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ǒ yōng yòu bào
成语简拼:ZYYB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左擁右抱
成语解释
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妻妾成群
近义词
妻妾成群
成语造句
(1)成语「左拥右抱」是一个联合式成语。
(2)都都写不出成语“左拥右抱”,所以单元测试仅99分。
(3)凡是觉得可以左拥右抱的无非是网上YY小说看多的人。
(4)还是现实一点吧,清醒过来吧,看看到底是谁左拥右抱,整日沉溺在高昂的性欲中!
(5)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左拥右抱”几个大字。
(6)诗沛哥哥给闻然和颜裳讲了“左拥右抱”的故事。
(7)苏州中学园区校的东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左拥右抱”。
(8)他梦想过着左拥右抱、妻妾成群的日子。
(9)小红不会写成语“左拥右抱”的最后一个字。
(10)左拥右抱、男人的需要。
(11)呃,这只要他张开双手,绝对能左拥右抱呀,可惜肖华不敢,美女诚可贵,但性命价更高!
(12)李三忽然想到,如果此时自己的红颜知己都在身边,那该是怎样的幸福,左拥右抱,炉前夜话,人生如此功夫复何求?
(13)在肖华向着矿洞走去之时,飘雪城,系统拍卖行中,不少玩家,却是羡慕的盯着,那个左拥右抱着两个大美女的男玩家。
(14)大隋朝三妻四妾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如今得判一个重婚罪,大隋朝左拥右抱那叫风流,现如今那叫作风问题,叫耍流氓。
(15)不过,照妈妈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些某官五毒俱全,坏事做尽,却仍然可以逍遥快活,酒池肉林,左拥右抱。
(16)亦或者,在你成就霸业,左拥右抱纵享齐人之福时,却陡然惊醒,原来一切只不过是南柯一梦,你会叹息还是自嘲一笑?
(17)李三有些失落的看了一眼秦清,在他心中一直期待着左拥右抱的机会,可惜始终都没有实现过,原本以为顾佳彤和秦清之间的关系变得默契。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左左:zuǒ 1、<名>左边,与『右』相对。《垓下之战》:『左,乃陷大泽中。』《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名>战车左边的卫士。《殽之战》:『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3、<名>东面。古代地理观念中,以东为左。《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4、<名>旁边。《柳毅传》:『鸟起马惊,疾逸道左。』5、<名>(车骑的)尊位。《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6、<名>较低的地位。古代尊称右,故以『左』为较低的地位。《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7、<形>不正;邪僻。《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8、<动>不合。韩愈《答宝秀才书》:『身动而事左。』9、<动>不赞助。《战国策·魏策》:『右韩而左魏。』10、<名>证据;证人。《新唐书·刘知几传》:『举十二条左证其谬。』[左道] (1)邪道。(2)一切不正派的行为和事情。[左右] (1)左边和右边。(2)旁侧;周围。(3)身边的人;近侍;近臣。(4)对对方的一种敬称。(5)表示约数,相当于『上下』。(6)帮助;辅佐。(7)支配;控制。(8)反正;横竖。
拥拥:yōng 1、<动>抱着;拿着。《鸿门宴》:『哙即带剑拥盾以入军门。』2、<动>围着。《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久而乃和。』3、<动>拥有。《隆中对》:『操已拥百万之众。』4、<动>聚集。《三元里抗英》:『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约有十余万众。』5、<动>阻塞。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6、<动>簇拥。《梅花岭记》:『(史公)遂为诸将所拥而行。』[拥遏] 阻塞。[拥滞] 停留;延阁。
右右:yòu 1、<名>右边。《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2、<名>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负责警卫并防止车身倾斜的力士。《殽之战》:『莱驹为右。』3、<名>古代称等级(人或物;地位等)。《促织》:『无出其右者。』4、<动>尊重。《淮南子·氾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5、<动>赞助。《左传·襄公十年》:『王右伯舆。』6、<动>通『侑』,劝人饮食。《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7、<动>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右武] 崇尚武功。[右职] 重要官职。[右族] 豪门大族。
抱抱:bào 1、<动>用手臂合围。《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2、<动>环绕。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3、<动>怀抱;怀有。《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祭妹文》:『然则抱此无涯之憾。』4、<名>胸怀;抱负。《宋书·范晔传》:『然区区丹抱,不负夙心。』《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5、<动>凭靠。《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6、<动>看守,守。《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抱冰] 比喻含辛茹苦自动图进。[抱璞] 此词源于卞和献和氏璧而得罪断脚的故事。后比喻怀才不遇,也比喻保持本色。《后汉书·蔡邕传》:『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而优游。』[抱柱] 《庄子·盗跖》:青年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梁下会面,女子未准时赴约,尾生久等。大水冲来,尾生抱首梁柱守约不离开,后被淹死。所以『抱柱』指恪守信义。
左左:《寅集中·工字部》《唐韵》《正韵》臧可切《集韵》《韵会》子我切,□音□。《增韵》左右定位。左,右之对,人道尚右,以右为尊。《礼·王制》男子由右,妇人由左。《史记·文帝纪》左贤右戚。〈注〉韦昭曰:左犹高,右犹下也。又《增韵》手足便右,以左为僻,故凡幽猥,皆曰僻左。《前汉·诸侯王表》作左官之律。〈注〉师古曰:左官犹言左道。僻左,不正也。汉时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佐诸侯为左官也。《韵会》策画不适事宜曰左计。又《正韵》左,戾也。又乗[音chéng]车尚左。《礼·曲礼》祥车旷左。〈疏〉旷,空也。车上贵左,仆在右,空左以拟神也。又吉尚左。《礼·檀弓》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注〉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又不助也。《左传·襄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疏〉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又证也。《前汉·杨恽传》左验明白。〈注〉左,证左也。言当时在其左右,见此事者也。又姓。《广韵》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后因氏焉。又汉复姓二氏,左传公子目夷为左师,其后为氏。秦有左师触讋。晋先蔑为左行,其后为氏。汉有御史左行恢。又《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又叶总古切,音祖。《王逸·九思》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俓[音jìng,古同径]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轨音矩。又叶祖戈切,挫平声。《诗·小雅》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宜叶牛何反。考证:(《礼·王制》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谨照原文女子改妇人。(《礼·檀弓》孔子与门人拱立而尚右。)谨照原文拱改立。立改拱。
拥拥:《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於陇切《集韵》《韵会》委勇切,□雍上声。《说文》本作□。抱也。《礼·玉藻》肆束及带,勤者有事,则收之,走,则拥之。〈疏〉肆余也,谓束带之余组及带之垂者。收谓敛持在手,拥谓抱之於怀也。《前汉·夏侯婴传面雍树驰注》南方谓抱小儿为雍树,面偝也,雍抱持之,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驰。雍读曰拥。又持也。《前汉·高帝纪》太公拥彗。〈注〉如今卒持帚也。又卫也,羣从也。又《尔雅·释言邕支载也疏》邕,又作拥。拥护支持,皆载任之义。又《集韵》於容切,音雍。遮也。《礼·内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注〉拥,犹障也。或作□。亦作□。
右右:《丑集上·口字部》《唐韵》于救切《集韵》《韵会》尤救切《正韵》爰救切,□音峟。与佑佑通。《说文》助也。《尔雅·释诂》右,导也,勴也,亮也。《书·益稷》予欲左右有民。〈注〉左音佐。《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诗·大雅》保右命尔,燮伐大商。又左之对也。《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礼·少仪》赞币自左,诏辞自右。〈注〉立者尊右。又上也。《前汉·公孙弘传》守成上文,遭遇右武。〈注〉师古曰:右亦上也。又《循吏传》文翁以为右职。〈注〉师古曰:右职,县中高职也。又强也。《后汉·明帝纪》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又官名。《周礼·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注〉羣右,戎右,齐右,道右也。又姓。《正字通》汉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岩。又《广韵》汉复姓,五氏。左传□乐大心为右师,其后因官为氏,汉有中郞右师谭。晋贾华为右行,因官为氏,汉有御史中丞右行绰。何氏姓苑有右闾、右扈、右南等氏。又山名,兽名。《山海经》长右之山有兽,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又与侑通。《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注〉右读为侑。劝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云久切,音有。义同。○按《集韵》有上去二音,义实相通。《正韵》於上声训左右手,去声训右助,二音分二义,非。又叶以周切,音由。《诗·周颂》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按《唐韵》正音以。今从朱注。又叶羽轨切,音以。《诗·卫风》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弟叶满彼反。《秦风》溯徊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宋玉·笛赋》隆崛万丈,盘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韵》正云:右古音以正引经传子集证之,是直当读作以,非止叶音矣。又叶于记切,音异。《诗·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喜叶去声。又叶演女切,音与。《陆云·陆丞相诔》乃干中军,入作内辅。公侯陟降,在帝左右。《说文》本作□,从口从又。《徐锴曰》言不足以左复手助之。考证:(又叶于记切,音意。)谨按于属喻母,意属影母,于记切非意字之音,谨照字母音意改音异。
抱抱:《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薄浩切《集韵》《韵会》簿晧切《正韵》蒲晧切,□袍上声。怀也。《说文》袌,俗作抱。《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注〉楙音茆。又《广韵》持也。《增韵》挟也。又《集韵》《韵会》薄报切《正韵》蒲报切,□音暴。与袌菢同。◎按《说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铉曰:今作薄报切,以为怀袌字,非是。广韵,集韵去声止有袌菢,而无抱。《正字通》云:怀袌之袌亦作抱,转为去声,即怀抱之义。今考经史抱字多无音切,读从去声亦可,义与上声同。《书·召诰》保抱携持厥妇子。《诗·大雅》亦既抱子。《礼·儒行》抱义而处。《仪礼士·相见礼》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又气向日也。《前汉·天文志》晕适背穴,抱珥□蜺。〈注〉凡气向日为抱,向外为背。又《扬子·方言》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又《唐韵》薄交切《集韵》蒲交切,□音庖。《集韵》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与掊捊同。引取也。又《集韵》《韵会》《正韵》□披交切,与抛通。弃也,掷也。《史记·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诗》季春人病抱芳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