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āng yán bǎo xiàng
成语简拼:ZYBX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莊嚴寳相
成语解释
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真面目
近义词
本来面目
成语接龙
1、庄严宝相→相形失色→色色俱全→全始全终→终其天年→年谊世好→好肉剜疮→疮巨衅深→深仇重怨→怨气冲天→天怒人怨→怨天尤人→人心不古→古今中外→外宽内深→深见远虑→虑周藻密→密不通风→风尘仆仆→仆仆风尘→尘羹涂饭→饭囊酒甕→甕里酰鸡→鸡飞狗走→走马赴任
2、庄严宝相→相去几何→何所不有→有脚阳春→春和景明→明争暗斗→斗转参横→横恩滥赏→赏心悦目→目兔顾犬
成语示例
(1)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清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2)…道:『待他们一进本寺大雄宝殿,见到我佛如来的庄严宝相,忽然悬……悬什么勒马,也是有的。』行颠怒道:『…——当代·金庸《鹿鼎记》
(3)…荆,殿堂正中供着一位白衣观音。神像相貌极美,庄严宝相之中带着三分俏丽。韦小宝心道:『听说吴三桂的老婆…——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庄严宝相”几个大字。
(2)唱唱不会写成语“庄严宝相”的最后一个字。
(3)含含写不出成语“庄严宝相”,所以昨天考试仅99分。
(4)金路哥哥给戆霞和颜笑介绍了“庄严宝相”的成语典故。
(5)市中区平兴学校的希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庄严宝相”。
(6)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把个小姐看得忍俊不禁,竟浓妆艳服的现出了庄严宝相。』。
(7)但见四下里一尘不染,天井中种着几株茶花,一树紫荆,殿堂正中供着一位白衣观音,神像相貌极美,庄严宝相之中带着三分俏丽。
成语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庄严庄严:1、佛教用语,指装饰美盛。钟动《香江冬夜临海望月》诗:『何不策高足,竞此庄严界。』2、指文辞典雅庄重。元刘祁《归潜志》卷十:『盖其文虽格律稍疏,然词藻庄严绝俗,因擢为第一人。』
庄庄:zhuāng 1、<形>庄重;严肃。《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2、<名>四通八达的大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3、<名>村庄。《冯婉贞》:『有村曰谢庄。』[庄户] 佃农,向官府或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庄姝] 美丽端庄。[庄严] (1)佛教用语,指装饰美盛。(2)整理行装
严严:yán 1、<形>严厉;严格。《促织》:『宰严限追比。』《左忠毅公逸事》:『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2、<形>严酷。《国殇》:『严杀尽兮弃原野。』3、<形>猛烈;历害。《孔雀东南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4、<名>威严;威信。《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5、<动>尊重;敬重。《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6、<动>整治。《孙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严君] 对父母的尊称。[严重] (1)尊重。(2)处事认真,严肃、庄重。
宝宝:bǎo 1、<名>宝物;珍贵的东西。《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又] <名意动>以……为宝;珍视;珍爱。《孟子·尽心》:『宝珠玉者,殃必及身。』2、<名>泛指珍贵的事物。《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3、<形>珍贵的。《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宝刹] 1.佛塔。2.泛指佛寺.[宝眷] 对他人眷属的敬称。[宝祚] 帝座。
相相:xiàng 1、<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相马。』2、<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3、<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5、<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又] <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相田文。』6、<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xiāng 1、<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3、<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相与] (1)一起;共同。(2)交往;结交。[相得] 关系融洽。
庄庄:《申集上·草字部》《唐韵》《集韵》□侧羊切,音装。草盛貌。《六书正伪》草芽之壮也。又严也。《论语》临之以庄则敬。又《韵会》盛饰也。又《左传·襄二十八年》得庆父之木百车于庄。〈注〉庄,六轨之道。《尔雅·释宫》六达谓之庄。又田舍也。《通监·史炤·释文》唐置庄宅使。《胡三省注》盖主庄田及外舍之事。又《公羊传·定八年》矢着于庄门。〈注〉庄门,孟氏之门名。又姓。《通志·氏族略》楚庄王之后,以諡为氏,楚有大儒曰庄周。又《云南通志》海贝一枚,土人谓之庄。又《篇海》侧亮切,音壮。恭也。《说文》作壮。《干禄字书》通作荘。俗作庄,非。考证:(《干禄字书》通作庄。)谨照原文庄改荘。
严严:《丑集上·口字部》《唐韵》语杴切《集韵》鱼杴切《韵会》疑杴切,□音□。《说文》本作□。敎命急也。又《尔雅·释诂》严,敬也。《书·皋陶谟》日严只敬六德。又《玉篇》威也。《礼·祭义》严威俨恪。〈疏〉严谓严肃。又尊也。《礼·大传》收族故宗庙严。〈注〉严犹尊也。《史记·游侠传》诸公以故严重之。又《广韵》严,毅也。又《前汉·史丹传》声中严鼓之节。〈注〉李奇曰:庄严之鼓节也。又《韵会》戒也。昏鼓曰夜严。又《正字通》寒气凛冽曰严。《李白诗》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又《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解严。又姓。《战国策》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正字通》汉明帝讳庄,攺庄助为严助,庄光为严光。又《史记·封禅书》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祠。又严道,县名。《史记·邓通传》啺邓通蜀严道铜山。又《韵会》州名。隋睦州,宋攺严州。又《前汉·元帝纪》严篽池田。〈注〉晋灼曰:严籞,射苑也。又国名。《后汉·西域传》严国在奄蔡北,属康居。又《正字通》树名。《一统志》琼州有严树,捣皮叶,浸水,和以酿,数日成酒,能醉人。又与庄同。《周礼·秋官·小司寇注》鍼严子为坐。《释文》严,刘音庄,左传作庄。汉明帝名庄,攺为严。《后汉·□纪传》不复办严即时之郡。〈注〉严读曰装。《风俗通》汝南应融义高,闻之惊愕,即严便出。○按《诗》商颂,下民有严。朱子叶剡刚反,与下遑叶。古严与庄本同音,故汉避明帝讳,攺严为庄,似不必别增叶音也。又《集韵》鱼衔切。岩字省文。详山部岩字注。又《五音集韵》五犯切。与俨同。《诗·大雅》有严天子。〈传〉严然而威。《释文》严,毛读鱼检反,郑如字。《书·无逸》严恭寅畏。《释文》作俨。◎按皐陶谟《释文》亦云又鱼检反。《荀子·儒效篇》严严兮其能敬已也。〈注〉严或作俨。又《集韵》鱼窆切,音验。酷也。考证:(《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余严。)谨照原文余改解。(又《周礼·秋官·小司寇注》严子为坐。)谨照原文严子上增鍼字。
宝宝:《寅集上·宀字部》(古文)寚□珤《唐韵》《正韵》博浩切《集韵》《韵会》补抱切,□音保。《说文》珍也。从宀玉贝,缶声。《徐曰》人所保也。《广韵》珍宝。又瑞也,符也。《易·系辞》圣人之大宝曰位。《礼·礼运》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诗·大雅》稼穑惟宝。又《书·旅獒》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又《增韵》符玺也,重也,贵也。《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书·旅獒》分宝玉于伯叔之国。礼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注谓圭璋璧琮。古者天子诸侯以圭璧为符信,至秦始有皇帝信玺,唐改曰宝。又凡钱文曰通宝。又姓。又叶博古切,音补。《诗·大雅》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叶上土。又《□琳·玛瑙赋》帝道匪康,皇鉴元辅。顾以多福,康以硕宝。又通作葆。《史记·鲁世家》毋坠天之降葆命。〈注〉读如宝。《留侯世家》见谷城下黄石,取而葆祠之。《徐广曰》史珍宝字皆作葆。考证:(《书·旅獒》分宝玉于叔伯之国。)谨照原文叔伯改伯叔。(《礼·聘义》圭璋璧琮,凡此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谨按礼记聘义无此文,查系见仪聘义礼记中。谨据改为礼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注谓圭璋璧琮。
相相:《午集中·目字部》《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说文》省视也。又《广韵》共也。《正韵》交相也。《易·咸卦》二气感应以相与。《公羊传·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注〉胥,相也。相与胥音别义通。又质也。《诗·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吴都赋》相思之树。〈注〉大树也。东冶有之。又《唐韵》《正韵》□息亮切,襄去声。《尔雅·释诂》视也。《左传·隐十一年》相时而动。又《集韵》助也。《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书·立政》用劢相我国家。又《尔雅·释诂》导也。又勴也。〈注〉谓赞勉。〈疏〉乡饮酒云:相者,一人敎导,即赞勉也。又《增韵》□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观会同,则为上相。〈注〉相,诏王礼也。出接賔曰□,入诏礼曰相。相者,五人卿为上□。又《广韵》扶也。《礼·礼器》乐有相步。〈注〉扶工也。又《小尔雅》治也。《左传·昭九年》□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注〉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又选择也。《周礼·春官·簭人》上春相簭。〈注〉谓更选择其蓍也。又送杵声。《礼·曲礼》邻有丧,舂不相。〈注〉相者,声以相助,歌以助舂,犹引重者呼邪许也。又相术。《左传·文元年》内史叔服能相人。又月名。《尔雅·释天》七月为相。又官名。《吕览》相者,百官之长也。《古三坟》伏牺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汉·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又计相。《史记·张丞相传》张苍迁为计相。〈注〉专主计籍。又内相。《唐书·陆贽传》贽为翰林时,号内相。又家相。《礼·曲礼》士不名家相。〈注〉主知家务者。又《周礼·春官》有冯相氏。《夏官》有方相氏。又乐器。《礼·乐记》治乱以相。〈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以韦为表,装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又星名。《石申星经》相星在北极斗南。又江神,名奇相。见《博雅》。又太史□部有相风竿。《傅休奕相风赋》表以灵鸟,镇以金虎。以□祥风,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风鸟,夏禹所作也。又药名。《本草纲目》□相,麻黄别名。相鸟,马兰别名。又地名。《商书序》河禀甲居相。〈注〉在河北。令魏郡有相县。又州名。后魏置相州,唐曰邺都。又姓。《后汉·南蛮传》武落钟离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后秦》相云。《北齐》相愿。又相里,务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复姓。又《字汇补》音禳。《礼·祭法》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注〉相近当为禳祈,王肃又作祖迎。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兴绝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陆游诗话》白乐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相欺,亦当读入声。《说文》易纬文曰:地可观者,莫可观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转注。相,思将切,省视也。□,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为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