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è ér nüè
成语简拼:XEN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謔而虐
成语解释
开玩笑很尖刻。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谑而近虐、谑近于虐
成语示例
(1)这等说话,也算善于劝谏的了,无奈李纯生长山水之间,久执樵渔之业,谑而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一回
成语造句
(1)成语「谑而虐」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刚叔叔给荣荣和小朋友讲解了“谑而虐”的成语典故。
(3)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谑而虐”几个大字。
(4)容县石寨中学的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谑而虐”。
(5)小静写不出成语“谑而虐”,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
(6)小莲不会写成语“谑而虐”的最后一个字。
(7)前往陕西省丹凤县资峪中学的巴士上,宏伟哥哥给珈瑜和曹彦讲解了『谑而虐』的故事。
(8)这等说话,也算善于劝谏的了,无奈李纯生长山水之间,久执樵渔之业,谑而虐。见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一回。
成语出处
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当其时,内府之权皆归堂郎中,各堂端拱无为而已。有嘲之曰:「嵩不知,巴不管,胡涂堂官填不满……」可谓谑而虐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谑谑:xuè <动>开玩笑。《世说新语·容止》:『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李白《陌了桑》:『调笑来相谑。』
而而:ér 1、<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而。』2、<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3、<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而坏都舍。』4、<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5)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6)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7)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8)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5、<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6、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虐虐:nüè 1、<动>残暴。《尚书·汤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2、<动>虐待;残害。《与妻书》:『奸官污吏虐民可以。』3、<名>灾祸。《左传·襄公十三年》:『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
谑谑:《酉集上·言字部》《唐韵》虚约切《集韵》《韵会》《正韵》迄却切,□饷入声。《说文》戏也。《尔雅·释诂郭注》谓调戏也。《诗·邶风》谑浪笑敖。又《卫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后汉·阴皇后纪》不喜笑谑。又《尔雅·释训》谑谑、嗃嗃,崇谗慝也。〈疏〉皆盛烈貌。《玉篇》喜乐也。《诗·大雅》天之方虐,无然谑谑。〈传〉谑谑然喜乐。又驿名。《柳宗元·诗注》善谑驿,在襄州之南,即淳于髠放鸽之所。《说文》本作□。
而而:《未集中·而字部》《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音栭。《正韵》如支切,音儿。《说文》颊毛也。〈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作其鳞之而。〈注〉之而,颊□也。又《玉篇》语助也。《诗·齐风》俟我於着乎而。又《书·洪范》而康而色。〈传〉汝当安汝颜色。又《诗·小雅》垂带而厉。〈笺〉而亦如也。又《诗·大雅》子岂不知而作。〈笺〉而,犹与也。又《礼·檀弓》而曰然。〈注〉而,犹乃也。又《韵会》因辞,因是之谓也。《论语》学而时习之。又《韵会》抑辞,抑又之辞也。《论语》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又《韵会》发端之辞也。又《集韵》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宁。《释文》郑读而曰能,能犹安也。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其鳞之而。)谨照原文其上增作字。
虐虐:《申集中·虍字部》《唐韵》鱼约切《集韵》《韵会》逆约切,□音疟。《增韵》苛也。《书·汤诰》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又灾也。《书·盘庚》殷降大虐。〈传〉我殷家于天降大灾。又《说文》残也。《左传·襄十八年》陵虐神主。〈注〉数伐鲁,残民人。又《韵补》宜照切,叶去声。《毛诗》匪用为敎,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髦。又宜戟切,音逆。《史记·叙传》子羽暴虐,汉行功德。《类篇》本作□,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