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 优美段落 >

家国情怀的素材摘抄集合3篇

www.16system.cn 2024-07-28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国情怀的素材摘抄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国情怀的素材摘抄1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辛弃疾)

  1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岳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28、“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

家国情怀的素材摘抄2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而我想说,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担当,这样新中国才有足够的青春力量。”梦想不应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更应与国家挂钩。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拥有的梦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们都如一盏盏明灯,在黑暗的道路上给人以希望和方向。只有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便铸成了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有梦方能追梦。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日新月异。无论科技还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只有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中华民族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钊曾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类创造幸福。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却仍是发展中国家之一。而我们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方能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否则,纵有爱国之心,亦难酬报国之志。

  诚然,2035年的一切与现如今大不相同,中国将更加进步,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实现了我们的中国梦。但这并不意味着砥砺前行,圆中国梦这一追求会褪色。那时的世界不仅仅是未来的我们的,更属于年轻的你们。新时代的你们要有新的梦想和追求,以更加优秀的姿态拥抱更加辉煌的中国梦。

  著名学者罗素曾说:“我这一生被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新时代的青年们,你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秉持使命与担当,方能不负大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素材摘抄3

  岁月长河奔涌民族精神,百年沧桑砥砺家国情怀。1840年以来的救亡史、探索史、创造史,正是中华文明史中最为湍急的一段。面对艰难低回的国运,靠什么奋起图强,又凭什么逆天改命?

  正因为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无数仁人志士站立起来、前仆后继,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林则徐、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秋瑾、邹容……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几代人忧愤难耐、殚精竭虑,亿万人魂牵梦萦、心结难解。孙中山先生感慨:“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舍生忘死、血染河山,义不容辞、壮歌以行,苦难深重的中国涌现荡气回肠的奋斗、迸发惊心动魄的力量。

  “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百年前的一声呐喊,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五四精神的核心,从来不是外国政客讲的什么所谓“平民主义”,而是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爱国主义,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

  正因为有着深厚的家国责任,中国共产党人才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走过大革命的烽烟,战胜长征路的艰险,淬炼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沙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革命先烈刘伯坚在家书中坚定地表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给家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刻我身无分文,无法帮助家里,因为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家里不要想将来的生活怎么办,因为中国正在大的变动之中,中国抗战成功,不愁无饭吃;抗战不幸失败,则大家都当亡国奴。”其情切切,其意拳拳,这就是共产党人对家的深沉责任、对国的深情表白。

  正因为有着强烈的家国担当,亿万人民用双手和汗水建设起青春的中国、壮美的中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在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夜以继日,齐心协力,治理长江、治理淮河、治理黄河,建起成千上万个水利工程,培固了数十万里堤防水坝,多少十年九涝之地成为千里沃野。

  为铸就大国利器,数十万人告别父母妻儿,扎根戈壁荒漠,从此隐姓埋名,孕育了那一声震惊世界的巨响。为了让长江岁岁安澜,上百万三峡移民泪别世代生息的故土,踏上新的家园,开始新的生活。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320多万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人民满腔热情地建设国家,党和国家也满腔赤诚地服务人民、造福百姓。惨烈的汶川地震过后,短短两年内,350多万户震损住房完成修复加固,150万农房全部重建完成,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建设完毕,在一片废墟上矗立起一座座崭新的家园。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全国确诊患者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上至104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婴儿都得到精心救治,治愈者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600多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病情轻重,决不放弃一个生命,决不放弃一丝希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理念,更是行动。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