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带实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xū dài shí成语简拼:YXD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以虛帶實
成语解释
虚:指政治觉悟、理论;实:实际的计划和行动。比喻用理论为指导以带动促进具体工作;用提高人的觉悟来促进具体工作的进展。
成语造句
(1)红岩初级中学的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以虚带实”。
(2)可可写不出成语“以虚带实”的拼音。
(3)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以虚带实”几个大字。
(4)小珂不会写成语“以虚带实”的最后一个字。
(5)知楷哥哥给喋痧和关珺介绍了“以虚带实”的成语典故。
(6)近年来常听到说『要务虚』、『也要务实』、『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等等。见马南请一月三朝,以副厉精求治至意。见《清史稿·礼志七》。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以以:yǐ 1、<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7、<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8、<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9、<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10、<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11、<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2、<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3、<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14、<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15、<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16、<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17、<动>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则王乎?』18、<副>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以往] 以后。[以为] (1)认为。(2)使……成为。(3)把……当作。(4)作为;用作。
虚虚:xū 1、<名>大土山。《诗经·定之方中》:『升彼虚矣。』2、<名>废墟。《汉书·贾谊传》:『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3、<名>集市。《童区寄传》:『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4、<名>天空。《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5、<形>空虚。《李塑雪夜入蔡州》:『可以乘虚直抵其城。』[又] 〈形使动〉使……空出来。《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6、<形>缺,不饱满;不完整。《釆草药》:『有苗时釆,则虚而浮。』7、<形>虚弱。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8、<形>虚假。《订鬼》:『存想则目虚见。』9、<副>白白地。《雨霖铃》:『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虚明] (1)空明。(2)心怀。[虚舟] (1)空船。(2)比喻胸怀坦荡。
带带:dài 1、<名>腰带;衣带;带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2、<动>偑带;带着。《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鸿门宴》:『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3、<动>围绕;环绕。《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4、<动>附着;含着;夹杂着。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5、<动>兼任;兼带。《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带冯翊太守。』6、<名>指附近相连的地区。《宋史·李纲传》:『如鼎澧岳鄂若荆南一带,皆当屯宿重兵,倚为形势。』
实实:shí 1、<名>果实;种子。《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2、<动>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3、<动>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4、<动>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5、<名>事实;实际。《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6、<形>真实;诚实。《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7、<副>确实;的确。《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以:《子集中·人字部》《韵会》《正韵》□养里切,怡上声。为也。《论语》视其所以。又因也。《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传·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注〉以鲁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执而问其以。又用也。《论语》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传·僖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易·师卦》能以衆[音zhòng]正。又《诗·周颂》侯强侯以。〈注〉强民有余力来助者,以间民转移执事者。又同已。《孟子》无以,则王乎。又古以与声相通。《礼·燕礼》君曰:以我安。〈注〉犹与也。《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韩愈·剥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注〉韩文与多作以。又《集韵》与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郑氏,荀氏皆作似。考证:(《诗·卫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
虚虚:《申集中·虍字部》《唐韵》朽居切《集韵》《正韵》休居切,□音嘘。空虚也。又《易·系辞传》周流六虚。〈注〉六虚,六位也。〈疏〉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故称虚也。又《大戴礼》虚土之人大。〈注〉虚,纵也。又孤虚。《史记·龟筴传》日辰不全,故有孤虚。又星名。《书·尧典》宵中星虚。又姓。《通志·氏族略》虚氏。见《姓苑》。又虚无,山名。《颜氏家训》柏人城东有一孤山,或呼为虚无山。又《广韵》去鱼切,音祛。《说文》大丘也。《集韵》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会宋公于虚。〈注〉宋地。又水名。《前汉·地理志》琅邪郡虚水。又次也。《晋语》实沉之虚,晋人是居。又《韵补》喜语切,音许。《毛诗》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又叶虚王切。《道藏歌》提携高上賔,反吾素灵房。道场灵沫内,高歌登大虚。《干禄字书》通作虚。
带带:《寅集中·巾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当盖切,音□。《说文》绅也。男子搫带,妇人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带从巾。《徐铉曰》卌,其带上连属固结处。《释名》带,蔕也。着於衣,如物之系蔕也。《易·讼卦》或锡之鞶带。〈疏〉鞶带大带也。《礼·玉藻》凡带有率,无箴功。〈疏〉谓其带既襌,亦以箴缏缉其侧,但繂襵之,无别裨饰之箴功。又《扬子·方言》厉谓之带。〈注〉小尔雅,带之垂者曰厉。《诗·小雅》垂带而厉。又佩也。《礼·月令》带以弓□。又《扬子·方言》行也。〈注〉随人行也。又虫名。《庄子·齐物论》螂蛆甘带。又书带,草名。《三齐记》郑康成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土人名康成书带草。又姓。《贾谊·过秦论》带佗。又叶音蒂。《楚辞·九歌》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乡,谁须兮云之际。考证:(《易·讼卦》或锡之鞶带。〈疏〉鞶革大带也。)谨照原文革改带。(《楚辞·九歌》荷衣分蕙带,鯈而来兮忽而逝。)谨照原文分改兮鯈改儵。
实实:《寅集上·宀字部》(古文)宲《唐韵》《广韵》神质切《集韵》《类篇》《韵会》食质切,□音失。《说文》实,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广韵》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易·本义》乾一而实,坤二而虚。《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宋程颐曰》心有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又华实。《晋语》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史记·商鞅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又物成实也。《尔雅·释草》果臝之、括楼□昺疏。实即子也。《礼·月令》季春,乃为麦祈实。〈注〉谓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传·庄二十二年》庭实旅百。〈注〉庭之所实□有百品,言物备也。又《襄三十一年》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又军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又《仪礼·特牲馈食》实豆笾。〈注〉谓取笾豆实之也。《周礼·春官·小宗伯注》豆实实於罋,簋实实於篚。又具数也。《史记·始皇本纪》使黔首自实田。〈注〉谓令民自具顷亩实数也。又《唐六典》凡里有手实法,岁终,具民之年与地阔狭为乡帐。又验也。《后汉·光武纪》使各实二千石,以下至黄绶。又事迹也。《史记·庄周传》率皆虚语,无事实。《韩非传》反举浮淫之蠹,加之功实之上。又当也。《书·吕□》阅实其罪。〈注〉使与法相当也。又是也。《诗·大雅》实墉实壑。又姓。又《正字通》脂利切,音至。与至同。《礼·亲记》计於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不禄,使某实。〈注〉言为计而至此也。《增韵》实,亦作寔。《韵会》实寔分为二。考证:(《尔雅·释草》果臝之屮,其实多括楼。实即子也。)谨照原文省屮其多三字。括楼下增□昺疏。(《礼·月令》季春,为民祈麦实。)谨照原文改乃为麦祈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侯祭社蒐军实。〈注〉谓兵甲器械也。)谨按左传无侯祭二字,注内亦无兵甲之文。谨照原文改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仪礼·特牲馈食》实笾豆。)谨照原文笾豆改豆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