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圣臣直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ǔ shèng chén zhí成语简拼:ZSC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主聖臣直
成语解释
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主贤臣良、主明臣直
成语接龙
主圣臣直→直言无忌→忌贤妒能→能说会道→道大莫容→容膝之地→地嫌势逼→逼上梁山→山南海北→北叟失马
成语示例
(1)臣闻主圣臣直。今既遇圣主,辄为直臣,上答殊私,下塞群谤,誓除国蠹,无以家为。(《旧唐书·裴度传》)
成语造句
(1)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主圣臣直”几个大字。
(2)曼曼写不出成语“主圣臣直”,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3)妙妙不会写成语“主圣臣直”的最后一个字。
(4)乌尔科中学的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主圣臣直”。
(5)伊烨叔叔给雨寒和尚婷讲解了“主圣臣直”的历史故事。
(6)在去礼县永兴农业中学的火车上,新月叔叔给卓奕和建宁讲了『主圣臣直』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薛广德传》:『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主主:zhǔ 1、<名>君主;国君。《触龙说赵太后》:『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2、<名>一地方的长官。《隆中对》:『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3、<名>主人。《狼》:『场主积薪其中。』4、<名>事物的根本。《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这客。』5、<形>主要的。《狱中杂记》:『止主谋一二人立决。』6、<动>掌管;主持。《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7、<动>主张。《谭嗣同》:『力主变法。』8、<动>注重。《论语·学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9、<名>皇帝的女儿,『公主』的简称。《后汉书·宋弘传》:『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
圣圣:shèng 1、<形>通达事理,才智非凡。《韩非子·说林上》:『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2、<名>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师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3、<名>在某方面最杰出的人;精通某种技艺或业务的人。如『诗圣』、『棋圣』。4、<名>封建时代对当时的王朝或帝王的尊称。《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
臣臣:chén 1、<名>俘虏;奴隶。《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2、<名>官吏;臣属。《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动>称臣;臣服。《赵威后问齐使》:『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家,中不索交诸侯。』[又] <名使动>使……称臣;臣服。《毛遂自荐》:『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4、<名>官吏百姓对君主的自称。《邹忌讽齐王纳谏》:『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5、<名>秦汉以前在人面前表示谦卑的自称。《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荆轲刺秦王》:『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臣服] 1.以臣礼事君。《尚书·康王之诰》:『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于先王。』2.称臣降服。陈寿《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臣节] 人臣的操守。[臣虏] 1.奴隶。2.奴役。[臣仆] 奴仆。[臣妾] 1.奴隶。《战国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满海内矣。』2.使为奴隶。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敌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我也。』
直直:zhí 1、<形>不弯曲。《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形>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3、<形>正确。《<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4、<形>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形>纵的;竖的。《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6、<动>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7、<名>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8、<动>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直于省内。』9、<副>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0、<副>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11、<副>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12、<副>简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13、<介>当。《垓下之战》:『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 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
主主:《子集上·丶字部》(古文)丶宔《唐韵》之庾切《集韵》《韵会》《正韵》肿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贤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吕氏春秋》朝臣多贤,左右多忠,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谓吉主也。又大夫之臣,称其大夫曰主。《左传·昭二十八年》成鱄对魏舒曰:主之举也,近文德矣。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诸侯不自主婚,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又賔之对也。《礼·檀弓》賔为賔焉,主为主焉。又《左传·僖三十年》烛之武见秦伯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注〉郑在秦之东也。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系辞》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又神主,宗庙立以栖神,用栗木为之。《春秋传》虞主用桑,练主用栗。又匰主。《周礼·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则供匰主。〈注〉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又《礼·曲礼》居不主奥。〈疏〉主,犹坐也。又《晋语》阳子刚而主能。〈注〉上也。又姓。隋主胄,明主问礼。又主父,复姓。又《正韵》陟虑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注〉主,同注。考证:(《左传·昭二十八年》成鲋对魏舒曰,主之举也,近文德矣。)谨照原文成鲋改成鱄。
圣圣:《未集中·耳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正切,声去声。《易·乾卦》圣人作而万物覩。《书·洪范》睿作圣。〈传〉於事无不通之谓圣。《礼·礼运·三代之英疏》万人曰杰,倍杰曰圣。《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风俗通》圣者,声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又《諡法》称善赋□曰圣,敬宾厚礼曰圣。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圣木。〈注〉食之令人智圣也。又水名。《水经注》圣水,出上谷东,过长乡县北,又东过安次县,而东入于海。又姓。又《韵补》叶裳声切,音成。《常璩·华阳国志赞》仲元抑抑,邦家仪型。子云□达,焕乎弘圣。
臣臣:《未集下·臣字部》《唐韵》植邻切《集韵》《韵会》丞真切,□音辰。事人之称。《说文》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缠也,励志自坚固也。《广韵》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仆。《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诗·小雅》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前汉·王陵传》陈平谢曰:主臣。〈注〉文颖曰:惶恐之辞,犹今言死罪。晋灼曰:主,击也。臣,服也。言其击服。惶恐之辞。《通雅》发语敬谢之辞,犹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又姓。《奇姓通》唐臣悦,着平陈纪。又《韵补》叶音禅。《道藏歌》跻景西那东,肆觐善因缘。常融无地官,皆是圣皇臣。
直直:《午集中·目字部》《唐韵》除力切《集韵》逐力切,□音値。《说文》正见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书·洪范》王道正直。又准当也。《礼·投壶》马各直其算。《史记·平准书》以白鹿皮为皮币,直四十万。又《增韵》当也。《仪礼·士冠礼》主人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疏〉谓当堂上东序墙也。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寻。又《玉篇》侍也。《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直殿中。又顺也。《诗·郑风》洵直且侯。又犹宜也。《诗·魏风》爰得我直。又犹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又犹故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又埋枉曰直。《韩愈·王仲舒墓志》公知制诰友人得罪公,独为直其冤。又直来,无事而来也。《公羊传·庄二十七年》直来曰来。又《礼·月令》田事既毕,先定准直,农乃不惑。〈疏〉准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又骨直,谓强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骨直以立。又语发声。《史记·龟筴传》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义曰》直,语发声也。又柄也。《礼·明堂位》玉豆雕篹。〈注〉篹,笾属,雕刻饰其直者也。〈疏〉雕镂其柄。又殖也。《扬子·太□经》直,东方也,春也。质而未有文也。〈注〉直之言殖也。万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叶也。又《扬子·方言》袒饰谓之直袊。〈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又《韵会小补》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又官名。《邓析子转辞篇》汤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汉时绣衣直指,即秦时御史大夫。又直人,邑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刘子取直人。又泉名。《公羊传·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又门名。《三辅黄图》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又姓。汉有直不疑。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又《集韵》《韵会》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治。与値通。《史记·项羽纪》直夜溃围。〈注〉直,读曰値。当也。《索隐曰》古字例以直为値。《前汉·酷吏传》无直甯成之怒。《史记》作値。又物价曰直。《北史·齐景思王传》食鸡羹,何不还他价直也。又佣作得钱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向使佣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又叶直略切,音着。《乐府·焦仲卿妻诗》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又叶直六切,音逐。《楚辞·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六书正伪》从□从十目。□,古隐字。十目所视,虽隐亦直。会意。俗作直,非。考证:(《扬子·方言》袒谓之直衿。〈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衿也。)谨照原文袒下增饰字。两衿字□改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