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掩耳盗铃

www.16system.cn 2023-02-18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成语注音:ㄧㄢˇ ㄦˇ ㄉㄠˋ ㄌㄧㄥˊ成语正音耳,不能读作『ér』。
成语简拼:YEDL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掩耳盗鈴成语辨形铃,不能写作『玲』。成语谜语聆
成语英文: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成语日文耳(みみ)を覆って鈴(すず)を盗(ぬす)む。自己(じこ)をあざむく例(たと)え成语法文se faire illusion à soi-même成语德文sich beim Stehlen einer Glocke die Ohren zuhalten

成语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释义

『掩耳盗铃』之『铃』,典源作『锺』。『锺』同『钟』。盗钟时,怕钟所发出的声音会引他人前来抢夺,因而急忙掩住自己的耳朵。典出《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後用『掩耳盗铃』比喻妄想瞒骗他人,结果却只是欺骗自己而已。△『自欺欺人』。

成语辨析

一、[同]『掩耳盗铃』及『自欺欺人』都有瞒骗的意思。[异]『掩耳盗铃』用於反讽仅是自欺而已,实际却无法欺骗他人;『自欺欺人』则是既欺骗自己又欺骗他人。二、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掩耳盗铃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妄想瞒骗他人,结果却只是欺骗自己而已。贬义。[类]用於『欺瞒蒙骗』的表述上。[例](1)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2)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3)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4)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己欺骗自己外,还有什麽用呢?(5)硬要将违法的搜括说成是合法的借贷,岂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6)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7)你找藉口来掩饰贪污的事实,这种掩耳盗铃的技俩,早晚会被发现的。(8)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9)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真相,大家心头是雪亮的。二、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近义词

盗钟掩耳、窃铃掩耳、窃钟掩耳、塞耳盗钟、塞耳偷铃、掩耳盗钟、掩耳偷铃、自欺欺人、掩目捕雀、掩鼻偷香、带着铃铛去做贼、欺人自欺、盗铃掩耳、弄巧成拙、掩人耳目

反义词

开诚布公

关联成语

窃钟掩耳、塞耳盗钟、盗钟掩耳、掩耳盗钟、掩耳偷铃、塞耳偷铃、窃铃掩耳

成语示例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列朝·朝觐官进献》:『夫既曰官银,那有无碍之理,真掩耳盗铃也。』

(2)《程乙本红楼梦·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

(3)《镜花缘·第一四回》:『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4)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5)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真相,大家心头是雪亮的。

(6)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7)你找藉口来掩饰贪污的事实,这种掩耳盗铃的技俩,早晚会被发现的。

(8)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9)硬要将违法的搜括说成是合法的借贷,岂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10)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己欺骗自己外,还有什麽用呢?

(11)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12)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

(13)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14)…现丑。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好在他们这云,色随心变,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清·李汝珍《镜花缘》

(15)…就这么个顽法。』正是:一任你刻舟求剑,怎当我掩耳盗铃。——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6)…了风声便怎样?此刻做官的那一个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故智?揭穿了底子,哪一个是能见人的?此刻武、汉…——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掩耳盗铃”几个大字。

(2)不幸的是,就像他们已经看到的,这种一厢情愿、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实在是没什么效果。

(3)窗外没有阳光,但她觉得有必要戴上墨镜——是掩耳盗铃的心理在作怪。

(4)非儿不会写成语“掩耳盗铃”的最后一个字。

(5)芬尼见老鼠仍是毫无逃跑的意思,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扑向呜兹。

(6)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掩耳盗铃”来指欺骗自己也想欺骗别人的人的无知和愚蠢。

(7)斤沟中学的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掩耳盗铃”。

(8)猫偷吃奶油时总是闭着眼(掩耳盗铃)。

(9)美国的债券收益率正在飞涨,而西方的央行尽管内部紧张气氛正在加剧,依然保持着掩耳盗铃的姿态。

(10)摩德路森说道:“我更宁愿了解一种设备,然后在上面添加合理的安全保护,而不是很傻很天真的掩耳盗铃。”

(11)然而掩耳盗铃是没用的。美联储为了消除过剩的流动性,必须大幅提高利率,以吸引真正的买家接手财政部发售的国债。

(12)希雅哥哥给昕延和蘅薇讲解了“掩耳盗铃”的故事。

(13)小丰写不出成语“掩耳盗铃”,因此期中考试只得了98分。

(14)在明白如昼的事实面前,这种掩耳盗铃的鸵鸟式说法显然缺乏说服力。

(15)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16)拔苗助长是荒诞,掩耳盗铃是蛮干。

(17)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18)你认为这样掩耳盗铃,就能骗别人吗?

(19)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成语典源

《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於不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注](1)范氏:范吉射,春秋时晋卿,生卒年不详。范武子後代,後为智伯所灭。(2)锺:同『钟』,古代一种中空,用铜或铁制成之打击乐器。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辨误》:『谚有「掩耳偷铃」,非铃也,钟也。』(3)负:以肩背物。(4)椎:音ㄓㄨㄟ。敲打东西之器具。(5)况然:状声词,敲钟时所发出之声音。(6)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ㄧㄢˇ,通『掩』,遮盖。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成语典故

『掩耳盗铃』之『铃』,典源作『锺』。『锺』同『钟』。春秋时,晋国的范吉射被智伯消灭後,有人在他家中看到一口钟,想把它偷走。可是这钟实在是太大了,根本无法背走,於是就打算把钟敲碎後再一块一块的拿走。可是一动手敲,钟便发出洪亮的响声。他怕这钟声会引来他人的抢夺,於是急忙将自己双耳摀住,以为这样自己听不见,那麽别人也就听不到了。後来这个愚蠢行为的故事被浓缩成『掩耳盗铃』,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且妄想藉以瞒骗他人。出现『掩耳盗铃』的书证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列朝·朝觐官进献》:『夫既曰官银,那有无碍之理,真掩耳盗铃也。』然而从古书里的记载,却不难看出早期文献的『铃』都是作『钟』,例如北齐·刘昼《刘子·卷二·慎独》用的就是『盗钟掩耳』,《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又省作『盗钟』。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