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观戏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rǔ guān xì成语注音:ㄓㄨ ㄖㄨˊ ㄍㄨㄢ ㄒㄧˋ
成语简拼:ZRG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侏儒觀戲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主见
近义词
矮子观场、人云亦云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侏儒观戏”几个大字。
(2)琅琅不会写成语“侏儒观戏”的最后一个字。
(3)濛濛写不出成语“侏儒观戏”的拼音。
(4)曦文叔叔给雨叶和女栊讲述了“侏儒观戏”的成语故事。
(5)振华高级中学的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侏儒观戏”。
(6)在去德惠市岔路口镇于坨子中学的巴士上,美娜哥哥给我讲了『侏儒观戏』的故事。
成语出处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侏儒侏儒:身体短小的人,又写作『朱儒』。特指充当倡优、乐师的侏儒。《礼记·王制》:『瘖聋、跛躄、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管子·小匡》:『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
侏侏:zhū <形>矮小。《论衡·齐世》:『安得伛侏之人乎?』[侏儒] 身体短小的人,又写作『朱儒』。特指充当倡优、乐师的侏儒。
儒儒:rú 1、<名>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门担任礼仪、教育等职务的知识分子。《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名>儒家。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中山狼传》:『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3、<名>泛称读书人;知识分子;学者。《教战守策》:『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4、<形>通『懦』。《荀子·修身》:『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则嗜乎饮食。』[儒将] 有文人风度的将领;文官出身的将领。[儒吏] 儒生出身的官吏。[儒生] 信奉儒家学说的人;读书人。[儒素] 儒者的品德操行。[儒雅] 博学的儒生。指儒家的思想。风度温文尔雅。兼比喻富有学问之意。
观观:guān 1、<动>观看;看。《信陵君窃符救赵》:『市人皆观公子执辔。』2、<动>观察;考察。《信陵君窃符救赵》:『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以观公子。』3、<动>观赏。《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4、<名>景物;景象。《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5、<动>游览;游赏。《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6、<动>阅览;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guàn 1、<名>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礼记·礼运》:『游子观之上。』2、<名>宫廷中高大华丽的建筑物;台榭。《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3、<名>道教的庙宇。刘禹锡《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戏戏:xì 1、<动>游戏;玩耍。《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2、<名>游戏活动;娱乐活动。《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3、<动>戏弄;嘲弄;开玩笑。《廉颇蔺相如列传》:『传之美人,以戏弄臣。』4、<名>歌舞、杂技等表演。《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huī<名>通『麾』。大将的旌旗。《汉书·灌夫传》:『驰入吴军,至戏下。』xī 1、通『羲』,『伏羲』也作『伏戏』。2、通『巇』,险峻。
侏侏:《子集中·人字部》《广韵》章俱切,音朱。侏儒,容貌短小也。《礼·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注〉侏儒,短人也。又伶侏,古乐人名。又梁上短柱亦曰侏儒。《礼·明堂位注》棁画侏儒。俗作株檽,非。
儒儒:《子集中·人字部》《唐韵》人朱切《集韵》《韵会》汝朱切,□音襦。学者之称。《扬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礼·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又侏儒,短人也。又侏儒,柱名,与株檽同。《韩愈·进学解》欂栌侏儒。又与偄同。《隶释鲁峻孟郁□》儒作偄。
观观:《酉集上·见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官去声。《说文》谛视也。《韵会》所观也,示也。《易·观卦》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朱注》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传〉欲观示法象之服制。观,旧音官,陆音工唤切。《周礼·冬官考工记》□氏为量。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注〉以观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汉·宣帝纪》观以珍宝。《师古曰》观,示也。又容观,容貌仪观也。《礼·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又《尔雅·释诂》多也。《诗·周颂》奄观銍艾。〈笺〉奄,久。观,多也。一音官。又《尔雅·释宫》观谓之阙。〈注〉宫门双阙。〈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白虎通》上悬法象,其状巍巍然高大,谓之象魏。使人观之,谓之观也。《三辅黄图》周置两观,以表宫门。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左传·僖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注〉台上构屋,可以远观者也。又《广韵》楼观。《韵会》道宫谓之观。《史记·封禅书》仙人好楼居,上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延寿观。又太子宫有甲观。《前汉·成帝纪》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又东观,汉秘书监。《后汉·安帝纪》诏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传记。〈注〉洛阳南宫有东观。一名蓬观。又京观,积尸封土其上也。《左传·宣十二年》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又《韵会》壮观,奇观,谓景趣壮丽,事端奇伟有可观者。又《字汇补》□也。《周礼·夏官·司爟注》今燕俗名汤□为观。又人名,国名。《竹书纪年》帝启十年,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注〉武观,即楚语五观也。观国,今顿丘卫县。又县名,水名。《前汉·地理志》东郡有畔观县,胶东国有观阳县。《应劭曰》在观水之阳。又姓。《楚语》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又通作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灵圉燕於间馆。〈又〉虚宫馆而勿仞。《史记》《汉书》俱作观。又与鹳通。《庄子·寓言篇》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又《广韵》《集韵》古丸切《韵会》《正韵》沽欢切,□音官。《博雅》视也。《正字通》远视、上视曰观,近视、下视曰临。《易·观卦》初六童观。《朱子曰》卦以观示为义,爻以观瞻为义。《书·盘庚》予若观火。〈传〉我视汝情,如视火。郑康成读去声。《谷梁传·隐五年》公观鱼于棠。〈传〉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关尹子·二柱篇》爱者我之精,观者我之神。爱为水,观为火。爱执而观,因之为木。观存而爱,摄之为金。又游也。《孟子》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观也。又占也。《史记·天官书》观成潢。《晋灼曰》观,占也,潢,五帝车舍。又犹显也。《前汉·严安传》以观欲天下。《师古曰》显示之,使其慕欲也。又《韵会小补》区愿切,音劝。《礼·缁衣》在昔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注〉周田观,古文为割申劝。《陆德明·释文》观。依注读为劝。又叶古黄切,音光。《汲冢周书》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又叶规伦切,音均。《前汉·高彪诗》枉道依合,复无所观。先公高节,越可永遵。又叶居员切,音涓。《傅毅·七激》推深穷类,靡不博观。光润嘉美,世宗其言。又叶扃县切,涓去声。《扬雄·甘泉赋》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桥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无见。又《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观,多也。《韩诗》作覩。考证:(又叶掌与切,音煮。《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观,多也。《韩诗》作覩。《朱注》观叶鱮,鱮音湑。)谨按观叶鱮朱注无此语。叶掌与切乃者字之音非观字之音。谨改又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多也。韩诗作覩。
戏戏:《卯集中·戈字部》《广韵》《集韵》《韵会》香义切《正韵》许义切,□希去声。《说文》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又《广韵》戏弄也。《礼·坊记》闺门之内,戏而不叹。〈注〉戏谓孺子言笑者。又谑也。《诗·卫风》善戏谑兮。又嬉也。又姓。《魏志》颖川戏志才。又《广韵》古文呼字。注详口部五画。又《广韵》许羁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宜切,□音羲。《集韵》鸣戏,叹辞。○按《广韵》既入虞韵,云古文呼字,又入支韵。亦训叹辞,则戏字二音,本皆可读。《正字通》云:诗於戏即鸣呼,叹辞也或嘉美,或悲伤。末代文士辄为体例,若哀诔祭文,即为鸣呼,封拜册命,即为於戏。谓鸣呼为哀伤,於戏为叹美,妄为穿凿,其说诚是。然谓呼与戏通,则戏可读呼,呼仍不可以读戏,以戏字有羲音,呼字止入七虞也。又与羲通。伏羲。《庄子》作伏戏。《史记》作虙戏。《荀子·成相篇》文武之道同虙戏。又地名。《鲁语》幽王灭於戏。又《集韵》呼为切《韵会》吁为切,□与麾同。《集韵》旗属。《周礼·夏官》建大麾以田。或作戏。《史记·项羽纪》诸侯罢戏下,各就国。〈注〉同麾。又《集韵》驱为切,音亏。倾侧也。《周礼·春官·丧祝注》执披备倾戏。又《集韵》於宜切,音漪。本作陭。《说文》上党陭氏阪。或作戏。又《集韵》桑何切,音娑。娑本作牺。《周礼·春官·两献注》酒尊名。饰以翡翠。郑司农说,或作献,亦作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