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ā ná piàn chī
成语简拼:ZNPC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抓拿騙吃
成语英文:swindle and bluff
成语解释
招摇撞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方言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抓拿骗吃”几个大字。
(2)大宝写不出成语“抓拿骗吃”,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3)浮洋镇仙庭中学的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抓拿骗吃”。
(4)可可不会写成语“抓拿骗吃”的最后一个字。
(5)这家伙是抓拿骗吃搞惯了的,得好好教训一下。
(6)致皓叔叔给三媚和景轩讲了“抓拿骗吃”的历史故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抓抓:zhuā(1)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一把抓住;他抓起帽子,往外就走。(2)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抓痒痒;他手上被猫抓破一块皮。(3)捉拿;捕捉:抓土匪;老鹰抓走了一只小鸡儿。(4)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如:抓重点。(5)抢着做:三抓两抓就把工作抓完了。(6)吸引(人注意)。如:这个演员一出场就抓住了观众。
拿拿:ná 1、<动>抓住;握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手里拿串拍板。』2、<动>捉拿;逮捕。《范进中举》:『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板。』3、<动>取。《范进中举》:『郎中又拿茶来吃了。』4、<介>把。《制台见洋人》:『走到外头,拿帽子摘了下来。』
吃吃:chī 1、<动>口吃。《史记·张丞相传》:『(周)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2、<象>笑声。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但闻室中吃,皆婴宁笑声。』3、<动>进食。贾谊《新书·耳痹》:『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4、<动>感受;蒙受。《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半夜敲门不吃惊。』5、<介>表示被动。《智取生辰纲》:『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官司] 指被控告受处罚或关在监狱里。[吃嘴] 贪吃。
抓抓:《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侧巧切《集韵》《正韵》侧绞切,□音蚤。《博雅》搔也。又掐也。《庄子·徐无鬼》有一狙焉,委蛇攫抓,见巧乎王。《杜甫·诗注》玉搔头,今之抓头也。又《唐韵》《广韵》侧交切《集韵》《类篇》庄交切,□音摷。义同。又《唐韵》《韵会》《正韵》侧教切《集韵》阻教切,□音笊。亦爪刺也。
拿拿:《卯集中·手字部》俗拏字。
骗骗:《亥集上·马字部》《集韵》同騗。《正字通》今俗借为诓骗字。
吃吃:《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居乙切,音讫。《说文》言蹇难也。《史记·韩非传》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着书。《前汉·周昌传》为人口吃。《唐史·拾遗》焦遂口吃,对客不出一言,醉后辄酬答如注射,时人目为酒吃。又与吃同。《新书·耳庳篇》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又《集韵》欺讫切,音乞。吃吃,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