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新趋异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ú xīn qū yì成语简拼:ZXQ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逐新趨異
成语解释
逐:追逐。指追求新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逐新趋异”几个大字。
(2)茜茜写不出成语“逐新趋异”,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3)思语叔叔给坝琪和钱睿讲了“逐新趋异”的历史故事。
(4)小贝不会写成语“逐新趋异”的最后一个字。
(5)郑家川学校的於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逐新趋异”。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趋异,故喉唇纠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逐逐:zhú 1、<动>追赶;追击。《曹刿论战》:『遂逐齐师。』《五人墓碑记》:『吴之战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2、<动>跟随。《汉书·匈奴传》:『逐水草移徙。』《芙蕖》:『纳凉而凉逐之生。』3、<动>追求。《原君》:『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4、<动>竟争。《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气力。』5、<动>驱逐。《项羽本纪赞》:『放逐义帝而自立。』《〈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逐客之令。』[逐队] 随众而行。[逐客] (1)被驱逐的人。(2)被朝廷贬谪的人。[逐鹿] 争夺天下。
新新:xīn 1、<形>新的;与『旧』相对。《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2、<名>新出现的事物。《论语》:『温故而知新。』3、<形>新鲜。《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4、<副>刚;才。《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新妇] (1)新娘。(2)称儿媳。(3)妇人自称的谦辞。《孔雀东南飞》:『新谓府吏,勿复重纷纭。』[新贵] 新任高官者。[新正] (1)正月。(2)元旦。
趋趋:qū 1、<动>快走。《乐羊子妻》:『妻乃引刀趋机而言。』[又] <动>小步紧走。《左忠公逸事》:『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又] 特指快步上前,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2、<动>奔赴;奔向。《<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3、<动>趋向;趋于。《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动>追求;迎合。《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5、<动>争取。《孙膑减灶》:『百里而趋利者必蹶上将军。』[趋风] 疾行如风,恭敬的样子。[趋跄] 步履有节奏的样子。[趋庭] 承受父教的代称。
异异:yì 1、<动>分;分开。《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2、<形>差别;不同。《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形>奇特。《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又] <形意动>以……为异。《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4、<形>特殊。《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形>优异;杰出。《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6、<形>别的;另外的。《某藷疏序》:『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7、<名>奇特的东西;特殊的本领;特别或意外的事。《训俭示康》:『果、肴非远方珍异。』《促织》:『成述其异。』[异端] 不符合正统思想的教义、主张或言论。[异日] (1)他日;将来。(2)以往、从前。
逐逐:《酉集下·辵字部》《唐韵》《正韵》直六切《集韵》《韵会》仲六切,□音轴。《说文》追也。《左传·隐九年》祝□逐之。又《隐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又《广韵》驱也。《正韵》斥也,放也。《史记·李斯传》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又《管仲传》三仕三见逐。又《玉篇》竞也。《左传·昭元年》自无令王诸侯逐进。《后汉·赵壹传》捷慑逐物,日富月昌。又《正韵》逐逐,笃实也。又驰貌。《易·颐卦》其欲逐逐。又日逐,地名。《前汉·宣帝纪》迎日逐,破车师。又《集韵》《韵会》□亭正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苏林》音迪。又《字汇补》同门切。与豚同。《山海经》苦山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又《集韵》直佑切,音胄。奔也。《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考证:(《左传·昭元年》自无令诸侯逐进。)谨照原文令下增王字。
新新:《卯集下·斤字部》《唐韵》息邻切《集韵》《韵会》斯人切《正韵》斯邻切,□音辛。《说文》取木也。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书·胤征》咸与惟新。《诗·豳风》其新孔嘉。《礼·月令》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又《唐书·礼乐志》正旦羣臣上千秋万岁寿,制曰履新之庆。又姓。《晋语》新穆子。又复姓。《史记·鲁仲连传》新垣衍。〈注〉索隐曰:新垣,姓。衍,名也,为梁将。又州名。汉属合浦郡,梁立新州。又《诗·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传》田一岁曰葘,二岁曰新田。又《韵补》叶苏前切。《道藏歌》终劫复始劫,愈觉灵颜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诸他仙。
趋趋:《酉集中·走字部》《广韵》七逾切《集韵》《韵会》《正韵》逡须切,□取平声。《说文》走也。《博雅》行也。《释名》疾行曰趋。趋,赴也,赴所至也。《诗·齐风》巧趋跄兮。〈疏〉趋,今之捷步。《礼·曲礼》帷薄之外不趋。〈注〉行而张足曰趋。《尔雅·释宫》门外谓之趋。《古今注》《吴趋行》,吴人以歌其地。陆机《吴趋行》曰:听我歌吴趋。趋,步也。又树名。《齐民要术》自余亲木,□耳,□趋各其时。又《集韵》趋玉切。同促。《礼·乐记》卫音趋数烦志。〈注〉趋数,读为促速。又《祭义》其行也趋趋以数。《前汉·高帝纪》令趋销印。〈注〉师古曰:趋,读曰促。促,速也。又与趣同。《礼·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敛。《释文》趣,本又作趋,音促。又《史记·天官书》其趋舍而前曰嬴。〈注〉索隐曰:趋音聚,谓促也。又《集韵》逡遇切,音覻。行之速也。又此苟切,音□。趣马,或作趋马。又《集韵》《类篇》□千句切,音娶。行也,速也。《诗·齐风》巧趋跄兮。《释文》又七遇反。又《韵补》叶雌由切。《易林》车驰人趋,卷甲相仇。《五经文字》趋从刍,作多者讹。《广韵》俗作趍。趍本音池。《集韵》或作□。
异异:《寅集下·廾字部》《广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之切,□音怡。《广韵》已也。《书·尧典》异哉,试可乃已。〈传〉异,已也,退也。言余人尽巳,惟鲧可试,无成乃退。《正义》异声近巳,巳训止,是停住之意,故为退也。又《集韵》发叹也。又《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怡去声。《说文》举也。又《广韵》退也。又与异通。《列子·杨朱篇》何以异哉。(异)(古文)《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移去声。《说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异分也。《史记·商君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又不同也。《书·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礼·儒行》同弗与异弗非也。〈疏〉谓彼人与己之疏异,所为是善,则不非毁之也。又怪也。《释名》异者,异於常也。《左传·昭二十六年》据有异焉。〈注〉异犹怪也。《史记·屈贾传》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又奇也。《周礼·地官·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注〉珍异,四时食物。《史记·仲尼弟子传》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又违也。又姓。唐异牟寻归唐,册封南诏王,今白水蛮有此姓。又异,翘草名。《尔雅·释草》连异翘。又无名异药名,主治金创折伤。又《韵补》叶延知切,音怡。《诗·邶风》洵美且异。叶下贻。又叶弋质切,音逸。《诗·小雅》亦只以异。《朱注》逸织反。《无名氏乐德歌》所见奇异,叶甘美酒食。(异)考证:(《周礼·地官·质人》赏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谨照原文赏改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