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ù yán yì shòu
成语注音:ㄓㄨˋ ㄧㄢˊ ㄧˋ ㄕㄡˋ
成语简拼:ZYY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駐顔益壽
成语解释
保持容颜不衰老而增长寿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能长寿
近义词
延年益寿
成语示例
(1)…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承叡大哥哥给娅陇和炮萱讲述了“驻颜益寿”的历史典故
(2)李庄中学校的零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驻颜益寿”。
(3)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驻颜益寿”几个大字。
(4)小楚写不出成语“驻颜益寿”的拼音。
(5)小冬不会写成语“驻颜益寿”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驻颜驻颜:保持青春的容颜。晋葛洪《神仙传·刘根》:『草木诸药,能治百病,补虚驻颜,断谷益气。』
驻驻:zhù 1、<动>车马停止行进。《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2、<动>停止;停留。《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3、<动>军队驻扎;屯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率诸军北驻汉中。』[驻跸] 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驻泊] (1)军队驻屯。(2)停船。[驻罕] 帝王出行在途中停留暂住。[驻气] 敛气;屏息。[驻颜] 保持青春的容颜。
颜颜:yán 1、<名>前额。《素问·刺热论》:『心热病者颜先赤。』2、<名>面;脸。《醉翁亭记》:『苍颜白发。』3、<名>脸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颜行] 前列;前行。:『颜。』[颜色] (1)面容;脸色。(2)容颜,多指妇女的容貌。(3)色彩。
益益:yì 1、<动>同『溢』。水漫出来。《察今》:『澭水暴益。』2、<动>增加,与『损』相对。《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3、<名>利益;好处。《伶官传序》:『《书》曰:「满招损,谦得益。」』4、<副>更加;愈加。《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副>渐渐地。《黔之驴》:『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寿寿:shòu 1、<形>长寿。《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又] 〈动〉长存;永存。《〈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2、<名>寿命。《殽之战》:『中寿,尔墓之木拱矣。』3、<动>敬酒、献礼祝人长寿。《鸿门宴》:『若入前为寿。』
驻驻:《亥集上·马字部》《唐韵》中句切《集韵》《韵会》株遇切,□音注。《说文》马立也。《玉篇》马止也。《释名》驻,株也,如株木不动。《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驻跸。又《集韵》□遇切,音柱。义同。
颜颜:《戌集下·页字部》《唐韵》五奸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奸切,□眼平声。《说文》眉目之间也。《诗·鄘风》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毛传》颜,额角丰满也。《左传·僖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黄帝素问》心热者,颜先赤。《扬子·方言》□、頟、颜,颡也。汝颍淮泗之间谓之颜。又帻颜。《舆服亲事》汉桓帝延熹中,京师作帻,皆颜短耳长,以为服妖。又那颜。外国语,犹华言大人。又商颜,山名。《前汉·沟洫志》引洛水至商颜下。〈注〉商山之颜,犹山额也。又孱颜,山高貌。《欧阳修诗》空碧更孱颜。又姓。《姓苑》出琅邪。鲁伯禽支庶,食采颜邑,因氏。又邾武公字颜,公羊称颜公,后遂为氏。又古通真韵,音银。《苏轼·祭韩忠献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颜。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益益:《午集中·皿字部》《唐韵》《集韵》□伊昔切,婴入声。饶也,加也。《广韵》增也,进也。《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诗·邶风》政事一□益我。《左传·昭七年》三命兹益共。《礼·曲礼》请益则起。《论语》益者与。〈注〉疑童子学有进益也。《春秋·繁露》有益者谓之公,无益者谓之私。又多也。《史记·酷吏传》上问张汤曰:吾所谓,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又盈溢也。《庄子·列御□》有貌愿而益。又易卦名。《释文》益,增长之名。又以弘裕为义。又《金史·国语解》益都,次第之通称。又《六书正伪》二十四两为益,假借别作镒溢。又草名。《诗·王风疏》蓷即茺蔚。一名益母。又《尔雅·释草疏》蛇牀,一名思益。又果名。《博雅》益智,龙眼也。又州名。古蜀国,汉武帝置益州。《释名》益,厄也。所在之地险厄也。又姓。《印薮》汉有益强,益寿。宋有益畅,绍兴进士。《六书正伪》益,器满也。故从水从皿。会意。
寿寿:《丑集中·士字部》《唐韵》《集韵》□承咒切,音绶。《说文》久也。凡年齿皆曰寿。《书·君奭》天寿平格。《诗·大雅》作召公考,天子万寿。《左传·僖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注〉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董子繁露》寿者,酬也。寿有短长,由养有得失。《前汉·王吉传》心有尧舜之志,则体有松乔之寿。又以金帛赠人曰寿。《史记·刺客传》严仲子奉。黄金百镒,为聂政母寿。又星名。《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又地名。平寿,卫下邑。《左传·昭二十年》卫侯在平寿,寿州古淮南,春秋吴楚□蔡之地,战国倂于楚,考烈王迁此,曰郢都。灵寿,古中山邑。《史记·魏世家》乐羊拔中山,文侯封之灵寿。又汉寿,亭名,在蜀严道。曹操以关羽为汉寿亭侯。又山名。《史记·五帝纪》舜作什器于寿山。又寿山在福州侯官县,产文石,可为印章,五色具备,惟艾绿色者少。《宋·黄干诗》石为文多招斧凿。又水名。寿水,在太原寿阳县,其源有二,一出要罗村,一出颉讫村,合流入于洞涡河。又木名。灵寿木,可为杖。《山海经》灵寿实华。《吕氏春秋》寿木之华。又姓。吴王寿梦之后。又常寿,复姓。又《广韵》殖酉切《集韵》《韵会》《正韵》是酉切,□雠上声。《诗·豳风》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按酒寿俱有韵,朱子作叶音,非。《正字通》受授皆有上去二音,诸韵书分载有宥二韵,寿字亦然,非寿读若受,专属上声,读若授,专属去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