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è ròu xiāng lián
成语简拼:XRX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血肉相聯
成语解释
象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关系密切
近义词
血肉相连、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成语接龙
1、血肉相联→联翩而至→至德要道→道不相谋→谋夫孔多→多愁多病→病狂丧心→心胆俱碎→碎身粉骨→骨腾肉飞→飞流短长→长篇大论→论长说短→短吃少穿→穿宵连夜→夜静更深→深仇大恨→恨相见晚→晚节不保→保家卫国→国色天香→香火不绝→绝世独立→立国安邦→邦家之光
2、血肉相联→联翩而至→至公无私→私情密语→语重情深→深谋远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睛暴眼→眼花雀乱→乱臣贼子→子曰诗云→云梦闲情→情见于色→色若死灰→灰容土貌→貌合形离→离世遁上→上情下达→达人知命→命若悬丝→丝析发解→解疑释惑→惑世盗名→名满天下
3、血肉相联→联翩而至→至尊至贵→贵耳贱目→目不识书→书生之见→见经识经→经久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可畏→畏影而走→走骨行尸→尸居余气→气象万千→千虑一得→得道多助→助桀为虐→虐老兽心→心腹重患→患难之交→交臂相失→失张冒势→势穷力屈→屈指可数→数往知来
4、血肉相联→联翩而至→至尊至贵→贵人贱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传心授→授受不亲→亲当矢石→石沉大海→海底捞针→针头线脑→脑满肠肥→肥头大面→面红耳赤→赤口毒舌→舌敝唇枯→枯木再生→生气勃勃→勃然奋励→励精更始→始终若一→一门心思
成语示例
(1)与群众特别是陕北农民群众的血肉相联,使人民革命化,民歌民舞也革命化,使革命文艺也亲密无间地民间化了。▼王蒙《今天的延安》
成语造句
(1)百宏叔叔给蕙郡和小兰讲了“血肉相联”的历史故事。
(2)打开本子,上面写着“血肉相联”几个大字。
(3)垫江第一中学校的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血肉相联”。
(4)霏霏写不出成语“血肉相联”,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5)睿睿不会写成语“血肉相联”的最后一个字。
(6)在去临邑县孟寺镇中学的小面包车上,德溢哥哥给我们讲述了『血肉相联』的故事。
(7)就凭左宗棠的面有赧色,曾国藩也就得到很大的安慰,何况李鸿章的事业对他来说血肉相联,息息相关!
(8)与群众特别是陕北农民群众的血肉相联,使人民革命化,民歌民舞也革命化,使革命文艺也亲密无间地民间化了。见王蒙《今天的延安》。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血肉血肉:(1)血液和肌肉:血肉之躯;血肉模糊。(2)比喻特别密切的关系:劳动人民血肉相连。
血血:一、xiě<口>义同『血』(xuè)。如: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二、xuè(1)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给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4)指月经。
肉肉:ròu 1、<名>人体及动物的肌肉。《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2、<名>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荔枝图序》:『瓤肉莹白如冰雪。』3、<形>声音丰满悦耳。《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肉袒] 脱去上衣,露出肢体,以示降服或谢罪。
相相:xiàng 1、<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相马。』2、<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3、<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5、<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又] <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相田文。』6、<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xiāng 1、<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3、<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相与] (1)一起;共同。(2)交往;结交。[相得] 关系融洽。
联联:lián(1)联结;联合:联盟;联贯;联络;联欢;联名。(2)对联:春联;挽联。
血血:《申集下·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呼决切,音泬。《类篇》祭所荐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释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关尹子·四符篇》一为父,故受气于父,气为水。二为母,故受血于母,血为火。《易·说卦传》坎为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犹地有水也。《礼·中庸》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又《大戴礼》血者犹血。〈注〉血,忧色也。又《山海经》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注〉谓染玉可以作光彩。又《诗·郑风·茹藘疏》陆玑云:茹藘,一名地血。又《韵补》胡桂切,叶音惠。《刘向·九叹》晋申生之离谗兮,荆和氏之泣血,吴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又《毛诗古音考》音綌,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宋玉·高唐赋》弭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
肉肉:《未集下·肉字部》(古文)宍《唐韵》如六切《集韵》《韵会》《正韵》而六切,□音衄。《说文》胾肉,象形。本书作□。《易·噬嗑》噬乾肉。《礼·孔子间居》觞酒豆肉。《左传·庄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后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又《正字通》禽鸟谓之飞肉。《扬子·太□经》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又肉□。《史记·孝文帝纪》法有肉□三。〈注〉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又芝草名。《抱朴子·僊药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又视肉,兽名。见《山海经·郭璞注》视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又土肉,生海中。色黑,长五寸,大如小儿臂,有腹,无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时珍曰:此虫鱼之属,与土精名封同类。《郭璞·江赋》土肉石华。又《本草》人顶生疮,五色,如樱桃,破则自顶分裂,连皮剥脱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饮牛乳,即消。又《释名》肉,柔也。又《集韵》《韵会》《正韵》□如又切,音輮。钱璧之体。《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注〉肉,边也。好,孔也。《释文》肉,如字。又如授反。又锤体为肉。《前汉·律正志》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注〉锤之形如环,体为肉,孔为好。又肥满也。《礼·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谓肥满。〈又〉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注〉肥也。《释文》□而救反。又《史记·乐书》宽裕肉好。〈注〉肉好,言音之洪美。又《集韵》儒遇切,音孺。肌肉也。又《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边也。又《正字通》音腴。《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民丰肉而庳。刘昌宗读。
相相:《午集中·目字部》《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说文》省视也。又《广韵》共也。《正韵》交相也。《易·咸卦》二气感应以相与。《公羊传·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注〉胥,相也。相与胥音别义通。又质也。《诗·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吴都赋》相思之树。〈注〉大树也。东冶有之。又《唐韵》《正韵》□息亮切,襄去声。《尔雅·释诂》视也。《左传·隐十一年》相时而动。又《集韵》助也。《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书·立政》用劢相我国家。又《尔雅·释诂》导也。又勴也。〈注〉谓赞勉。〈疏〉乡饮酒云:相者,一人敎导,即赞勉也。又《增韵》□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观会同,则为上相。〈注〉相,诏王礼也。出接賔曰□,入诏礼曰相。相者,五人卿为上□。又《广韵》扶也。《礼·礼器》乐有相步。〈注〉扶工也。又《小尔雅》治也。《左传·昭九年》□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注〉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又选择也。《周礼·春官·簭人》上春相簭。〈注〉谓更选择其蓍也。又送杵声。《礼·曲礼》邻有丧,舂不相。〈注〉相者,声以相助,歌以助舂,犹引重者呼邪许也。又相术。《左传·文元年》内史叔服能相人。又月名。《尔雅·释天》七月为相。又官名。《吕览》相者,百官之长也。《古三坟》伏牺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汉·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又计相。《史记·张丞相传》张苍迁为计相。〈注〉专主计籍。又内相。《唐书·陆贽传》贽为翰林时,号内相。又家相。《礼·曲礼》士不名家相。〈注〉主知家务者。又《周礼·春官》有冯相氏。《夏官》有方相氏。又乐器。《礼·乐记》治乱以相。〈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以韦为表,装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又星名。《石申星经》相星在北极斗南。又江神,名奇相。见《博雅》。又太史□部有相风竿。《傅休奕相风赋》表以灵鸟,镇以金虎。以□祥风,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风鸟,夏禹所作也。又药名。《本草纲目》□相,麻黄别名。相鸟,马兰别名。又地名。《商书序》河禀甲居相。〈注〉在河北。令魏郡有相县。又州名。后魏置相州,唐曰邺都。又姓。《后汉·南蛮传》武落钟离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后秦》相云。《北齐》相愿。又相里,务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复姓。又《字汇补》音禳。《礼·祭法》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注〉相近当为禳祈,王肃又作祖迎。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兴绝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陆游诗话》白乐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相欺,亦当读入声。《说文》易纬文曰:地可观者,莫可观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转注。相,思将切,省视也。□,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为二,非。
联联:《未集中·耳字部》《唐韵》力延切《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连。《说文》连也。从耳,耳连於颊。从丝,丝连不绝也。《张衡·思□赋》缤联翩兮纷暗暧。《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又官联。《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注〉联,读为连。谓连事通职相佐助也。又合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三曰联兄弟。〈注〉联,犹合也。又《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又《集韵》连彦切,音□。不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