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失大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ān xiǎo shī dà成语注音:ㄊㄢ ㄒㄧㄠˇ ㄕㄧ ㄉㄚˋ
成语简拼:TXSD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貪小失大
歇后语:拾芝麻丢西瓜成语谜语拾芝麻丢西瓜
成语英文:convet a little and lose a lot成语法文perdre beaucoup en convoitant la mesquinerie成语德文wegen belangloser Vorteile groβe Verluste hinnehmen müssen
成语解释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成语释义
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语本《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勳》。△『得不偿失』
[成语辨析]
[同]『贪小失大』及『得不偿失』都有得、失不相对等的意思。[异]『贪小失大』侧重於因贪求小利而造成巨大损失;『得不偿失』侧重於说明所得不及所失。
成语用法
一、[义]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类]用在『得小失大』的表述上。[例](1)投资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以免贪小失大,後悔莫及。(2)骗子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让许多人贪小失大,损失惨重。(3)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你现在可学到贪小失大的教训了吧!(4)他为抢买便宜货,结果贪小失大,买回一堆不堪使用的东西。(5)你这样只顾眼前小利,可能会贪小失大,难保日後不会因此後悔。(6)许多人因为贪图小利而被骗走了一大笔钱,这种贪小失大的例子不胜枚举。二、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懂算计。
近义词
顾小失大、为小妨大、为小失大、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刀头舔蜜、明珠弹雀、剖腹藏珠、惜指失掌、得不偿丧、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舍本从末
反义词
亡羊得牛、乞浆得酒
关联成语
顾小失大、为小失大、为小妨大、因小失大
成语接龙
贪小失大→大敌当前→前功尽弃→弃同即异→异涂同归→归正守丘→丘山之功→功高望重→重气徇命→命若悬丝→丝析发解→解衣衣人→人心向背→背惠食言→言简意深→深计远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旗相当→当头对面→面目一新→新昏宴尔→尔雅温文→文章魁首→首丘之情
成语示例
(1)宋·杨简《杨氏易传·卷七·随卦·六二》:『虽六二与九五亦有阴阳相应之象,然既已近系於初九,则势无兼与之理,故象曰:「弗兼与也。」言系一则失一,以为贪小失大之戒。』
(2)《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谁知到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後生媳妇?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
(3)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4)《荡寇志·第一三回》:『只图赢狄雷,却弃了沂州府,岂不是贪小失大,正中吴用的计?』
(5)许多人因为贪图小利而被骗走了一大笔钱,这种贪小失大的例子不胜枚举。
(6)你这样只顾眼前小利,可能会贪小失大,难保日後不会因此後悔。
(7)他为抢买便宜货,结果贪小失大,买回一堆不堪使用的东西。
(8)骗子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让许多人贪小失大,损失惨重。
(9)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你现在可学到贪小失大的教训了吧!
(10)投资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以免贪小失大,後悔莫及。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贪小失大”几个大字。
(2)策策不会写成语“贪小失大”的最后一个字。
(3)非儿写不出成语“贪小失大”,因此语文考试只有98分。
(4)龙叔叔给画画和他的同学介绍了“贪小失大”的成语典故。
(5)绿洲中学的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贪小失大”。
(6)你最好把你倒了的栅栏修好,否则你会被偷的,不要贪小失大。
(7)他不肯花钱修屋顶,现在房子漏了,家具毁了一半-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贪小失大的例子。
(8)投资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以免贪小失大,后悔莫及。
(9)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得尽善尽美。你付不起贪小失大所累积的种种额外负担。
(10)信用一失,另觅别家过付,这样好的买卖做不成,真正贪小失大,不智之甚。
(11)我保证除了衣服,你们身上没有任何钱币或值钱的东西,妇道人家,绝不贪小失大。
(12)拚出了八个头领,破釜沉舟价与我死并,毕竟我的兵力尚不及梁山,一旦失利,真乃贪小失大也。
(13)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见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成语典源
#《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勳》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於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铲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於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於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於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於美唐甚多。此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注](1)典故或见於北齐·刘昼《刘子·卷九·贪爱》。(2)帅:引导、率领。(3)军:驻紮、屯兵。(4)秦周:齐城门名。(5)若:你、你的。(6)竖子:骂人愚弱无能的鄙称。(7)恶:音ㄨ,如何、怎麽。(8)燕:周代姬姓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北、辽宁及韩国北部。为战国七雄之一,後为秦所灭。(9)齐:战国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一带。(10)美唐:齐王金库的名称。[参]北齐·刘昼《刘子·卷九·贪爱》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嶮,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後,号牛粪金,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斩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後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成语典故
根据《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勳》的记载:战国时代,燕将乐毅率领五国(燕、秦、韩、魏、赵)的军队攻打齐国,齐王派触子领军迎战於济水之上。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触子深感为难,齐王却出言羞辱威胁以逼使他出战。结果触子虽然勉强出战,却故意使齐军败北,而他自己就乘机逃得无影无踪。後来齐国的另一将军达子又率领残兵,驻守在国都城门,为了激励士气,只好向齐王请求赏金,齐王不但不给,还把他怒骂一顿。这一来,达子与燕军交战,当然大败,不但达子阵亡,齐王也逃到莒邑。燕军追入城门,就趁势把齐国金库所藏的金子掠夺一空,这就是『贪於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後来『贪小失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於表示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