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ǔ hè fén qín
成语注音:ㄓㄨˇ ㄏㄜˋ ㄈㄣˊ ㄑㄧㄣˊ成语正音焚,不能读作『lín』。
成语简拼:ZHFQ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煑鶴焚琹成语辨形琴;下部不能写作『令』。
成语英文:cook the crane for meat and burn a stringed instrument for fuel
成语解释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糟蹋好东西
近义词 暴殄天物、煮鹤烧琴、烧琴煮鹤
反义词 怜香惜玉
成语示例 (1)怜香惜玉无情绪,煮鹤焚琴惹是非。▼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
成语造句 (1)成语「煮鹤焚琴」是一个联合式成语。
(2)宽筠叔叔给蕊悦和尹彤讲解了“煮鹤焚琴”的历史故事。
(3)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煮鹤焚琴”几个大字。
(4)南昌二十九中的乌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煮鹤焚琴”。
(5)小冠写不出成语“煮鹤焚琴”,因此语文考试只得了98分。
(6)小芮不会写成语“煮鹤焚琴”的最后一个字。
(7)一花间喝道,二背山起楼,三煮鹤焚琴,四清泉濯足。
(8)怜香惜玉无情绪,煮鹤焚琴惹是非。见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
(9)在去往喀什市双语学校之前,若欣叔叔给纯燕和丹苏讲了『煮鹤焚琴』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煮 煮:zhǔ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烧:煮饺子;饭还没煮好;病人的碗筷每餐之后要煮一下。
鹤 鹤:hè鸟类的一属,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海岸捕食鱼和昆虫。常见的有白鹤、灰鹤等。
焚 焚:fén 1、<动>烧。《过秦论》:『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2、<动>指祭祀活动中烧香烧纸。《促织》:『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焚和] 毁灭中和之性。[焚芝] 比喻好人遭受灾祸。
琴 琴:qín(1)古琴。(2)某些乐器的统称,如风琴、钢琴、提琴、口琴、胡琴等。(3)姓。
鹤 鹤:《亥集中·鸟字部》《唐韵》下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曷各切,□音涸。水鸟名。似鹄,长颈高脚,丹顶白身,颈翅有黑,常以夜半鸣,声闻八九里。《博物志》鹤□颊□,耳响则听远,眼赤则眎远,其色似雪。《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於阴,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埤雅》形定而色白,食於水,故喙长。轩於前,故后短。栖於陆,故足高而尾凋。翔於云,故毛丰而肉疎。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故寿。内典曰:鹤影生。禽经曰:鹤以声交而孕。张华云:雄鸣上风,雌承下风则孕。《崔豹·古今注》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鹤也。古谓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谓之阴羽。《本草》鹤白色□,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小雅》鹤鸣于九臯,声闻于天。《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左传·闵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乗[音chéng]轩者。又地名。《史记·卫世家注》鹤城在滑州匡城县正南十五里。又《庄子·徐无鬼》君必无盛鹤列於丽谯之间。《郭注》鹤列,陈兵也。又鹤膝,矛名。鹤之膝隆起,故吴矛骹大者为鹤膝。又《逸雅》锄,助也。齐人谓其头曰鹤,似鹤头也。又姓。鹤寿,见《金史》。又《正韵》与翯同。《诗·大雅》白鸟翯翯。《孟子》作鹤鹤。又叶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赋》下逮谣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别鹤。
焚 焚:《巳集中·火字部》(古文)燔[音fá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分切,音汾。《玉篇》烧也。《集韵》火灼物也。《书·胤征》玉石俱焚 。《易·离卦》焚如。《春秋·桓七年》焚咸丘。〈注〉焚,火田也。《礼·月令》仲春毋焚山林。又《集韵》方问切,音奋。《左传·襄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注〉杜预曰:焚,毙也。服虔曰:焚,读曰偾僵也。《集韵》本亦作偾。又叶汾沿切。《郭璞·炎山赞》木含阳精,气结则焚,理其微乎,其妙在传。又叶符筠切。《曹植文》季嗣不维,纲漏于秦,崩乐灭学,儒坑礼焚。《说文》本作燓。《集韵》或作炃燌。
琴 琴:《午集上·玉字部》珡《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靲。《说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琴论》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六合。前广后狭,象尊□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礼图》琴第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徵,次少宫,次少商。琴有弦有徽,有首有尾 ,有唇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唇名龙唇,足名凤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长者龙池,短者凤沼。临岳琴首,絚弦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弦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系弦者也。轸支足下,转扭调弦者也。《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婴□贡梓。帝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帝俊琴曰电母。俊之子晏龙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国阿。周宣王琴曰向风,铭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无亏抚琴为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青翻。崔駰琴曰卧冰。戴逵琴曰黑鹄。逵之子仲若琴曰跃鲂。兄勃琴曰应谷。柳文畅琴曰春风。此数名可与号钟,露越,绿绮,焦尾同备藻绘也。又地名。《公羊传·定八年》甲起於琴如。〈注〉琴如,地名。又《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间有广都之野,冬夏播琴。〈注〉郭曰: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又姓。琴张,孔子弟子,字子开。见《左传·昭二十年》。又人名。《山海经》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又虫名。《山海经》肃慎氏之国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注〉郭曰:亦蛇类也。又琴城,冢名。《水经注》楚人谓冢为琴,六安县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传即臯陶之冢。又檐前铁马曰风琴。《王半山诗》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清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声。考证:(《山海经》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有芒山,有桂山,有瑶山。)谨照原文瑶山改榣山。
注 :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未与权威书籍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