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三篇

www.16system.cn 2022-07-06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一篇

  每每谈到历史,总会有“历史往往被冠以太多的名目”的想法。当时事、当时人的当时感情很难用客观的笔墨描出。中国自古便有史官,开始还能言符其实,实录君王之言行,直指君王之过。然而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隐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可见,历史并不都是真实,往往带有某些人的某些主观意愿。

  说到这,读者大概知道我的意思了。所谓历史,往往带有某些主观的斧凿,即便是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搜集历史的手段不少来自“道听途说”,甚至篇末都用“太史公曰”来诱引读者的思维。当然,我这里不是否定司马迁在搜集史料过程中的艰辛,而是这种搜集方式,的确存在不真实的因素。关注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实,是我党务实作风的进一步体现。关闭一切杂念,翻开《党史细节》,聆听我党的历史,内心不乏感慨。没有人不食人间烟火,更没有人永远冰清玉洁。我们看待人,或者事物,要学会接纳和宽容。

  真正的读书,需要用心去接触作者的心灵,需要在心与心萌动的同时,从琐碎的文字中找到一条让自我不断提升的道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原因在于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不同。有些人看《党史细节》,为的是娱乐,挖挖这个伟人的隐私,偷窥那个革命家的风流韵事;有些人看《党史细节》,为的是炫耀,好在大众前增加谈资、表现自我。其实,读书的真正目的要于己有益,垃圾食品或者没营养的东西尽量少吃或不吃。我读《党史细节》,则希望从历史的细节中,从历史人物一言一行里,读出领袖和伟人真实而感人的风范气度。如今的风和日丽,人民安居乐业,来自于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艰苦卓绝的去战斗,需要的是何等的气魄。反思自我,常常为困难所迫,无法突破某些困扰。而我们的领袖呢,率领的是全国四万万同胞,吃的是野菜,啃的是树皮。面对“穷山恶水”和敌对势力,我们的领袖没怕过,没怯过。在面对敌对势力过于我方几倍的情况,我们的领袖用他的哲学和浪漫主义的思维,在一场又一场战役中,灵活运用战术,以农村包围城市、蚂蚁吃大象的战略,歼敌于意料之中。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我军一改以往打软不打硬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以20万对国军40万之众,全歼敌整编74师。这是以少胜多,火中取栗,战术经典战略重大的战例。

  今天,从孟良崮战役那不朽的往事中,我们领悟到:当今许多企业的战略决策并非错误,但经常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其主要原因就是执行力不够,我们不妨将孟良崮战例加以概括,增强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应包括:准确掌握敌我双方的信息;制定正确的方针和计划;选派称职的执行官;授权执行官根据实际调整计划;善于识别和解决关键细节。仔细分析孟良崮战役决战双方的作战方针和部署,重新推演战役进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双方战略方针基本无误的情况下,执行力就成了战役胜败的决定因素。

  就个人而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勤奋刻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我将努力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以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精神,把执行力贯彻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二篇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盛况之际,全党上下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翻开中国共产党党史,回顾往昔峥嵘岁月,不禁感叹中华民族何其悲惨,同时又庆幸中华民族何其幸运。悲惨的是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晚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外患内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先后登上时代舞台开展救亡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天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纷纷宣告失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幸运的是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腐败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全面小康……一路走来,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共产党的艰苦奋斗。

  坚定理想信念方能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初闻共产主义的理论,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切实际,接近于空想,但是回顾一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百年前的国人肯定无法想象今日中国之成就,正如今日之我辈也无法预测一百年后中国的面貌。毋庸置疑,今日我们可以为将来确立宏伟的目标,因为崇高的理想造就非凡的成就,坚定的信念铸就不朽的功勋,只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每一个中国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带领全人类达成命运共同体在时间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艰苦奋斗精神依然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既可以说是一部热血史诗,也可以说是一部血泪史。抗战时期物资贫乏,缺衣少粮,吃树皮野菜,枕风宿雪在寻常不过,红军不光要与敌人战斗,更多的时候是要同自然环境、自身本能战斗,对红军而言打仗靠的不是武器,而是坚强的毅力、吃苦的耐力和求生的本能;建国后,国家一穷二白,在冷战背景下要实现国家独立安全,首先我们必须建立起完整的重工业、军工业体系,我国在没有资本和技术原始积累的情况下,要打破美苏经济技术封锁,靠的就是全国人民上下同心、起早贪黑、舍生忘死的无私奉献,建立起正当防卫的盾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如开闸的洪流,一泻万丈,一直冲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光是先进分子的敢闯敢拼,更重要的是广大劳动群众响应国家和时代的号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汗水浇筑中国经济的奇迹。扪心自问,我辈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物质充沛的时代造就了我辈强壮的体格,但是我们的精神力量却相对脆弱,党员干部要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在今天乃至以后的时代难能可贵。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三篇

  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饮水思源,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回首中共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坚强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从党史中去寻找那一代代人为之努力奋斗、浴血拼搏的崇高理想,去追寻一次次冲锋的战斗足迹、一次次试验的奋发身影。撇开发展带来的云雾,看清进步伴随的迷茫,从历史足迹和深刻教训上,再次铭记建党的初衷和为人民的本源,深刻认识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要到哪里去,重温初心使命,坚定信念、忠诚,接受信仰洗礼。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夯实行动之基,坚定“四个自信”,让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我们奋勇前行。

  以史为镜,从党史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道路决定命运。在“闯道路”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化身为一盏盏“马灯”,带领亿万人民艰难探索。他们怀揣“任他凶顽昏黑之土,终应留意荡漾前途之赤光”的信念,在随后的征程中,将光明带到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最终燃照整个中国。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既要学习好,又要宣传好,把握正确导向,加强督促指导,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戮力同心,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能看到多远的过去,方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学党史不仅是为了回顾走过的路、走好当下的路,更是为了开创未来的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需要了解历史、学好党史,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必胜信念、提升斗争本领、加强斗争历练,以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继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

  “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正以永恒不变的初心,带领全国人民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