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飞升飞升:[fēishēng] (1)旧指修炼成功,飞腾上天。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2)往上升;往上飞。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人人:rén 1、<名>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2、<名>人民;众人。《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又] 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3、<名>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人之老。』4、<名>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5、<名>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飞飞:fēi 1、<动>鸟飞。屈原《天问》:『苍鸟群飞。』[又] 比喻很快。李白《自巴东舟行》:『飞步凌绝顶。』2、无根无据,无缘无故的。《后汉书·梁松传》:『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3、意外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祸,无得殡敛。』
升升:shēng 1、<名>容量单位。一斗的十分之一。《齐民要术·种谷》:『良地一亩,用子五升。』[又] 布八十缕为一升。《礼记·杂记》:『朝服十五升。』2、<动>上升;登。《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引] 升官。《后汉书·王符传》:『符独耿介不同于世俗,以此遂不得升进。』3、<形>成熟。《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为大饥。』4、<形>太平。《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蒸庶欣欣,喜遇升平。』
仙仙:xiān 1、<名>神仙。《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2、<名>仙境。《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名>非凡的人。杜甫《饮中八仙歌》:『自称臣是酒中仙。』4、<动>成仙。《促织》:『一人飞升,仙及鸡犬。』5、<形>轻松;自在。杜甫《览镜呈柏中丞》:『行迟更觉仙。』[仙步] 形容步态轻盈。[仙去] 去世,死的婉称。
及及:jí 1、<动>赶上;追上。《殽之战》:『及诸河,则在舟中矣。』2、<动>至;到;到达。《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伶官传序》:『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3、<动>遭遇;遇到。《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4、<动>推及;涉及。《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5、<动>来得及。《荆轲刺秦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又] <名>指充足的应付时间。《论积贮疏》:『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6、<动>赶得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7、<介>等到;到了。《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8、<介>趁着。《子鱼论战》:『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9、<介>跟,与。《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10、<连>和,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鸡鸡:jī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鲜红色肉质的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
犬犬:quǎn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人人:《子集中·人字部》《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衆[音zhòng],明听予一人诰。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
飞飞:《戌集下·飞字部》《唐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非。《玉篇》鸟翥。《广韵》飞翔。《易·乾卦》飞龙在天。《诗·邶风》燕燕于飞。又官名。《前汉·宣帝纪》西羌反,应募佽飞射士。又《释名》船上重室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六飞,马名。《前汉·袁盎传》骋六飞,驰不测山。〈注〉六马之疾若飞也。别作騛。又桑飞,鹪鹩别名。又飞廉,神禽名。《三辅黄图》能致风,身似鹿,头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飞廉,龙雀也。世因以飞廉为风伯之名,其实则禽也。又《本草》漏芦一名飞廉。又《广韵》古通作蜚。《史记·秦纪》蜚廉善走。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孰能若是。《说文徐注》上旁飞者,象鸟颈。考证:(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郭能若是。)谨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
升升:《子集下·十字部》《唐韵》识蒸切《集韵》《韵会》书蒸切,□音陞。《说文》龠也。十合为升。《前汉·律正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径一寸,下径六分,其深八分。龠十为合,合十为升。又成也。《礼·乐记》男女无辨则乱升。又《广韵》布八十缕为升。《礼·亲记》朝服十五升。又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又降之对也。《书·毕命》道有升降。〈注〉犹言有隆有污也。又登也,进也。《诗·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险不可升也。又《前汉·梅福传》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
仙仙:《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相然切《正韵》苏前切,□音先。《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扬雄曰》圣人不师仙。又胎仙,鹤也。《黄庭经》琴心三叠舞胎仙。又轻举貌。《杜甫诗》行迟更觉仙。又仙居,仙游,俱县名。又仙霞,岭名。又姓。宋仙源明,明仙时忠,仙克谨。亦作僲。
及及:《子集下·又字部》《唐韵》其立切《集韵》《韵会》极入切《正韵》忌立切,□琴入声。《说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会意。《广韵》至也。又《韵会》旁及,覃被也。《诗·大雅》覃及鬼方。《周颂》燕及皇天。又《增韵》连累也。《左传·隐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又兼与之辞。《左传·宣七年》与谋曰及。又《后汉·党锢传》张俭等八人为八及,言能导人追宗也。又《韵补》叶极业切。《诗·大雅》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鸡鸡:《戌集中·隹字部》《唐韵》古兮切《集韵》《韵会》坚奚切《正韵》坚溪切,□音稽。《说文》知时畜也。《玉篇》司晨鸟。《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僆,绝有力奋。〈疏〉此别鸡属也。《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易·说卦》巽为鸡。《书·泰誓》牝鸡无晨。《周礼·春官·大宗伯》六挚,工商执鸡。《礼·曲礼》鸡曰翰音。又《尔雅·释鸟》鶾,天鸡〈注〉鶾鸡赤羽。《逸周书》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又《尔雅·释虫》螒,天鸡。〈注〉小虫,黑身赤头,一名莎鸡,又曰樗鸡。《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尔雅翼》一名梭鸡。一名酸鸡。又鸡人,官名。《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又《礼·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彝。又地名。《春秋·襄三年》同盟于鸡泽。〈注〉在广平曲梁县西南。又《昭二十三年》吴败顿胡、沈蔡、□许之师于鸡父。〈注〉鸡父,楚地。《战国策》负鸡次之典。《前汉·地理志》郁林郡,雍鸡县。又姓。《正字通》明正统,陕西苑马寺监正鸡鸣时。《说文》籀文作鷄。互详鸟部鷄字注。考证:(《尔雅·释畜》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健)谨照原文健改僆。(《前汉·地理志》欝林郡雍鸡县。)谨照原文欝改郁。
犬犬:《巳集下·犬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切,圈上声。《说文》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埤雅》传曰: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礼·曲礼》效犬者,左牵之。〈疏〉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故月令皆为犬,而周礼有犬人职,无狗人职也。但燕礼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语耳。又《礼·曲礼》犬曰羹献。《周礼·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属,故连类在此。犬有二义,以能吠止人则属艮,以能言则属兑。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其亲名之曰犬子。又《左传·隐八年》遇於犬丘。〈注〉犬丘,垂也。地有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