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实施方案

www.16system.cn 2024-03-02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四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实现更多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根据阳城县政务服务中心《关于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阳政务字﹝20xx﹞6号)精神,现就我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上,依托综合便民中心和网上平台,整合行政审批、政务服务资源,以便民利企为导向,促进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流程全面优化,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大便利,增强人民群众改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集成服务。以便民利企为导向,整合申请类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事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推进网上办理,实现“一窗一网一门”式集成服务。

  (二)分类实施。采取即办件“现场审核、即来即办”,承诺件“一窗受理、分类办理”,特殊群体“帮办代办、预约服务”,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

  (三)统筹推进。将各类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事项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流程的优化与再造,形成标准化程度高、自由裁量权明、受理材料明晰的事项清单,逐步推进较为完善的“一窗受理”运行机制。

  三、“一窗受理”运行模式

  1.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一窗受理”平台,设立咨询服务窗口、综合受理窗口和统一出件窗口,推进各类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受”“审”分离,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运行模式和“前台后室”服务模式。

  2.咨询服务人员为对相关业务和流程熟悉的工作人员,除提供咨询、预约、代办帮办服务外,要指导申请人组织材料,并具备资料初审能力。

  3.前台受理窗口应将受理的材料进行初审后,第一时间移交给后台相应站所长进行审核,站所长按要求完成审核,并将结果移送至统一出件窗口。

  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

  1.建立“前台后室”服务模式。“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各类便民服务事项的受理初审、统一出件等工作,各站所长承担后期的审核,最终进行审批决定。

  2.建立综合咨询服务机制。发挥咨询引导和帮办服务的作用,综合运用咨询服务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红色代办窗口等实行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做好事项申报前的辅导指导及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帮办服务工作,全程负责咨询、导办、申请、受理,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3.实行全流程实时监督管理。加强对各办理环节和进度的监督检查,适时向有关站所推送,实现对事项受理办理全流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政务服务工作规范、高效、廉洁运行。

  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8〕22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黔委厅字〔2018〕55号)《中共毕节市委办公室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毕委办字〔2018〕60号)和《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的通知》(毕府办发〔2019〕6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现从“多头找部门”“多次办理”转变为“一个窗口”“一次办成”,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解决企事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办事难”“办事慢”问题

  当前,政务大厅窗口设立实行进驻部门设立独立窗口,各自收件受理,服务对象要在政务大厅各部门窗口之间多头跑、来回跑、反复排队,增加了服务对象办事的难度,办事效率不高。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政务服务效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省、市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完成时限,2020年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并逐年推进。

  (二)实行受审分离,压缩窗口设置规模,减少前台窗口人员,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办事效率

  1.集中受理进驻事项申请。设置前台综合受理窗口,集中收件受理,各进驻部门后台分类办理,企业和群众只取一次号、只到一个窗口,不用再多个部门、多个窗口之间来回跑。

  2.压缩前台窗口设置规模。分类设置前台综合受理窗口,压缩前台窗口人员,结合实际审批服务需要,合理调配和优化后台审批人员。

  3.提高服务效能。改变现有窗口人员只能受理本部门事项的单一性,实现“依机构”设窗到“依业务类型”设窗的转变。前台综合受理窗口人员集中受理多个部门同一业务类型的事项,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除有特殊审批环节的审批事项外,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

  4.规范了政务服务行为。“一窗通办”,实行收件和发证由前台窗口人员执行,后台审批人员不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实行收件受理、审核决定、颁证送达相分离。

  二、实施范围

  (一)部门。“一窗通办”工作涉及各进驻县政务大厅部门。

  (二)事项。有5+X事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奖励、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

  三、工作措施

  (一)将进驻部门划分两大类,整合进驻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受理所属窗口业务类型所有部门进驻事项。

  1.部门一窗类:部门“一窗”是指部门内所设的多个窗口,均可以受理部门整体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的事项。涉及烟草局、残联、工信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水务局、文广局、应急局、教育科技局、医保局、卫生健康局、税务局等部门保留现有的窗口布局,由上述进驻部门按“一窗”分类受理的要求合理设置前台窗口。

  2.综合一窗类:综合“一窗”是指将多个部门整合,委托“一窗”人员,开展收件受理、颁证送达等审批前事务性工作的“一窗”模式。其中包含:一是综合窗口类,负责受理办件频率低、办件量少的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财政局、司法局、民宗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气象局等部门;二是工程建设专窗类,负责受理发改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涉及工程建设类事项(工程建设类事项外的其他事项三家单位在窗口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三是集成套餐类,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公布的全省通用型“集成套餐服务”项目,结合本地实际,梳理形成地方集成套餐并设置集成服务办事窗口,提供集成服务。涉及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医保局、卫生健康局等部门的部分事项;四是公安服务类:负责受理出入境、户籍、治安等公安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

  (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进驻县政务大厅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

  (二)统一事项受理办理标准

  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环节,所有事项按收件与受理、审核与决定、颁证与送达三个环节六个步骤进行。对照最新公布的权责清单,按贵州政务服务网办事指南模板精准编制事项(子项)办事指南,对事项的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设定依据等内容逐一进行规范和完善。对申请材料逐项编制示范文本或格式文本,为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提供示范指引。编制一次性告知单。梳理事项受理常见问题咨询解答要点、编制问题解答手册。(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进驻县政务大厅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

  (三)统一受理平台建设

  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建设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平台,纳入“一窗”分类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综合受理平台进行统一受理。对申请人从贵州政务服务网提交的事项申请,流转到综合受理平台进行受理;对申请人到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提交的事项申请,直接使用综合受理平台进行受理。开展综合受理平台应用、事项受理业务培训。受理平台建成投入使用前,不能通过数据共享的,实行人工材料流转(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进驻县政务大厅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7月底)

  (四)编制服务流转程序

  按一般事项和复杂事项分类,进行审批流程再造,建立“一窗综合受理、部门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业务流程。将咨询导办、收件、办理结果颁发等环节的工作剥离出来,按窗口分类,由进驻部门向同类型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相互授权,授予其他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受理本部门进驻事项的权限。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审批决定权由各进驻部门按进驻事项权责归属履行职权。前台窗口工作人员不履行审批决定权,只负责收件受理。(包括同类型非本部门其他窗口工作人员)。(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进驻县政务大厅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8月初)

  (五)落实保障措施

  1.调整实体大厅布局。按需求和窗口分类对政务大厅现有窗口布局进行微调,以满足“一窗通办”工作推进需求(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进驻县政务大厅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9月底)

  2.完善服务措施衔接。进一步优化贵州政务服务网服务功能,完善网上实名身份认证体系和网上申请、网上查询办理结果等功能,提高网上服务的便捷度。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现实工作有特殊情况外,纳入改革的事项全部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开通网上申请,为办事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网上申请”渠道,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充分运用短信推送、办理进度反馈等信息化手段,让申请人适时了解申办事项的动态。采取申请材料电子化提交、邮寄提交和办理结果邮寄送达等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网上申请、受理、决定、查询、邮寄送达的服务体系,真正让申请人办事“少跑腿”。(牵头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县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进驻县政务大厅部门;完成时限:2020年10月底)

  3.落实经费保障。“一窗式”改革需要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工作开展顺畅。(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直各相关部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一窗式”服务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放管服”决策部署重要举措,对降低政府行政成本、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提升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密切配合,合力推进“一窗式”服务改革,切实打造我县良好的营商环境。“一窗式”服务改革关系到“放管服”能不能深入推进的大局,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整合人力资源,集中进驻彻底,合理受权到位(即向非本部门的综合窗口人员充分授权),让进驻人员有事做,能做事。消除服务对象满城跑、多头找部门之苦。

  (二)明确职责

  “一窗式”服务改革涉及部门多,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配合牵头部门推进工作,按阶段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各阶段改革任务。

  (三)切实加强密切协作

  在开展“一窗式”服务改革工作中,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密切协作,共同理顺“一窗式”的服务流程。在前台分类受理窗口、部门审批服务后台、办事群众和企业之间,建立一套运转高效、易于操作的服务流程,实现无缝衔接,切实让服务改革真正为办事企业和群众带来方便和实惠。

  (四)切实加强监督考核

  县考核办、县政府办和县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强工作调度和加强督查问效,统筹推进改革工作,杜绝出现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推进不力、配合不够等问题。

  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以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为目标,确定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底前,市县乡村四级全面完成综合窗口设置,建立健全综合受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实行“无差别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并轨运行。2023年底前,除省级明确的需专网支撑的业务外,实现80%以上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进一步打通专网支撑系统和“一窗受理”系统,推动“分领域综合窗口”“无差别综合窗口”并行向“无差别综合窗口”转变。2024年底前,除省级未打通的专网支撑业务外,100%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德阳市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细化事项梳理

  精准制定办事指南

  明确“一窗受理”范围。按照“应纳尽纳”原则,明确实行“一窗受理”的事项领域、部门和类型,最大程度将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对公安(户籍、出入境)、社保、不动产、医保、公积金、税务等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且办件量大的事项,可结合工作实际按办事主题纳入“分领域综合窗口”,待完成系统对接及数据共享后,逐步实现“无差别综合窗口”全覆盖。

  制定“一窗受理”标准。对照“一窗受理”事项目录清单,进一步梳理每个办理项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示范文本、受理初审要点、专业名词、常见问题等内容。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统一规范要求编制形成“无差别综合窗口”颗粒化业务手册和培训教材。

  健全授权机制

  提升综窗受办能力

  签订授权委托书。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前提下,由纳入“一窗受理”的事项归口职能部门与同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签订《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授权委托书》,充分向综合窗口授予业务咨询、受理收件、材料初审、证照颁发等权限,部门不再对已授权综合窗口受理事项另行受理。

  延伸综窗服务半径。按照“服务前移、利企便民”的原则,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综合窗口、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和银行、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多点办、家门口办”。

  优化窗口布局

  提升综窗服务效能

  改造调整办事场地。以企业群众办事“只跑一窗、一次办好”为目标,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导办中心、受理中心、办理中心、支付中心、寄递中心、自助服务等功能分区,重新优化窗口布局;县级政务服务大厅结合本地办公场地、业务需求等实际,参照市级执行;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现有办公场地进行合理优化设置。

  合理设置窗口主题。综合考虑办事场地、群众办事便捷度、办件数量等因素,受理中心按照“无差别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特色综合窗口”三类设置。其中,“分领域综合窗口”按照政务服务事项业务类别、关联程度等划分为若干主题综合窗口。“特色综合窗口”包括帮办代办、适老化、无障碍、办不成事反映等窗口。

  完善系统平台

  推进数字综窗建设

  统筹“一窗受理”系统。依托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市县共建、统一使用、共同运维”原则,统筹集约建设完善“一窗受理”系统,强化“一窗受理”系统支撑,实现综合受理业务一口进出,原则上各区(市、县)不再单独建设“一窗受理”系统,已经建成“一窗受理”系统(或自建系统具备“一窗受理”功能)的区(市、县),要基于市级统一架构、统一标准进行二次开发和系统对接;推进专网系统与“一窗受理”系统全面对接、“一窗受理”系统与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提升系统运行效能。以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作为数据共享总枢纽,以“统一规范、全面应用”为原则,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作用,加快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智能表单、智能审批、CA证书在业务受理、审批环节的共享应用,逐步减少纸质材料使用需求,推进高复用材料的数字化和电子材料合法化,建立程序更便利、资源更集约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推进线上一窗受理。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2022年底前,除公安(户籍、出入境)、社保、不动产、医保、公积金、税务等专网支撑业务外,实现50%以上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2023年底前,除省级明确的需专网支撑的业务外,实现80%以上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2024年底前,除省级未打通的专网支撑业务外,100%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