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zǐ nán biě
成语简拼:ZZNB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朱紫難別
成语解释
古人以朱色为正色,紫色为间色,因以朱紫比喻正邪、好坏。形容善恶不辨。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朱紫难别”几个大字。
(2)达达写不出成语“朱紫难别”,因此语文考试仅98分。
(3)郸日叔叔给生霰和潞垟讲了“朱紫难别”的历史故事。
(4)河间职教附中的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朱紫难别”。
(5)华华不会写成语“朱紫难别”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丞相亮将北伐,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朱朱:zhū 1、<名>大红色。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动>涂成红色。《海瑞传》:『有势家丹朱其门。』3、<名>朱砂。矿物名,红色或棕红色,可入药,也可作颜料。白居易《白氏长庆集·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朱门] 古代王侯、权贵们大多用大红色涂染门户,因此,称豪门贵族为『朱门』。[朱颜] 青春红润的面容,泛指女子的美貌。
紫紫:zǐ 1、<名>紫色。《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2、<名>紫色绶带。《芋老人传》:『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紫禁] 皇帝的住处。[紫陌] 京城郊野的道路。[紫气] 宝物的光气或祥瑞之气。
难难: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nàn 1、<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3、<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难而庙隳。』[难荫] 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
别别:bié 1、<动>分;分开。《苏武》:『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2、<动>区别;分别。《柳毅传》:『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3、<动>离别;告别。《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4、<副>另外;别外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赤壁之战》:『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别肠] 离别之情。[别驾] 官职名。汉时为州刺史的属官,隋唐一度改为『长史』,后又恢复。宋时改为『通判』。[别传] 旧史书的一种分类。专记载某人的逸闻趣事,以补充正传的不足。
朱朱:《辰集中·木字部》《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於切,□音珠。《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於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又朱赤,深纁也。《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又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於邾。国人诵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或作侏儒。又姓。《统谱》颛顼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又望出吴郡。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考证:(国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谨照左传原文 歌改诵。”
紫紫:《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将此切《集韵》蒋氏切,□音呰。《说文》帛青赤色。《释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郉昺疏》紫,北方间色。〈又〉恶紫之夺朱也。《何晏注》紫,间色之好者。又水名。《史记·司马相如传》紫渊在其北。〈注〉文颖曰:西河谷罗县有紫泽,其水紫色。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又同孳。《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注〉紫,与孳同。柔弱之貌。考证:(《释名》紫,疵也,非正色。正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谨照原文正色之疵改五色之疵。(又同絮。《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注〉紫,与絮同。)谨照原文两絮字□改孳。
难难:《戌集中·隹字部》《广韵》《韵会》那干切《集韵》那肝切,□音□。《说文》鸟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称也。《书·臯陶谟》惟帝其难之。《咸有一德》其难其慎。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间木难。〈注〉《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难从党。见《姓苑》。又《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同傩。《集韵》难,却除凶恶也。《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难欧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礼·月令》季春,命国难。〈又〉季冬命有司大难。又《诗·小雅》其叶有难。〈传〉难然盛貌。《释文》乃多反。又《集韵》乃可切,音娜。同橠。详木部橠字注。又《广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音□。《广韵》患也。《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礼·曲礼》临难毋苟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注〉难,相与为仇雠。又诘辨也。《唐史·韦处厚传》张平叔议粜盐,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又《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传〉难,拒也。《释文》乃旦反。又《公羊·隐八年·我入邴传》其言入何难也。〈注〉难,辞也。《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又《孟子》於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又人名。《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多反,一音如字。又叶音臡。《汲冢周书》旁队外权,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难。考证:(《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谨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
别别:《子集下·刀字部》《唐韵》方别切《集韵》《韵会》笔别切《正韵》必列切,□鞭入声。《说文》分解也。《玉篇》分别也。《增韵》辨也。《礼·曲礼》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别也。《尔雅·释山》小山别大山,鲜。〈疏〉谓小山与大山不相连属者名鲜。《淮南子·齐俗训》宰庖之切割分别也。《晋·仲长敖核性赋》同禀气质,无有区别。又傅别,谓券书也。《周礼·天官·小宰》八成,听称责以传别。〈注〉郑曰:为大手书於一札,中字别之。又《唐韵》《集韵》《韵会》皮列切《正韵》避列切,□便入声。《玉篇》离也。《增韵》解也,诀也。《江淹·别赋》黯然销□者,惟别而已矣。《宋·谢惠连·夜集叹乖诗》诗人咏踟蹰,搔首歌离别。《梁荀济赠阴梁州诗》已作金兰契,何言云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