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给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ǒu qiú bì jǐ成语简拼:YQB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有求必給
成语解释
给:供给。只要有人来求索,没有不供给的。
成语造句
(1)城城不会写成语“有求必给”的最后一个字。
(2)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有求必给”几个大字。
(3)小安写不出成语“有求必给”,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
(4)玉环姐姐给佃昕和尹跃讲述了“有求必给”的历史典故
(5)源潭镇二中的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有求必给”。
成语出处
《后汉书·樊宏传》:『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有有:yǒu 1、<动>与『无』相对。《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动>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3、<动>掌握。《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4、<形>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有而废于无。』5、<名>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连>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则必胜。』7、<助>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酉yòu 1、<副>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连>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间] (1)时间很短;一会儿。(2)有缝隙。(3)有仇怨;有矛盾。[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
求求:qiú 1、<动>寻找;找寻。《察今》:『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动>探求;探索。《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动>要求;责求。《子鱼论战》:『明耻教战,求杀敌也。』《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动>请求;乞求。《触龙说赵太后》:『赵氏求救于齐。』《口技》:『又夹百千求救声。』5、<动>谋求;索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6、<动>访求;访问。《苏武》:『陵降,不敢求武。』7、<动>追求;求偶。《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必必:bì 1、<形>一定;必然。《论语十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副>一定会。《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3、<副>果真,如果。《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4、<动>一完定执行或实行。《韩非子·五蠹》:『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5、<动>坚决做到。《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给给:jǐ 1、<形>充足;充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家给富。』《西门豹治邺》:『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2、<动>供应;供给。《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动>赐给;给予。《吕氏春秋·权勋》:『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墨子·号令》:『伤甚者令归治病,家善养。予医给药,赐酒日二升、肉二斤。』4、<形>(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论语·公治长》:『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给复] 免除徭役。[给事] (1)处事。(2)供职。(3)给事中的省称。给事中,官名。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
有有:《辰集上·月字部》(古文)《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伪。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寀也。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既醇,五齐惟醹。
求求:《巳集上·水字部》《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渠尤切,□音裘。《说文》索也。《增韵》觅也,乞也。《易·乾卦》同气相求。《诗·大雅》世德作求。又招来也。《礼·学记》发虑宪,求善良。又等也。《书·康诰》用康乂民作求。〈传〉求,等也。言为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经》正石山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姓。《三辅决录》汉有求仲。又与裘通。《说文》裘字,古省作求。又与球通。《柳宗元·飨军堂记》琉球作流求。又《集韵》恭于切,音拘。与蛷同。肌蛷,虫名。或省作求。又《韵补》叶渠之切,音奇。《班昭·东征赋》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又叶强於切,音渠。《陈琳·大荒赋》虽游目於西极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灵之攸畅兮,爰稽余之所求。又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鲜希有。斗阡石万,贵不可求。考证:(叶疆於切,音渠。)谨按韵会小补作强於切。强与强同疆字。谨改强。
必必:《卯集上·心字部》《唐韵》□吉切《集韵》《韵会》《正韵》璧吉切,□音毕。《说文》分极也。从八戈。戈亦声。《赵宧光笺》弋犹表识也,分极犹畺界也,故从八弋。又定辞也。《诗·齐风》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又专也。《扬子·太□经》赤石不夺,节士之必。〈注〉石不可夺坚,丹不可夺赤,犹节士之必专也。又期必也。《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又审也。《后汉·刘陶传》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又果也。《后汉·宣帝纪赞》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又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羣辅录》必育受税俗。〈注〉受赋税及徭役,所宜施为也。又《字汇补》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见僧宗泐记。又《古今字考》幷[同并]列切,音縪。组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注〉谓以组约其中央,以备失坠。◎按周礼考工释文,必即组也,读如縪者,俗读之也。弓檠之□从韦,正伪欲举以驳《说文》,迂矣,当以《说文》为正。又按必字不从心,《字汇》幷[同并]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检阅尔。
给给:《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正韵》居立切《集韵》《韵会》讫立切,□音急。《说文》相足也。《玉篇》供也,备也。《左传·僖十三年》敢不共给。《前汉·礼乐志》日不暇给。〈注〉给,足也。又《集韵》极业切,音劫。敏言也。《礼·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礼谓之给。〈注〉谓□给。《论语》御人以口给。《何晏注》佞人口辞□给。又《集韵》於业切。义同。又《集韵》辖夹切,音洽。岁在未曰汁给。通作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