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荣归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òu jǐn róng guī成语简拼:ZJRG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晝鍢s歸
成语解释
大白天穿着锦绣衣裳回归故里。比喻做官后重回故乡,显耀之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衣锦还乡
反义词
锦衣夜行
成语造句
(1)安琪不会写成语“昼锦荣归”的最后一个字。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昼锦荣归”几个大字。
(3)龙龙写不出成语“昼锦荣归”的拼音。
(4)西岭中学的毕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昼锦荣归”。
(5)锡睿叔叔给孔嵋和青晖讲了“昼锦荣归”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明·王彦贞《雍熙乐府·小桃红·西厢百咏》:『承恩亲自是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宠光大。』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荣归荣归:[róngguī] 载誉而归。
昼昼:zhòu <名>白天。《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昼晦] 白天的光线昏暗。
锦锦:jǐn 1、<名>有色彩、花纹的丝织品。《公输》:『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2、<形>比喻鲜艳华美。《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锦官城] 成都。四川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大城西,为主锦之官所居,因称锦官城。[锦瑟] 画有锦文的瑟。
荣荣:róng 1、<名>花。《古诗十九年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2、<动>开花。《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3、<形>茂盛。《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4、<形>光荣;荣耀。《训俭示康》:『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又] <动>获得荣耀。《五人墓碑记》:『赠谥美显,荣于身后。』[又] <形使动>使……光荣。《孔雀东南飞》:『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又] <形意动>认为……光荣。刘禹锡《子刘子自传》:『名浮于实,士林荣之。』5、<名>荣誉;名誉。《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6、<名>梧桐。《尔雅·释木》:『荣,桐木。』[荣路] 作官的门路。[荣养] 赡养父母。
归归:guī 1、<动>女子出嫁。《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2、<动>返回;回去。《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又] <动使动>使……返回。《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3、<动>送回;归还。《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4、<动>归向;归聚。《赤壁之战》:『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5、<动>归依;归附。《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名>结局;归宿。《周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涂。』《归田园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7、<动>死。《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8、<名>珠算一位数除法。9、<动>通『馈』,赠送。《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归宁] (1)妇人回娘家看望父母。(2)有时亦指男子回家省亲。:『归。』[归田] 旧时称辞官还乡。
昼昼:《辰集上·日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陟救切,音呪。《说文》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画省,从日。《易·晋卦》书日三接。又地名。《孟子》三宿,而后出书。又姓。《风俗通》书邑大夫之后,因氏焉。又《韵补》叶株遇切。《张衡·西京赋》卫尉八屯,警夜巡书。植铩悬瞂,用戒不虞。虞去声。
锦锦:《戌集上·金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饮切,音□。《说文》襄色织文也。从帛金声。《徐曰》襄,亲色也。汉魏郡有县,能织锦绮,因名襄邑。《释名》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诗·卫风》衣锦褧衣。〈传〉锦,文衣也。《左传·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拾遗记》员峤山有冰蚕,霜覆之,然后成茧。其色五采,后代效之,染五色丝,织以为锦。又《五代史·吴越世家》临安有大树,钱鏐幼时戏於此,及贵归,衣以锦,号其树曰衣锦将军。又《南窗纪谈》中散大夫,旧说谓之十样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许封赠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荐,三也。奏子为职官,四也。乗[音chéng]马许行驰道,五也。马鞍上施紫丝座,六也。马前执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朶[音duǒ,同朵]殿上,八也。许上遗表,九也。国史立传,十也。又姓。汉郞中令锦被。又贝锦,虫名。《诗·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贝锦。〈注〉水中介虫,文似锦。又水名。《前汉·司马相如传》汉宫有水锦,水有鸳。又《广舆记》成都府城南有锦江,一名汶江,织锦濯此则鲜丽,其地曰锦里,其城曰锦官城。
荣荣:《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永兵切《集韵》《正韵》于平切《韵会》於营切,□音营。《说文》桐木也。见桐字注。又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礼·丧大记》升自东荣,降自西北荣。〈注〉荣屋翼也。又荣华。《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又《淮南子·时则训》秋行夏令为华,行春令为荣。又荣者,辱之反。《老子·道德经》知其荣,守其辱。又人以血为荣,以气为卫。《内经》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又《諡法》宠禄光大曰荣。又州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唐置荣州。又杜荣,草也。《尔雅》莣,杜荣。注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屩。又姓。《史记·圣门弟子传》荣旗。《庄子》荣启期。又《集韵》维倾切,音营。义同。又叶以中切,音融。《越绝书》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杨慎云》东韵宜收荣字。又叶为命切,音咏。《扬雄·太□经》宗其高年,鬼待敬也。牵羊于丛,不足荣也。鼎血之莸,信王命也。考证:(又杜荣,忘忧草也。《郭璞·尔雅注》一名莣,今芒草,可为索。)谨按杜荣非忘忧草,今改又杜荣,草也。尔雅莣,杜荣。注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屩。
归归:《辰集下·止字部》《唐韵》举韦切《集韵》居韦切,□音騩。还也,入也。《诗·小雅》薄音旋归。又还所取之物亦曰归。《春秋·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又《礼·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归之。《孟子》久假而不归。皆还复之义。又《春秋·隐元年》归惠公仲子之賵。《杜注》归者,不反之辞。《桓七年》突归于郑。《谷梁传》归,易辞也。又依归也。《诗·曹风》于我归处。《毛传》归,依归也。又归附也。《谷梁传·庄二年》王者,民之所归往也。《诗·大雅》岂弟君子,民之攸归。又《说文》女嫁也。《诗·周南》之子于归。《礼·礼运》男有分,女有归。又《谷梁传·隐二年》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也。《左传·庄二十七年》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又投也,委也。《左传·襄三年》请归死于司败。又《前汉·申屠嘉传》鼂错恐自归景帝。〈注〉师古曰:自首于天子。又与也,许也。《论语》天下归仁焉。又合也。《礼·缁衣》私惠不归德。〈注〉谓不合於德义。又终也。《左传·宣十一年》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又归妹,卦名。又三归,台名。《史记注》三归,取三姓女也。又指趋曰归。《易·系辞》殊途而同归。《史记·李斯传》覩指而识归。又道家有八归。《参同契》九还、七返、八归、六居。〈注〉八归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真,归炼鼎中,故曰八归。又《谢察微·算经》有归法,归已入之数也。又归藏,黄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归藏。〈注〉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纯坤为首,故名。又《尔雅·释亲》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侄之子为归孙。又馈也。《论语》归孔子豚。《晋语》不腆敝邑之礼,敢归诸下执政。又山名。《山海经》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又州名。《广韵》本春秋夔子国,武德初,割夔州之秭归巴东二县,置州,取归国为名也。《广舆记》今属荆州府。又姓。又归邪,星气名。《前汉·天文志》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邪音虵。又忘归,矢名,见《公孙子》。又姊归,鸟名。当归,药名。又《集韵》求位切,音匮。同馈。《说文》饷也。亦读如字。义见上。籀省作□。汉□作归。考证:(《周礼·春官》大占掌三易之法。)谨照原文占改卜。法改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