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权恣肆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ān quán zì sì成语简拼:ZQZ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專權恣肆
成语解释
恣肆:放纵。独揽大权,胡作非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示例
(1)闻得马赛真柔懦,共涛专权恣肆,君臣不睦。▲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成语造句
(1)豪医哥哥给翠安和树芳讲了“专权恣肆”的故事。
(2)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专权恣肆”几个大字。
(3)洛塘中学的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专权恣肆”。
(4)小瓜不会写成语“专权恣肆”的最后一个字。
(5)小茗写不出成语“专权恣肆”,导致语文测试只考了97分。
(6)闻得马赛真柔懦,共涛专权恣肆,君臣不睦。见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八回:『会依言,即遣人赍表进赴洛阳,言邓艾专权恣肆,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专权专权:[zhuānquán] 一个人独掌权力,毫无透明度。独裁,不民主。
恣肆恣肆:[zìsì] (1)肆:无顾忌。指放纵无顾忌。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新唐书·张巡传》;骄横恣肆。(2)言谈、文笔等豪放潇洒。文笔恣肆。
专专:zhuān 1、<动>单独占有。《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副>擅自。《孔雀东南飞》:『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3、<形>专一;专门。《送东阳马生序》:『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师说》:『术业有专攻。』[专诚] 至诚。[专攻] 专门研究;专长。[专辄] 专断;擅自裁决。
权权:quán 1、<名>秤;秤锤。《论语·尧》:『谨权量,审法度。』2、<动>称量;衡量。《齐桓晋文之事》:『权,然后知重。』3、<名>权势;权力。《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又] 有权势的。《报刘一丈书》:『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4、<动>代理;兼任。胡仔《推敲》:『时韩愈吏部权京兆。』5、<名>权变;灵活性。《谋攻》:『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6、<副>姑且;暂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权变] 变通;灵活处理。[权首] 主谋;首先起事的人。[权时] 衡星时势,即权时度势之义。
恣恣:zì 1、<形>放纵;无拘束。柳宗元《童区寄传》:『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2、<动>听任;任凭。《触龙说赵太后》:『恣君之所使之。』
肆肆:sì 1、<动>陈列;陈设。陶渊明《杂诗》:『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2、<名>手工作坊。《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3、<名>商店;店铺。《训俭示康》:『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4、<名>集市;街市。《马伶传》:『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5、<动>放肆;放纵;任意。《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庄老以肆其端。』6、<动>伸展;扩展。《左传·僖公三年》:『(晋)又欲肆其西封。』
专专:《寅集上·寸字部》《唐韵》职缘切《集韵》朱遄切《正韵》朱缘切,□音砖。《说文》六寸簿也。从寸叀声。《徐曰》簿,文簿也。《广韵》壹也,诚也。《增韵》纯笃也。《易·系辞》夫乾,其静也专。《孟子》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又独也。《书·说命》罔俾阿衡,专美有商。又《左传·昭十二年》子革对曰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擅也,自是也。《中庸》贱而好自专。《礼·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示不敢专也。又《左传·桓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又姓。吴人专诸。又《集韵》徒官切,音团。聚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民专而长。又叶陟邻切,音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书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韵会》通作颛剸。《正字通》专叀通。考证:(《左传·昭三年》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况加之以楚。)谨按况加之以楚文义未了,年分亦误。谨改昭十二年子革对曰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权权:《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巨员切《集韵》《韵会》《正韵》逵员切,□音拳。《玉篇》称锤也。《前汉·律正志》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絫。又经权。《易·系辞》巽以行权。〈注〉权,反经而合道者也。又平也。《礼·王制》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以权之。又权谋。《左传·宣十二年》中权后劲。《杜注》中军制谋,精兵为殿。又权柄。《庄子·天运篇》亲权者不能与人柄。又《尔雅·释诂》权舆,始也。《诗·秦风》于嗟乎,不承权舆。又摄官曰权。《鼠璞》权字唐始用之。韩愈权知国子博士,三岁为真。又国名。亦姓。《左传·庄十八年》楚武王克权。《韵会》楚鬭缗尹权,后因为氏。又与爟通。烽火也。《前汉·郊祀志》上宿郊见通权火。又与颧通,两颊也。《前汉·高帝纪·隆准注》颊权,准也。《曹植·洛神赋》靥辅承权。又《说文》权,黄华木也。《尔雅·释草》权,黄华。《六书故云》以草释木,似误。○按《尔雅》木槿,木也,列之于草。殆未可泥。又《集韵》古玩切,音贯。木丛生也。考证:(《诗·秦风》吁嗟乎,不成权舆。)谨照原文吁改于。成改承。(《后汉·郊祀志》上宿郊,见通权火。)谨按后汉书无郊祀志。后汉改前汉。(《尔雅·释草》权,黄英。)谨照原文英改华。
恣恣:《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资四切,资去声。《说文》纵也。从心次声。《汉明德马皇后诏》宠贵横恣。又《诗·桧风·小序》疾恣也。《郑笺》恣,谓狡□淫戏,不以礼也。又《五音集韵》千咨切,音趑。恣睢,自得貌。秦刻石文作资。
肆肆:《未集中·聿字部》《玉篇》《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息利切《正韵》悉渍切,□音四。《说文》极陈也。《尔雅·释言》肆,力也。〈疏〉极力也。《左传·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注〉肆,极也。《周语》薮泽肆既。〈注〉肆,极也。既,尽也。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系辞》其事肆而隐。〈疏〉其辞放肆显露,而所论义理深而幽隐也。《左传·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弛周室之忧。〈注〉肆,展放也。《礼·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注〉肆,犹放恣也。又遂也。《书·舜典》肆类于上帝。〈传〉肆,遂也。又次也。《诗·小雅·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疏〉谓止舍处也。天有十二次,日月所止舍也。舍即肆也。在天为次,在地为辰,每辰为肆,是正其肆舍有七也。又陈也,列也。《书·牧誓》昬弃厥肆祀弗答。〈传〉昏,乱也。肆,陈也。《诗·大雅》肆筵设席。〈注〉肆者,陈设之意。又《古今注》肆,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周礼·地官·司市》掌以陈肆辨物而平市。〈注〉肆,谓陈物处。《前汉·□法志》开市肆以通之。〈注〉师古曰:肆,列也。又《韵会》既□,陈尸曰肆。《礼·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注〉肆,谓死□暴尸也。《周礼·秋官·掌囚》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又《尔雅·释诂》肆,故也。〈疏〉肆之为故,语更端辞也。〈又〉肆,今也。〈注〉肆既为故,又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书·大禹谟》肆予以尔衆[音zhòng]士,奉辞代罪。〈传〉肆,故也。《诗·大雅》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传〉肆,故今也。又《博雅》伸也。《左传·僖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注〉肆,申也。又《小尔雅》余也。又缓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肆,缓也,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左传·庄二十二年》肆大眚。〈疏〉肆,缓也。◎按公羊传注:肆,跌也,过度也。谷梁传注:肆,失也。三传异义。又《玉篇》量也。又大也。《书·梓材》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传〉能远拓其界壤,则于先王之道遂大。又长也。《诗·大雅》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传〉肆,长也。又弃也。《扬雄·长杨赋》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也。〈注〉服虔曰:肆,弃也。又《小尔雅》突也。《诗·大雅》是伐是肆。〈传〉肆,疾也。〈笺〉肆犯突也。〈疏〉肆为犯突,言犯师而冲突之。《左传·文十二年》若使轻者,肆焉其可。〈注〉肆,暂往而退也。又《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注〉编县之,二十六枚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左传·襄十一年》歌钟二肆。〈注〉肆,列也。县钟十六为一肆。二肆,三十六枚。又官名。《周礼·地官》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又姓。《何氏姓苑》有渔阳太守肆敏。又祭名。《史记·周本纪》肆祀不答。又《集韵》息七切,音悉。放也。又《韵会》羊至切。与肄同。《五音集韵》习也,嫩条也。《礼·玉藻》肆束及带,勤者有事则收之,走则拥之。〈注〉肆,读为肄。肄,余也。《释文》肆,音肄。又音陔。《礼·礼器》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注〉肆夏,当为陔夏。《释文》肆,依注作陔,古来切。又《集韵》他正切,音逖。解也。《礼·郊特牲》腥肆爓腍祭。〈注〉治肉曰肆。〈疏〉肆,剔也。《释文》肆,敕正切。《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注〉郑司农云,肆,陈骨体也。士丧礼曰:肆解去蹄。《贾疏》羞,进也。肆,解也。谓於俎上进所解牲体於神座前。《释文》肆,他正切。考证:(《易·系辞》其事肆而应。)谨照原文应改隐。(《周礼·天官·司市》掌以陈肆辨物。)谨照原书天官改地官。照原文辨物下增而平市三字。(《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释文》羞,进也。)谨按羞进也,句出贾疏非释文,今据改为贾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