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方案

www.16system.cn 2022-09-16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方案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78号)要求及省、市、区委工作部署,结合我村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架构

  设置加岗村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践机构,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成立加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支部书记-担任站长,村支部委员-、加拥锋和村委员-为成员,尤有成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

  (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日常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收集上报本村群众的需求信息,承接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本地资源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指导文明实践站开展工作;承接区、镇文明实践中心(所)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评选文明户,引导乡风文明。同时,在镇直公共服务窗口,如劳动服务大厅、卫生院、银行、学校、派出所等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加强志愿服务工作。

  二、工作任务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一)强化理论实践学习。组织全村支部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深刻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平台,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平台,联系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宣讲活动,让他们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二)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和科技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文明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四)丰富活跃文体活动。加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特色文化展、群众大舞台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以民间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主体,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常性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乡村广场舞、体育比赛、全民阅读、文艺培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五)培育涵养文明乡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移风易俗示范村培育、移风易俗好人评选、集体婚礼倡导、文化育新风等为抓手,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文明乡风。

  (六)全面普及科学知识。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广泛普及农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农村群众致富本领;普及实用科普知识,帮助农村群众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提升农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法制观念。

  三、工作方式

  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

  (一)构建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支队,村书记-担任志愿服务支队队长;各村民小组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各组组长担任队长,负责统筹协调本组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组建五类主体志愿服务队伍。一是以理论宣讲员、百姓宣讲员为主体,组建各具特色的宣讲志愿服务队。二是以道德模范、楷模人物、身边好人为主体,组建核心价值观引领志愿服务队。三是以文艺、文化、体育工作者为主体,组建文体教育志愿服务队。四是以科技、法治、环保、医疗工作者为主体,组建专业性强的时代新风志愿服务队。五是以企业家、社会工作者、扶贫工作者、义工协会等为主体,组建关爱帮扶志愿服务队。

  本村根据实际情况可成立一支或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各类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活动(月度或季度、年度)计划,有活动资料(活动方案、通知、签到表、活动内容、讲话主持词发言材料、活动照片、活动总结等),形成“一月一主题”“一队一特色”,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三)有效融入乡村建设主体,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融入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大革命(厕所、污水、垃圾)、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用党员活动室、文化礼堂、微信平台等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应用党员大会、道德讲堂、宣传讲座、文化活动、技术培训、音影观赏等方式,开展七帮(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等活动,形成各村(社区)活动品牌。

  (四)实施点单服务工作机制。探索运用“基层群众点单、中心站制单、层层派单”的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长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站一方面自下而上收集农村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紧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设计贴合农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选址和人员配备,并从文化小康专项资金中划拨建设资金,同时组建志愿服务支队,制定实践服务菜单,出台联席会议制度。完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

  (二)试点打造阶段。依托“志愿服务”APP平台,做好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科学编组,形成村级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由村文明实践站指导并重点打造,及时总结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全村完成建设任务。

  (三)深入推进阶段。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和项目平台建设。

  (四)总结推广阶段。接受镇级对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考核验收;评选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队伍、实践项目、传习员等;从组织架构、日常运作、常态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总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对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推介。

  五、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全村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意义,把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年终考核,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按照“八有”(有场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识、有菜单、有经费、有活动)的标准,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加强工作保障。一是加强工作经费保障。要健全激励政策,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志愿服务队伍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奖。二是加强工作力量保障。要大力下沉志愿服务等工作资源,向基层派送志愿服务,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三是加强结对帮扶力量。建立共建机制,统筹省级文明单位和各成员单位,与文明实践站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共建活动。

  3.营造良好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方案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素质,提高德治水平,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根据义委发【20-】12号《关于〈义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决定在街道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各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义乌精神”,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打造内外兼修的全域文明,让辖区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义乌西大门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目标定位

  按照“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工作思路,整合各村、各科室公共服务资源,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发动志愿服务力量,在街道常态化开展以“学习科学理论、践行主流价值、培育乡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加强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实践所-实践站”两级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街道思想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群众思想力量,争创“十全十美城西人”,打造和美精神家园,努力建设效益城西、品质城西,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城西样板”。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价值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群众凝聚力,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群众一起奋斗,建设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创造幸福生活。

  2.坚持群众主体。着力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平台与载体,让广大群众在互帮互助、共商共建中实现共治共享,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更好推动群众全面发展、城乡全面进步。

  3.坚持整合资源。坚持党工委主导、各方参与、群众互助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科学统筹、协同运行、集约高效,增强服务的综合性、适用性,提高供给的精准化、便捷化水平。

  4.坚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阵地大胆探索创新,顺应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的要求,针对不同对象、地域差异等,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二、工作任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镇、村两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级设置。一是成立城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地点设在城西街道综合文化站,由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副书记、宣传委员任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二是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地点设在文化礼堂,没有文化礼堂的,设在村委办公室,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支部委员任副站长。

  盘活资源。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学习科学理论”“践行主流价值”“培育乡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平台,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建立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围绕文明实践活动需要,街道成立志愿服务中队,定期征集、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村(社区)成立以纠纷协调队、民间文艺演出队、道德银行理事会、邻里互助促进会、乡贤议事参事会等“两队三会”为主要内容的“5+X”志愿服务支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明确职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加强保障。街道党工委书记要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统筹协调街道各部门尽职尽责,各展所长,积极参与,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文明实践工作。

  三、工作内容

  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

  1.学习科学理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持续组织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牵头单位:街道组织室)

  2.践行主流价值。拓展道德银行储蓄业务平台,倡导文明行为,推进移风易俗。有效对接全市信用平台,打通个人信用积分“最后一公里”。(牵头单位:街道组织室)

  3.传承优秀文化。建成一批“悦读吧”“朗读亭”等项目。(牵头单位:街道文化站)

  四、工作方法

  (一)坚持“八有”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结合实际,按照“八有”标准建设。

  有场所。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在街道文化站。各村(社区)要在整合文化礼堂、村委办公室等场所资源的基础上,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固定阵地,做到有标识牌、有必要设备、有人管理。

  有计划。结合实际,按照可操作性强、便于干部群众参与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在固定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并严格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

  有队伍。按照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原则,广泛动员和运用社会力量,专兼结合推进,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分层次举办培训,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有制度。精细制定活动制度,对文明实践活动纪律要求、工作职责、活动效果等提出明确要求,形成科学规范的活动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有课程。紧贴本地改革发展和党员群众思想实际,设计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抓好理论政策、文明道德、科学知识、民主法治、民风民俗和健康卫生等教育内容,结合党员群众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增强针对性、实用性。

  有教材。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中央审定的学习教材作为重点教材。同时,各有关部门、各村(社区)要定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供理论类、政策类、传统文化类、法律类、科普知识类等书籍,供干部群众学习使用。

  有记录。每月至少要开展2次集中宣讲,结合实际拟定课程表,认真收集整理文明实践活动的方案或通知、现场图片3张以上、宣传报道情况等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规范整理归档,确保活动开展有资料、有痕迹。

  有成效。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搭建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注重方式方法。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农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不同地域发展的差异,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坚持用好网络。积极运用网络平台资源,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坚持抓好重点。各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农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增强工作的感召力覆盖面。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五、实施步骤

  (一)筹备部署阶段。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报上级审定,组建服务队伍。

  (二)具体实施阶段。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启动仪式,明确工作职责、试点任务和相关要求。完成工作架构搭建,明确文明实践工作路径,合理配置文明实践资源,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调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力量,全面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任务。

  (三)试点评估阶段。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梳理,迎接市委宣传部的试点评估。

  (四)巩固发展阶段。根据前期活动开展情况,从组织架构、日常运作、常态管理、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总结工作,参加优秀文明实践所、优秀文化礼堂、优秀志愿服务队评比。巩固完善相关机制,推进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按照“八有”的标准,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二)注重统筹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要与基层党建工作等结合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一体实施,做到资源统筹、设施整合、共建共享。要综合考虑基层实际和群众需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不搞弄虚作假,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三)强化督查考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纳入村两委干部考核,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特别是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测评体系,加大测评分值和权重,对工作不力的取消评选资格或撤销荣誉称号。街道将会适时对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取得实效。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村(社区)负责做好各项工作。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保障。通过印制宣传海报,设置宣传栏、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务实有效的创新案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学习、传习、实习”的精神家园。同时,加大发现、挖掘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措施,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充分反映街道传习工作的新实践与新成效,努力在市级以上媒体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亮点的宣传报道。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南通市委和如皋市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聚焦重点任务,巩固试点成果,补齐短板弱项,推进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试点工作,制订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镇、村、组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使命担当,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注重谋划指导、示范引领,督导资源整合、力量聚合、需求融合,切实解决好“有阵地、有人干、有钱干、干得好”、“为谁做、谁来做、怎么做、持续做”的问题,高质量、高水平推进试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着力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上作出新探索、在构建农村群众精神家园上展现新作为、在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上迈出新步伐、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上取得新成效,立足街道村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村(社区)民生活生产发展实际,组织志愿服务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注意发掘培育有根底、有渊源、有群众基础、有发展空间的服务项目,尤其是与产业经济、文化创意、文化民生相结合的服务项目,通过整合资源,倾心打造成文明实践特色项目。

  二、把握工作关键

  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

  一是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上求突破。立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契合农村特色、农民实际,发挥好街道党校阵地作用、理论教育“百姓名嘴”传播作用,探索有效的组织形式、传播手段、话语方式,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构筑理论宣讲高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植广大群众心田。

  二是在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上求突破。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接群众需求,精心设计服务项目,壮大志愿队伍,积极推动文明实践由“进村”到“入户”的转变,做到“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在心贴心、手牵手、面对面的服务过程中,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在提升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文明度上求突破。结合时代要求和我区实际,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主题活动中,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通过强化群众自治、推动专项治理、选树宣扬典型等方式,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科学精神,倡树文明新风,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是在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运行机制上求突破。建强所、站(点)两级实践阵地,明晰工作职责,理顺体制机制,充分整合资源,具化服务项目,加强群众满意度评估考核,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上水平、做标杆,打造高新区特色。

  三、细化工作举措

  (一)突出理论浸润,坚定群众信仰

  坚持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全区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更好落地生根,让群众在理解中认知。

  1.持续壮大理论传播队伍。借助市党员教育“雉水先锋师资库”等资源,充分发挥街道党校教育培训阵地作用,加强优秀宣讲人才选拔和培养,壮大“百姓名嘴”“草根宣讲员”等理论宣讲队伍,加强民间文艺创排人员理论功底,打造主题鲜明、政治引领性强的文艺精品节目。

  2.统筹用好理论传播载体深化打通街道党校、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道德讲堂、社科讲堂,应急广播体系等资源载体,推动传统媒体、新媒体,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从“传”入手,“习”上落笔,以生动形式、群众语言传理论、传文明、传德法、传文艺、传社科。

  3.丰富拓展理论传播形式。持续开展理论宣讲“十百千万”工程,依托街道和村(社区)宣传文化阵地开展高质量展览送基层活动,把理论“竖出来”;在文艺演出中融入理论政策元素,将理论宣传形象化,把理论“亮出来”。注重增强互动,把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文明、阳光扶贫、国防教育等与市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

  (二)统筹平台资源,征集群众需求

  坚持将顺应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导向,线上线下广泛征集、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意见,持续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让群众在体验中认同。

  1.建立“需求库”。线下,借助“两代表一委员”下沉机制、“微微如爱”朋友圈互助机制、十必联络机制,用好心愿征集卡,面对面征集群众需求;线上,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高新区微信公众号等,全面摸排了解辖区内不同群体的迫切需求,不见面充实完善需求库。

  2.建立“人才库”。以党员干部走进实践所(站)开展“八个一”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引领,推动街道职能单位、条线部门、文明单位志愿者主动作为,引导志愿力量向农村延伸;发动邮递员、网格员、城管员、农技员等“四员”分片联系包干若干农户家庭。探索“道德银行”志愿者礼遇机制,加大项目孵化、团队培育和活动组织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数据库,提高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文明家庭创建标准,鼓励有志愿服务能力的基层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打造群众身边“永不离开”的志愿者队伍。

  3.建立“项目库”。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立足全域、全民。统筹推进所、站、点建设;排出年度文明实践阵地活动项目菜单,开展点单配送服务,推行“群众点单——所、站统单——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服务闭环模式,逐步建立项目效果反馈机制,通过事后回访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不断完善项目内容、改进实施方法,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落到实处。

  (三)细化活动开展,更好服务群众

  坚持以“微笑之城大爱如皋”志愿接力马拉松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为统领,细化设置“十送”基本项目子菜单,更精准顺应群众需求、更快捷方便群众参与,让群众在信任中跟随。

  1.创新活动平台载体。积极参与市级层面“党的创新理论·我讲”“两代表一委员·我听”“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我访”“新时代文明实践·我说”“高质量文明城市·我建”“身边好人·我当”“困难人群·我帮”“志愿服务·我做”“文明习惯·我行”“八礼四仪·我学”等活动载体,充分激活基层各类志愿力量,示范引领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由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主动加入到文明实践志愿者行列中来,使志愿服务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行为自觉,成为全体市民的精神追求,共同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让城市文明更有显示度和感受度。

  2.引导群众互帮互助。街道实践所定期公布文明实践志愿队伍招募信息,持续健全文明实践志愿者特长信息内容,开辟自主适配挑选朋友圈功能,自动匹配供需对接志愿服务结对关系,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朋友圈;村(社区)实践站以党员干部、骨干志愿者为“群主”,以本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为特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覆盖全体村民为目标,建立生产经营、群众致富、农耕农收、法律援助、健体养生、文化娱乐等互助朋友圈,开展“邻里守望、邻里互助”“四点半学校”等活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自然村组等实践点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成员为“群主”,建立红白事群众自助朋友圈,圈内群众家庭遇有喜事、丧事,圈内朋友主动上门提供服务。

  3.因人施策健全网络。持续完善镇村组党员干部“四层包干,十必联络”网络,在村(社区)民群众遇到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遇到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确保第一时间有人到场联络帮办;持续完善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激励嘉许机制,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项目化水平,针对性策划开展特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既满足普遍、共性的现实需求,又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特殊需求,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日日有服务,人人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处处涌动着大爱的暖流。

  (四)聚焦重点难点,探索创新路径

  坚持将村(组)实践站(点)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的前沿阵地,将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的重要工作,推动从服务内容到形象标识的全面融合。

  1.建好综合文化大礼堂。整合资源,建好村级文化大礼堂,实现理论讲堂、道德讲堂、社科讲堂的“三堂融合”。突出大礼堂的理论讲习、文化熏陶、教化引领功能,每天升国旗,重大节日、重要事项举办隆重、简朴、有仪式感的活动,常态化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活动,成风化俗,使之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高地和文明风尚的传播基地。

  2.建好文明新风积分墙。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结合“诚信红黑榜”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类梳理,制定正向行为、负向行为清单,设定加减分值,通过月度评议积分、季度公示上墙、年度统计表彰的方式,评选表彰文明家庭,引领乡风文明;广泛开展“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推荐评选活动,每月公布身边好人;规范统一“文明家庭”标识,以一定形式送至农户悬挂,增加荣誉感;加强家风建设,开展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征集评选等活动,传承好家风、带出好民风。

  四、完善工作机制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各村(社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职尽责,精心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压实工作责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站长,各志愿服务队队长要尽职尽责,亲自研究部署,靠前指挥作战,带头做志愿者、带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实践所(站)按照工作部署安排,做好信息征集、群众动员、活动组织、点单派单、上传下达等工作,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加强工作保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必要的阵地建设、活动运转、人员培训、办公经费等保障性工作和志愿者人身意外保险等支出。辖区内各级文明单位等社会力量要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文明实践工作。要探索采取调剂使用、购买服务、社工+志愿者等方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不少于3人的工作队伍,承担好传导、对接、推动职能;各村(社区)要至少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发挥好宣传、策划、落实职能。

  3.强化指导考核。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纳入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等考核,作为文明村(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推荐参评的先决条件。结合文明城市建设督查巡查,常态开展督查检查,对于人员、资金、保障措施不到位,履职不力、工作缓慢、效果较差的,将严肃问责追责。

  4.加大宣传力度。要做好高质量专题专栏报道,系统展示各村(社区)文明实践工作的鲜活经验和探索实践,大力宣传此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营造浓厚氛围。更加注重运用网络、微信、抖音、如e融媒APP等新媒体,提高传播成效。进一步拓宽对外宣传渠道,通过各类主流媒体积极宣传推介我区的特色做法和突出成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