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记作文800字
www.16system.cn鲁迅传记作文800字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感觉。因为他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作品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被译成了外文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华人“华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华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鲁迅先生那爱读书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先生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鲁迅传记作文800字
行走在您眼中的世界从小便受您的熏陶,但那时,不懂您,不懂您弃医从文,也便不懂那时的中国。鲁迅,您这个漫漫历史长河中毅然放下那标志着医者仁心的手术刀,拿起了笔来为愚昧斩草除根的人,我行走在您眼中的世界,看到了痛苦,也看到了希望。
是夜,我看到了《孤独者》,他是否幸福?也许,只有已闭阖眼眸的连殳懂得。他太孤僻,所以注定孤独。尽管不懂您书中折唇枪舌剑,但总似懂非懂,这份愚昧的脊骨是千百年年历史中华夏人拂不云的梦魇,您发出如一匹受伤的狼一般的长嗥,也彷徨在这奴隶般可悲的神明之中,这份愤怒化为长虹,贯穿到笼罩大地的光明之中,升腾、消逝。不是很懂连殳的孤独,他太过于奢侈,大概吧,从这每一位人物的眼中我看到了那黑暗的年代,也没有自由,无主见,是横贯欧亚板图任人蚕食的象,而您,笔耕不辍,为减少这可悲的土地经爱的痛苦而努力着,您未能看到,您成功后我们的好日子,但笃信您会欣慰的微笑罢。
您在旧中国书写良药,我在新社会遇见您眼中的世界。雷峰塔的倒掉让我为之疑惑不解。两年前,我也确乎于西子泛舟时见到了它。您预言,“雷峰斜塔紫烟中,潦倒斜睡似醉翁”不会长久。十景病却也确乎又造就了一座崭新的彩色铜雕雷峰塔,即是我先前没见过的一座旧塔,您用激烈的语言讽刺旧时的迷信,读来确然可笑。只为一己利而云挖掉雷峰塔的塔砖,是何等的情境!他们日日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与其破败不堪,也不如倒掉也罢。我们在他的笔下只是一个小小的无知的人儿啊,毁掉那历史搭建的文物云填充自己的心,到最后却又望着废墟伤心不已,以至再造出一个仿制品。我行走在您眼中的世界,唏嘘不已。
我呐喊,却也彷徨。我看到那时的人们行尸走肉一般的躯壳,看到他们在用刀刺向给予我们生命的女娲娘娘。她是为一时兴起而创造,却用尽自己的生命中最强烈的感情为他们着想,而他们忘恩负义,把她的身体分割。也有若墨子和庄子,一心一意为了帮助别人却被他们凌辱,心悸动,也为之心痛,麻木的大脑操纵了人们的心灵,他们确也变了一些躯壳,会吃饭,会为养活自己而奋力求索却没有感恩。您便是女娲亲手创造的那开始会懂得感恩的人呵,用笔去为他们的精神改造,把趋于毁灭的残破灵魂收集了来撒上名为“团结”和“科学”的药粉,把本应无力回天的人民拯救。那头沉睡的狮子已经醒来,在酝酿着咆哮的威力,雄踞一方时,它却将会溢满包容的力量,因为我们在被这思想治愈,也将永被治愈,行走在您的世界里,我体会了那种大爱无疆。
我行走在您的世界里,品沧桑,困彷徨,但我在您的眼中看到了精神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大腕与惆怅的希望。您矮小的身躯承天,承了中华之崛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坐落在园中孤寂一角,但您的光耀是指引我们前去的步伐,行在你世界里,得到更多的还是名为“信仰”的力量。
鲁迅传记作文800字
每提到浙江绍兴,这个临水而建,枕河而居的小城,许多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大文豪鲁迅先生;想到他的《社戏》和《少年闰土》;想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回望鲁迅一生,充满了反抗精神和传奇色彩,因为他父亲的病被中医延误,耽误了最佳时机,最终在病痛中溘然长逝。于是他对中医产生了不信任,为了使更多的中国人免于受病痛的折磨,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远赴日本仙台学医,但因为在日本时看到许多清朝留学生整天玩乐于舞厅于校园内的樱花树下,以及课堂上观看电影时看到日本人屠杀中国民主人士,然而旁边驻足观看的全是中国麻木的市井百姓,课堂上的所有学生看到这一幕竟然哄堂大笑,这激起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也促使了鲁迅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终他认为学医只能救助人们身体上的创伤,而国人更需要唤醒沉睡的心灵和麻木的灵魂,更需要精神上的导师。所以他最终决定弃医从文。
正是由于这个明智的决定改写了他以后的人生。从日本回国后,他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应当推翻。于是先后参加了多次革命党活动。后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并因此成为五四运动文化领域的主将。辛亥革命后他曾先后在我国多所名牌大学任教员职务,为中国近代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1918年5月他首次使用鲁迅作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后又陆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并希望以此唤醒国人的斗志。另外他以笔为枪,奋战在近代中国反抗封建统治的最前线。所以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把插在反动军阀胸口上的钢刀,但与此同时每一篇都是中华文化史上无尽的瑰宝。
纵观鲁迅短暂的一生,他对中国的文坛和政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当他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在上海时,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和上万人民群众自发的进行公祭和送葬。他也因此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
如果说水是江南的魂,那么鲁迅便是中华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