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jī mǎn fù
成语简拼:ZJMF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珠璣滿腹
成语解释
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成语示例
(1)洪内翰珠玑满腹,锦绣盈肠,一只曲儿,有甚难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五
(2)…嘏中过女状元,此是增藻之词。后人亦有诗赞云:珠玑满腹彩生毫,更服烹鲜手段高。若使生时逢武后,君臣一对…——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珠玑满腹”几个大字。
(2)朝营大哥哥给居奇和诗蒉介绍了“珠玑满腹”的历史典故
(3)斐斐不会写成语“珠玑满腹”的最后一个字。
(4)龙潭高中的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珠玑满腹”。
(5)小琤写不出成语“珠玑满腹”的拼音。
(6)在去往龙安中学的巴士上,浩晔哥哥给姗洁和佩瑶讲了『珠玑满腹』的故事。
成语出处
唐·杜牧《樊川文集》三:『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宋·吴处厚《表箱杂记》卷八:『只知外貌之粉泽,谁料满腹填珠玑。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珠玑珠玑:<书>珠子,比喻优美的文章或词句(玑:不圆的珠子)。如:字字珠玑;满腹珠玑。
珠珠:zhū 1、<名>珍珠。《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2、<动>把珍珠看作……《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名>珠状的小颗粒。《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4、<形>珍贵;华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5、<名>优美的文辞。《文心雕龙·时序》:『茂先摇笔而散珠。』[珠斗] 北斗星。[珠晖] 月光。[珠玉] (1)珠宝玉石。(2)谈吐文雅或文辞美好。(3)容貌姣美。
玑玑:jī <名>不圆的珠子。李斯《谏逐客书》:『傅玑之珥。』[玑衡] (1)即璿玑玉衡,古代用玉装饰的观测天体的仪器。(2)北斗的第三、第五颗星。[玑镜] (1)用有光之珠作镜。(2)赞美别人的鉴别能力,犹言明镜。
满满:mǎn 1、<动>充满;布满。《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2、<形>充实;充足。《吕氏春秋·审时》:『多秕而不满。』3、<形>自满。《伶官传序》:『书曰:「满招损,谦受益。」』4、<形>全;遍。《琵琶行》:『满座重闻皆掩泣。』[满贯] 钱穿满了绳子。贯,穿钱的绳子。比喻已到最高限度,多指罪恶。
腹腹:fù(1)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 zi)。(2)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
珠珠:《午集上·玉字部》《唐韵》章俱切《集韵》钟输切《正韵》专于切,□音朱。《说文》蚌之阴精。春秋国语曰:珠以御火灾,是也。《通雅》古有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照乗[音chéng],大者径寸,或出於龙鱼异物腹中,非独出於蚌也。陆佃云:龙珠在颔,蛇珠在口,鱼珠在眼,鲛珠在皮,□珠在足,蛛珠在腹,皆不及蚌珠。《沈怀远·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为滑珠,滑珠之次为磊砢珠,磊砢珠之次为官珠雨珠,官雨珠之次为税珠,税珠之次为葱珠。见续博物志。《书·禹贡》淮夷□珠曁鱼。《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又《博物志》江珠,琥珀别名。又《正字通》山海经滥水注:汉水多□□之鱼,状如覆铫,是生珠玉数,正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泽出青珠。左思云:青珠黄环,西国琅玕[音gān]碧珠,皆宝石名之以珠者也。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珠厓儋耳。〈注〉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崖。《穆天子传》天子舍于珠泽。〈注〉珠泽在越巂。《水经注》若水旁有光珠穴。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视玉珠树。〈注〉论衡云:珠树似珠,非真珠也。又连珠,文家篇名。《傅□序》连珠兴於汉章帝之世,班固,贾逵,傅毅三子受诏作之,不指说事情,假喻达旨,合古诗劝兴之义,欲使正正如贯珠,易睹而可悦也。《沈约·注连珠表》窃寻连珠之作,始於子云,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又《韵补》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东行盗珠。
玑玑:《午集上·玉字部》《唐韵》居衣切《集韵》《韵会》居希切,□音机。《说文》珠不圆者。《书·禹贡》厥篚□纁玑组。〈传〉玑,珠类,生于水。《释文》玑,珠不圆也。字书云:小珠也。《前汉·景十三王传》遣建荃葛珠玑。〈注〉师古曰:玑,珠之不圆者。又镜名。《说文徐注》按符瑞图有玑镜。注:大珠而琕,有光曜,可为镜。又器名。《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注〉在,察也。玑,正天文之器,玑为转运,衡为横箫,运玑使动。玑径八尺,圆周二尺五寸而强。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占星辰吉凶之象。七政者,日月五星也。得失由政,故称政焉。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秋运斗极云:斗第三玑。又《集韵》渠希切,音祈。又《集韵》《韵会》其既切《正韵》吉器切,□音禨。又《集韵》巨至切,音□。义□同。
满满:《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莫旱切《集韵》母伴切,□音懑。《说文》盈溢也。《书·大禹谟》不自满假。〈传〉满谓盈实。《正义》满以器喻,故为盈实。《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衆[音zhòng]而不理,命曰人满。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满。又姓,晋满奋。又《集韵》莫困切,音闷。同懑。《说文》烦也。或省作满。《前汉·霍光传》忧满不食。又《韵补》叶美辨切,音免。《苏轼诗》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恤枯肠夸脑满。问羊他日到金华,应时相将游阆苑。又□、満、□。
腹腹:《未集下·肉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六切,音福。《说文》本作腹,厚也。一曰身中。《尔雅·释诂》腹,厚也。《诗·小雅》出入腹我。〈传〉厚也。〈笺〉腹,怀抱也。《礼·月令》孟冬之月,水泽腹坚。〈注〉腹,厚也。又《增韵》肚也。《释名》腹,复也,富也,肠胃之属,以自裹盛复於外复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易·说卦》坤为腹。〈疏〉坤能包藏含容,故为腹也。又凡借以喻物。《诗·周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河图引蜀谣》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又遗腹。《前汉·昭帝纪》泗水戴王有遗腹子煖。又腹疾。《左传·宣十六年》叔展曰:河鱼腹疾柰何。又衣名。《释名》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又姓。《战国策》腹击为室而钜。〈注〉赵臣。又人名。《史记·燕世家》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又《韵补》叶音必。《易林》阴寒主疾,水离其室。民饥于食,不病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