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之人读后感
www.16system.cn养家之人读后感
在描述战争中的故事时,创作者可能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向受众传达不同的思想。
过去有很多战争片极力刻画战争的伟大与个人英雄主义。它或许是好看的、令人亢奋的,但它一定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一个点,即战争的残酷。
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不想看到一个个小男孩看到战争片而迷恋战争,终日幻想持枪杀敌。
如果你生活在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每天在你身边发生的都是戏剧,都是电影,可是你根本不会觉得它好看。
尖刀利刃,在故事中是刺激,在现实中,是恐惧。
今天想要提及的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它占据着世界上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无数征服者和侵略者踏上这片土地,无数文化在这里交融,可是和平永远不是常态。它叫阿富汗,这个故事叫《养家之人》。
是的,这又是一部动画,这是爱尔兰卡通沙龙做的第三部动画。
很有必要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个动画公司,因为作品太少,它受到的关注可能还不如法国动画,自然完全无法与迪士尼比肩,然而自从它第一部动画诞生起,世人便为此惊叹甚至迷恋。我们可以看到两部前作,《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颇具想象力的精致画面,每一帧截下来都如一幅艺术品。这又是一种不同于法式浪漫主义的风格,它彰显了爱尔兰人独到的文艺气息。
这两部作品皆取材于爱尔兰古老的传说,又纷纷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这次的《养家之人》又一次入围了,虽然最终不及《Coco》,还是一度成为了它的劲敌,毕竟安妮奖的最佳独立动画长片可给了《养家之人》。
这个故事将焦点对准了战争,对准了混乱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家庭。听起来相当现实主义,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电影中的传说,凭借瑰丽的想象打动着我们。
「我们的家园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利爪下被分成数个部分,有北部沙漠那炽热之眼的灼热,亦包括那黑白交汇的冰峰之凛冽……」
传说也好,现实也罢,在这样一个国家本就该是融为一体的。
塔利班政府统治着这个国家,这是个女人绝不能独立外出的时代,只有在成年男性的陪同下才可出门,并且绝不可引人关注。故事在这样一个家庭发生,父亲因为得罪塔利班被捕入狱,家中只有女人和孩子,按理而言,这个家庭的人不能外出,也没有人会卖给她们粮食,她们只能饿死。
妈妈尝试和帕瓦娜去监狱找父亲,即便已经遮住自己的全部面容,还是遭到了暴打,被赶回了家。
帕瓦娜目睹了这个社会的全部面貌,高压统治下,男人都可以成为集权者和施暴者,女人的自由与权利无从谈起。
看起来这是个讨论女权与集权主义的故事,可是我们看到,即使帕瓦娜女扮男装后,获得了身体上的自由,因为力量和社会地位的低下,照样没有尊严,照样受人欺压。
塔利班少年认出了她,举着枪追杀她,可当他真正踏上战场,露出的目光却是迷茫的、困惑的。他崇尚的不是战争,而是手握权力时压迫人的快感。
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畸形与扭曲。
或许这才是战争的真实面貌,凭借扭曲的形式颠倒社会天平,满足一部分人的恶,摧毁大多数人的安定。
在这样的冲突与变奏中,一举一动的结果都是未知的,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残酷的戏。
帕瓦娜下定了决心,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前去监狱寻找父亲。
与此同时,帕瓦娜向我们道出了另一个传说。凶猛的象王夺走了全村人的种子,人们没有了粮食来源,少年苏里曼主动扛起大任,找到象王,打败它夺回种子。
显而易见的是,现实与传说同步推进,本身也是在互相暗示情节的发展,毕竟过去传说与神话就是寄托了人们对现实的期望。
少年苏里曼需要寻找三样东西才能打败象王,一件闪着光,一件用于抓捕的,一件能使人感到平静。他找到了前两样解决了其他难题,然而当发狂的象王向他冲过来时,他还是没有第三样东西……
苏里曼其实是帕瓦娜已经去世的哥哥的名字,母亲从未告诉她哥哥的死因,或许就隐藏在她讲述的故事里。
「话要说的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毕竟是雨水滋润花朵生长,而不是雷鸣。」
当然在传说里少年苏里曼找到了战胜象王的方法,可是在现实里一家人始终没有团聚。或许再过几天就能团聚,或许永远都不能。
这便是战争的现实,永不停歇的黑暗。
战争的炮火如同雷鸣,声势浩大,但也只是空有声势,战争使人毁灭,而非生存。
雨水浇灌的土地,才能长出珍宝,不管在哪,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
养家之人读后感
帕瓦娜为了全家人的生存,剪了长发,变成了“男孩”阿狄士。
她要把拐杖送去监狱,送给她的爸爸,那个只有一条腿,要养活全家的男人。有了拐杖,他才能回家。可是母亲害怕,害怕失去女儿,她已经失去了能够依靠的丈夫,她再也没有什么敢失去的了,她要保住她剩下的孩子们。
帕瓦娜努力赚钱——她一定要去监狱见爸爸。母亲走投无路,只能向表哥写信求助,并许诺将大女儿嫁给表哥家。女儿没有反抗,为了生存,她必须嫁。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女性是多么卑微啊,迫不得已剪去长发作男子的,与素未谋面的男子稀里糊涂结婚的,在这个阴暗的世界找光亮的......
若是像长发,积攒着,一刀,就能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那烦恼该多好处理啊。可是剪掉烦恼,永远不会像剪头发那样潇洒利索。帕瓦娜剪掉头发后,依旧要面对新长出的烦恼——“担忧被发现是女子”。
可是谁说女子注定弱小?谁说女子不能自立?谁说女子必须依靠男子?
剪或不剪,女子都同男子一样能干。
养家之人读后感
“我们这片土地上,人是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现实,这部电影似乎太无力,但作为动画,它又显得太沉重。可真实的生活,毕竟不是电影,很少会有美好的结局。
影片结尾,小女孩救出监狱里的父亲,一家团聚。连帕瓦娜故事中的苏莱曼,也用自己的故事,感化了大象王,拿回种子。看似是美好的大团圆结局,但战争已经开始,故事中的人们不知是否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呢?
帕瓦娜与苏莱曼,两个人的命运同时推进,一个是故事,另一个是现实。帕瓦娜口中的哥哥,勇敢面对似乎无所不能的大象王,其中也有帕瓦娜对自己理想人格的美好投射。
但这样一个少年,在现实中的结局却是“我叫苏莱曼,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玩具,我把它捡起来,之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他离开得如此突然,生命如此苍白脆弱。在故事里,三样武器中最后一样便是他自己残酷的故事。现实中发生的事成为他的力量与铠甲,伤疤与死亡让他和大象王和解。苏莱曼只能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渴求他人同情,但如果大象王没有被感动呢?打败男孩易如反掌,结局依旧是无人能战胜。更何况苏莱曼从未战胜过“战”胜过,换回的只有双重死亡。
战争中身后可怕的迷雾,在镜子的映照之下,只是一匹虚弱的老马。现实中,塔利班少年仗权欺人,可在面对的真正战争时,眼神迷惘,只剩胆怯。
生活施以痛苦,帕瓦娜在故事中寻找希望。
或许命运多舛,看不见远方与光亮。但请活下去,活着就是财富,活着才会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