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绕翠围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rào cuì wéi成语简拼:ZRCW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珠繞翠圍
成语解释
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富有
近义词
珠围翠拥、珠围翠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珠绕翠围”几个大字。
(2)迪迪写不出成语“珠绕翠围”,导致语文测试只考了97分。
(3)三堆初中的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珠绕翠围”。
(4)诗龙哥哥给禳怡和嫩浯讲解了“珠绕翠围”的故事。
(5)小朗不会写成语“珠绕翠围”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禊游》:『纷纭,绣幕雕轩,珠绕翠围,争妍夺俊。』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珠珠:zhū 1、<名>珍珠。《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2、<动>把珍珠看作……《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名>珠状的小颗粒。《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4、<形>珍贵;华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5、<名>优美的文辞。《文心雕龙·时序》:『茂先摇笔而散珠。』[珠斗] 北斗星。[珠晖] 月光。[珠玉] (1)珠宝玉石。(2)谈吐文雅或文辞美好。(3)容貌姣美。
绕绕:rào 1、<动>走弯曲、迂回的路。《灞桥饯别》:『过宫墙,绕回廊,近椒房。』2、<动>围着转。《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梁] 形容歌声优美,余音不绝。[绕指柔] 喻意志刚强者,几经挫折,转面成为随波逐流的人。后也借以形容柔软或柔弱。
翠翠:cuì 1、<名>翠鸟。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2、<名>翡翠,一种绿色的宝石。3、<形>青绿色。《柳毅传》:『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鞭蕖》:『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4、<名>鸟尾上的肉。《礼记·内则》:『舒雁翠。』(郑玄注:『舒雁,鹅也;翠,尾肉也。』)[翠盖] 1.翠羽装饰的华盖。刘安《淮南子·原道训》:『驰要褭(niǎo),建翠。』2.形容枝叶状如华盖。元好问《后湾别业》诗:『童童翠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翠华] 1.皇帝仪仗中一种旗竿顶上饰有翠鸟羽毛的旗。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建翠之旗,树灵鼍(tuó)之鼓。』2.指皇帝。白居易《骊宫高》:『翠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宫有松。』[翠辇] 帝王的车驾。《北史·突厥传》:『帝大悦,赋诗曰:「鹿塞鸿旗驻,龙庭翠回。」』[翠微] 1.青绿色的山气。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披翠而列坐,左对青山;俯盘石而开襟,右临澄水。』2.山气青翠的样子。左思《蜀都赋》:『郁葐蒀以翠,巍巍以峨峨。』3.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游客值春辉,金鞍上翠。』
围围:wéi 1、<动>环绕。《庄子·则阳》:『大至于不可围。』2、<动>包围。《孙子兵法·谋攻》:『十则围之。』[又] 守城。《公羊传·庄公十年》:『围不言战。』3、<名>包围圈;围子。《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4、<名>特指打猎的围场。《隋书·礼仪志》:『监猎布围。』5、<名>周围。《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四围垂幔。』6、<量>两臂合抱的圆周长,或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圆周长。柳宗元《行路难》:『万围千寻妨道路。』
珠珠:《午集上·玉字部》《唐韵》章俱切《集韵》钟输切《正韵》专于切,□音朱。《说文》蚌之阴精。春秋国语曰:珠以御火灾,是也。《通雅》古有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照乗[音chéng],大者径寸,或出於龙鱼异物腹中,非独出於蚌也。陆佃云:龙珠在颔,蛇珠在口,鱼珠在眼,鲛珠在皮,□珠在足,蛛珠在腹,皆不及蚌珠。《沈怀远·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为滑珠,滑珠之次为磊砢珠,磊砢珠之次为官珠雨珠,官雨珠之次为税珠,税珠之次为葱珠。见续博物志。《书·禹贡》淮夷□珠曁鱼。《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又《博物志》江珠,琥珀别名。又《正字通》山海经滥水注:汉水多□□之鱼,状如覆铫,是生珠玉数,正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泽出青珠。左思云:青珠黄环,西国琅玕[音gān]碧珠,皆宝石名之以珠者也。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珠厓儋耳。〈注〉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崖。《穆天子传》天子舍于珠泽。〈注〉珠泽在越巂。《水经注》若水旁有光珠穴。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视玉珠树。〈注〉论衡云:珠树似珠,非真珠也。又连珠,文家篇名。《傅□序》连珠兴於汉章帝之世,班固,贾逵,傅毅三子受诏作之,不指说事情,假喻达旨,合古诗劝兴之义,欲使正正如贯珠,易睹而可悦也。《沈约·注连珠表》窃寻连珠之作,始於子云,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又《韵补》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东行盗珠。
绕绕:《未集中·糸字部》《广韵》而沼切《集韵》《韵会》《正韵》尔绍切,□音扰。《说文》缠也。《干禄字书》遶,通绕。又姓。《左传·文十三年》绕朝赠之策。〈注〉绕朝,秦大夫。又《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
翠翠:《未集中·羽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醉切,音綷[音cuì]。《说文》青羽雀也。出鬰林。《尔雅·释鸟》翠鹬。〈注〉似燕,绀色。〈疏〉李巡曰:鹬一名曰翠,其羽可以为饰。樊光云:青羽。出交州。《前汉·贾山传》饰以翡翠。〈注〉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赵陀传》翠鸟干。《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后有赤毛。翠身通青黄,惟六翩上毛长寸余青,其飞则羽鸣翠翡翠翡然,因以为名。又《礼·内则》舒雁翠。〈注〉舒鴈,鹅也。翠,尾肉也。又《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疏〉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篇注》翠氏,楚景萃之后也。避入关三迁,怀土逃匿,改姓为翠。考证:(又姓。《急就篇注》翠氏,楚晨之后也。)谨照原文楚晨改楚景萃。
围围:《丑集上·囗字部》(古文)囗《唐韵》羽非切《集韵》于非切,□音韦。《说文》守也。又绕也。《易·系辞》范围天地而不过。〈注〉周备也。范,如金之有模范。围,匡郭也。又《诗·商颂》帝命式于九围。〈注〉分天下为九处,若规围然。又环也。《周礼·夏官·环人注》环犹围也,主围賔客,任器为之守卫。又遮取禽兽。《礼·曲礼》国君春田不围泽。〈注〉春育之时,不合围尽收之也。又《王制》天子不合围。〈注〉言不四面围之也。又环绕攻城。《春秋·提要注》环其城邑曰围。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禬礼哀围败。〈注〉谓其国见围入,而国被祸败也,丧失财物,则同盟之国会合财货归之,以更其所丧也。又《韵会》五寸曰围,一抱曰围。《庄子·人间世》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散木也无所用,故寿。又县名。《后汉·郡国志》围县,属凉州武威郡。又与韦通。《前汉·成帝纪》大风拔木,十韦以上。又与卫通。《管子·地员篇》山藜苇芒,羣药安聚,以围羣殃。〈注〉围同卫。又《唐韵》《集韵》□于贵切,音谓。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