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关于全面推进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范文

www.16system.cn 2021-12-01

关于全面推进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范文

  本文以开放大学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其融入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境,进而从师资培养、资源建设、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思路,希望为课程思政在开放大学的全面推进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一、教师口语课程结合思政教育的意义

  语言作为沟通交流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千百年来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学习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作为未来向幼儿传授知识经验的教师岗位,其口语课程更是在所有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来看,教师口语融入思政教育有以下两点重要意义。

  (一)精准落实开放大学的培养目标

  我国开放大学体系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育目标,在不同学校都有着自己具体的规定,但大部分学校都是把“学习国家领导人提出的重要理论思想,树立正确价值观”等要求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师口语中融入思政教育,则是把相关目标以更加精准化、具体化、实效化的方式在课程建设中予以落实,激励学生以提升口语规范为己任,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教育境界。

  (二)全面推进思政教育进课堂

  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以规范性和具有较高思政水平的语言体系来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口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同时,促成具有“思政元素”的语言表达,以此保障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同时,还可以借助思政教育进高校课堂的实践,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进而推广到其他阶段的教育,帮助课程思政政策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效落地。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实际困境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困境。

  (一)对政策内涵理解不足,使“行动”陷于“迟缓”

  在访谈中,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各抒己见。有教师定义其为“教师把我国的社会主义路线、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渗透进专业知识的讲解当中”。也有部分教师表明自己虽曾听说过这个术语,但并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在含义,并且在自己讲授专业课时从未有意识地实施。虽然目前学术界未对该术语进行概念界定,但教师主观认识上的不足和理解不够深入仍是课程思政难以持续推进的一大主要因素。

  (二)难以挖掘思政元素,导致“理念”与“实施”相悖

  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全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对此合理加工,进而把原有的教学进行创新式改编,形成新的教学框架。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因为理论的不足、经验的或缺,无法有效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这就形成了课程思政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相悖的情况[x]。在访谈中,仅有xx%的教师提出能够在专业课中挖掘出少量的思政元素,xx%的教师自认为有效地提炼思政元素并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由此比例可见,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创新式融入,目前都存在一定的落差。

  (三)缺乏有效教学方式,出现“分割”和“强融”现象

  访谈中多数教师表示,因为拥有比较成熟的资源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在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中对课程的设计轻车熟路。然而融入思政教育后,顿时感觉无从下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专业课和思政教育各自独立“分割”,甚至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强融”的现象。如此融合度,自然不是相关政策和理念的目标所在,需要长期的教研与实践,加以优化和全面提升,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三、开放大学教师口语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师资培养、资源建设、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规划。

  (一)师资培养

  1.思政理论培训为解决部分教师对政策内涵不够理解的现象,通过定期开展思政理论培训,得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意识的提升。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应重视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的培养,为思政理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环境和人员支持。从专业课教师层面来看,学前教研组可以和政法教研组合作,定期交流、互相学习,力求在丰富思政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教学技能提升。x.教学研讨活动(x)思政元素研讨借助教学研讨活动的平台,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师可以共同开动脑筋,挖掘每一章节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讨论其背后的教学目标。下面以本课程教材———《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x]中的部分章节为例,探寻“教师口语”和“课程思政”的结合点。(x)教学方法研讨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不仅要求教师能准确提炼思政教育元素,还应借助创新、多元的方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共同探讨不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第三章第二节《教学口语的分类训练》的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只依赖讲授法、练习法的教学方式,通过几则教师与幼儿谈话的案例,让学生自行判断何种谈话方式最佳,并借机融入有关正确“儿童观、教师观”的思政教育元素。

  (二)资源建设

  针对教师口语课程,笔者认为要在“示范课程、教学案例库”两个方面进行资源的建设和统筹。首先,示范课程建设。针对教师口语课程,教研组应首先组织课堂观摩活动,筛选优质的课程思政实践范本,并进行实录,最终的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听课笔记、演示课件、课堂录像等。每一节示范课程的最终呈现都将收录于学校的资源平x,以方便教师下载和参考。其次,教学案例库建设。教师口语的教学案例库可以由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资源构建,例如前述的教师听课笔记和课堂实录就可纳入其中。此外,还可以对不同主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加工、整理,最终以微课视频、互动课堂视频、教学设计方案等形式予以呈现。

  (三)教学评价

  教师口语课程要想实现课程教学、技能训练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整体的教学评价方式还需进一步优化。首先,建立考核机制。教学评价机制的设立由来已久,但是往往并不纳入对教师的业绩考核。所以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融合体系的积极性,可将“思政教育”评价以具体条款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其次,扩充评价对象。目前,评价机制往往是针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分、教学情况反馈,但在教学过程中仅有一个被考核对象是不合理的,需要将学生也纳入考核对象中,由教师、其他学生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且对阶段性表现进行总结反馈,将考核结果记录到学生管理体系中。最后,优化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多是纸质打分,填写建议。然而,为提高学生评价的参与率,可在线上平台开通评价通道,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该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合情况进行评价反馈,从而获取更多真实信息。

  四、结语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需要从大局的眼光明确其在“落实培养目标、促进思政教育全面推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更要真正了解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够理解政策内涵、难以挖掘思政元素、缺乏有效教学方式”等困难,进而借助“师资培养、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的全面推进,保障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全面融合,力求早日实现“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