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注音:ㄧ ㄊㄨㄟˋ ㄌㄧㄨˋ ㄦˋ ㄨˇ
成语简拼:YTLEW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一退六二五
成语解释
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推卸责任,用于口语
近义词
一推六二五
成语造句
(1)诚诚不会写成语“一退六二五”的最后一个字。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一退六二五”几个大字。
(3)玲玲写不出成语“一退六二五”的拼音。
(4)罗水乡中心学校的羊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退六二五”。
(5)学枫哥哥给品华和林荔讲述了“一退六二五”的成语典故。
(6)去胜山狩猎场的路途中,学博哥哥给小风和千荣讲了『一退六二五』的故事。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二七:『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退退:tuì 1、<动>后退;退却。《冯婉贞》:『攻一时,敌退。』2、<动>退回;返回。《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3、<动>离开朝廷;不再任职。《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4、<动>退下;离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5、<动>衰退;减退。《芙蕖》:『避暑而暑为之退。』6、<动>谦让。《柳毅传》:『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
六六:一、1、liù数目,五加一后所得。2、liù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5』。二、lù(1)六安,山名;又县名,都在安徽。(2)六合,县名,在江苏。
二二:èr(1)数目,一加一后所得。『二』和『两』用法上的分别,参看『两』。(2)两样:不二价。
五五:1、wǔ数目,四加一后所得。2、wǔ我国民族音乐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退退:《酉集下·辵字部》《集韵》《韵会》《正韵》□吐内切,推去声。《玉篇》郤也。《礼·表记》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左传·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又《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又逊让也。《礼·曲礼》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后汉·钟皓传》好学慕古,有退让风。又进退人才,犹言用舍也。《礼·檀弓》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又返也。《屈原·离骚》退将复修吾初服。《前汉·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纲。临政愿治,不如退而更化。又如柔貌。《礼·檀弓》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又《正字通》吐困切。与褪同。《王建诗》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注〉浅红也。又□。
六六:《子集下·八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力竹切《正韵》卢谷切,□音陆。《说文》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玉篇》数也。《增韵》三两为六,老阴数也。又国名。《左传·文五年》楚人灭六。《史记·黥布传》布者,六人也。〈注〉索隐曰:地理志,庐江有六县。苏林曰:今为六安也。又叶录直切,音近力。《前汉·西域叙传》总统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贡,各以其职。
二二:《子集上·二字部》(古文)弍《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而至切,音樲。地数之始,即偶之两画而变之也。《易·系辞》分而为二,以象两。《左传·定四年》卫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注〉谓兼二职。《荀子·议兵篇》权出於一者强,权出於二者弱。《史记·韩信传》功无二於天下。《前汉·严助传》诏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又巽二,风神名。又古货布文帝字。见《六书略》。□字上下画均齐。上画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长作二字,非。贰。□□□二。考证:(《左传·定四年》卫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供二招大罪也。)谨照原文供改共。招改徼。
五五:《子集上·二字部》《唐韵》《韵会》疑古切《集韵》《正韵》阮古切,□音午。《增韵》中数也。《易·系辞》天数五,地数五。《书·武成》列爵惟五。《诗·鄘风》良马五之。又格五。《后汉·梁冀传》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注〉行棊相塞谓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音chéng]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又《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又十五夜曰三五。《谢灵运诗》期在三五夕。《崔曙诗》秒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又姓。汉五京。又第五,五鹿,皆复姓。崔曙《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