死长夜→夜静更深→深文曲折→折腰五斗→斗牙拌齿→齿牙余惠
3、装点门面→面面相看→看人行事→事往日迁→迁怒于人→人头畜鸣→鸣锣开道→道殣相枕→枕山臂江→江翻海倒→倒箧倾囊→囊匣如洗→洗耳恭听→听而不闻→闻鸡起舞→舞笔弄文→文弱书生→生生死死→死而复生→生功止过→过眼云烟
4、装点门面→面壁虚构→构怨连兵→兵强则灭→灭此朝食→食而不化→化作泡影→影只形单→单传心印→印累绶若
5、装点门面→面不改容→容头过身→身非木石→石枯松老→老成凋谢→谢家活计→计出万死→死不闭目→目不邪视
6、装点门面→面红颈赤→赤壁鏖兵→兵强则灭→灭顶之灾→灾难深重→重利盘剥→剥床及肤→肤泛不切→切切私语
7、装点门面→面面相看→看菜吃饭→饭牛屠狗→狗吠非主→主一无适→适当其冲→冲冠发怒→怒发冲冠→冠履倒置
8、装点门面→面目全非→非亲非故→故家乔木→木石鹿豕→豕突狼奔→奔走如市→市菜求增→增产增收→收揽人心
成语示例
(1)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五章:『其实不过是装点门面,向外国佬借钱打内战罢了。』
成语造句
(1)成语「装点门面」是一个动宾式成语。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装点门面”几个大字。
(3)涪陵中学校的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装点门面”。
(4)鲁鲁写不出成语“装点门面”的拼音。
(5)尾奶奶给她的外甥女和小孙子讲解了“装点门面”的成语故事。
(6)小顺不会写成语“装点门面”的最后一个字。
(7)女人,即便是漂亮女人,也好像只是单位装点门面的花瓶,就连端茶送水,也要找个眉清目秀的。
(8)没办法,他就喜欢这么夸张,如同今人结婚喜欢弄几十辆轿车装点门面一样。
(9)在去往平遥县古城高级中学的小面包车上,恺歌大哥哥给嫣梦和俪萱讲述了『装点门面』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门面门面:[ménmiɑn] (1)店铺房屋临街的一面。(2)比喻外表、表面。装点门面。
装点装点:[zhuāngdiǎn] 装璜点饰;布置,整理。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大柏地》;装点衣物,准备行装。
装装:zhuāng 1、<名>衣服。《狱中杂记》:『富者赂数十金,贫亦罄衣装。』2、<名>出行时的用具;行装。《冯谖客孟尝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3、<动>打扮;装饰。《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4、<动>假装。《范进中举》:『范进道是哄他,只装听不见。』5、<动>放入。《冯婉贞》:『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装池] 装裱古籍或书画。[装束] (1)整理行装。(2)打扮。
点点:diǎn 1、<名>斑点。《晋书·袁宏传》:『如彼白圭,质无尘点。』2、<名>液体的小滴。《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林黛玉进贾府》:『泪光点点,娇喘微微。』3、<名>『、』汉字笔画的一种。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又] <动>用笔加上点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晴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4、<动>删改文字。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公又与遂书,多与点窜。』(与遂书:给韩遂信。窜:改动)。5、<动>一触即起。《明湖居听书》:『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6、<动>检查;核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老军都点见了堆数。』7、<动>引着火。《群英会蒋干中计》:『饮至天晚,点上灯烛。』8、<动>头或手向下稍微动一下立刻恢复原位。《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9、<名>更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点。』10、<动>通『玷』。污;辱。司马迁《报任安书》:『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岳飞《五岳祠盟记》:『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土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点,余之愿也。』[点化] (1)指点感化,多指道家以语言诱人入道。(2)点染美化。(3)改造前人的诗句而寓有新意。
门门:mén 1、<名>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出入口。《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又] <名>家门。《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又] 形状或作用似门的东西。《徐霞客洗游记》:『洞门甚隘。』2、<名>做事的方法、途径、关键。《商君书·君臣》:『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3、<名>家族;派别。《三国志·先主传》:『汝勿妄语,灭吾门也。』《论衡·问孔》:『孔门之徒七十二子,才胜今之儒。』4、<名>类别;门类。《旧唐书·杜佑传》:『书凡九门,计二百卷。』
面面:miàn 1、<名>脸。《彭祖面长》:『不敢笑陛下,实笑彭祖面长。』2、<动>面向;面对着。《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3、<副>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名>方位;方面。《垓下之战》:『闻汉军四面皆楚歌。』5、<名>平面;表面。《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6、<量>《宋书·何承天传》:『上又赐银筝一面。』[面壁] (1)面对墙壁静坐,常表示不介意或无所用心。(2)佛教指修行。[面墙] 喻不学,如面向墙面而一无所见。[面首] 本指壮美的男子,引申为妇人的男妾、男宠。
装装:《申集下·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侧羊切,音庄。装束也。又《玉篇》裹也。《前汉·陆贾传》佗赐贾橐[音tuó]中装,直千金。又《增韵》齎也。《史记·袁盎传》悉以其装齎置二石醇醪。又藏也。《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诉倥偬装其怀。又《广韵》侧亮切,音壮。《吴均·赠别诗》匕首直千金,七宝雕华装。生离何用表,赖此持相饷。《韵会》亦作□。
点点:《亥集下·黑字部》《唐韵》《集韵》《正韵》□多忝切,音玷。《说文》小黑也。又《正韵》点注也。《尔雅·释器》灭谓之点。〈注〉以笔灭字为点。又《玉篇》检点也。又《广韵》点画。又《正韵》更点。又《广雅》污也。《太史公报任安书》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又《集韵》之廉切,音詹。人名。鲁有丰点,齐有鲍点。又《集韵》丁贺切,音哆。草叶坏也。《齐民要术》故墟种麻,有点叶夭折之患。又《集韵》都念切,音店。亦污也。《束皙·白华诗》鲜侔晨葩,莫之点辱。考证:(《太史公报任安书》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谨照原文发笑改见笑。
门门:《戌集上·门字部》《唐韵》莫奔切《集韵》《正韵》谟奔切《韵会》谟昆切,□音扪。《说文》闻也。从二户,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博雅》门,守也。《释名》扪也。言在外为人所扪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门。〈注〉心无系吝,通夫大同,出门皆同,故曰同人於门也。《书·舜典》賔于四门,四门□□。〈传〉四门,四方之门。《礼·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注〉王行止食息,张帷为宫,树旌以表门。〈又〉设车宫辕门。〈注〉王止宿险阻之处,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今慕府亦称辕门,牙门。《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注〉天子九门:关门、远郊门、近郊门、城门、臯门、雉门、应门、路门、寝门,亦曰库门。又谯门,城上为高楼以望者。《前汉·□胜传》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又桥门,国学门也。《后汉·儒林传》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又师门。《后汉·桓荣传》上则通达经旨,下则去家慕乡,求谢师门。又《通监》唐狄人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或谓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又《正字通》世族盛着曰门望。韩显宗疏,言门望者祖父之遗烈。又凡物关键处,皆谓之门。《易·系辞》道义之门。〈疏〉物之得宜,从此易而来,故云道义之门,谓与道义为门户也。又《老子·道德经》衆[音zhòng]妙之门。又期门,勇士也。《后汉·谯□传》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注〉前书,武帝微行,常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赋》期门佽飞,列刃攒鍭。又官名。《周礼·地官》司门,祭祀之牛牲系焉,监门养之。《后汉·百官志》黄门侍郞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又〉门大夫六百石。〈注〉汉官曰:门大夫二人,选四府掾属。又《周礼·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注〉将代父当门者也。《左传·襄十一年》大夫诸司门子勿顺。又地名。《左传·襄二十七年》托於木门。〈注〉木门,晋地《史记·项羽纪》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孟康注》在新丰东十七里。又《秦本纪》败三晋之师於石门。《一统志》在平阳府解州东南白径岭,踰中条山,通陕州道,山岭参天,左右壁立,间不容轨,名曰石门。又鴈门,郡名。见《前汉·地理志》。又山名。《书·禹贡》浮于积石,至于龙门。〈传〉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后汉·逸民传》龎公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又《正字通》北方北极之山曰寒门。汉光武纪寒门注,师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凛然。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注〉南门二星,在库楼南天之外门,明则氏羌贡。《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执法,中端门,左右掖门。又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艺,谓之门子。后因以为氏,后魏门文爱。又东门、西门、雍门、木门,俱复姓。《左传·宣十八年注》襄仲居东门,故曰东门氏。又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敎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注〉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又人名。《史记·秦始皇纪》使卢生求羡门高誓。〈注〉羡门,古仙人。《前汉·艺文志》逢门射法二篇。〈注〉即逢蒙。《荀子·正论篇》羿蠭门者,天下之善射者也。又《正字通》僧曰沙门桑门。《前汉·郊祀志》沙门,汉言息心削发,绝情欲,归於无为也。又《韵补》叶民坚切,音眠。《楚辞·远游》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有成兮,此德之门。又叶眉贫切,音珉。《诗·邶风》出自北门,忧心殷殷。叶下贫。《荀卿·云赋》往来惽惫,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门。考证:(《周礼·大司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谨照原文大磬改大□。
面面:《戌集中·面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弥箭切,音偭。《说文》本作□,颜前也。从□,象人面形。《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又见也。《礼·曲礼》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注〉反言面者,从外来,宜知亲之颜色安否。《仪礼·聘礼》□者出请事,賔面如觌币。〈注〉面,亦见也。《周礼·秋官·司仪》私面。〈注〉私觌也。又向也。《书·周官》不学墙面。〈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礼·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又《玉藻》唯君面尊。〈注〉面,犹乡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面朝后市。又《广韵》前也。《仪礼·士冠礼》覆之面叶。〈注〉面,前也。又《韵会》方面,当四方之一面也。《书·顾命》大辂在賔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周礼·冬官考工记》或审曲面势。〈注〉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势之宜。《史记·留侯世家》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又《韵会》相背曰面。《史记·项羽纪》马童面之。〈注〉如淳曰:面,不正视也。《前汉·项羽传注》师古曰:如淳说非也。面谓背之,不面向也。面缚亦谓反背而缚之,杜元凯以为但见其面,非也。又《前汉·张敞传》自以便面拊马。〈注〉师古曰:便面,扇之类也。亦曰屛面。考证:(《说文》本作□,颜前也。从自)谨照原文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