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www.16system.cn学习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加强、新成效,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厚重底色与强大效能。
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工作环境。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主体,建立健全督促考核的制度体系,同经济、政治、文化、等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核。增强阵地意识,完善宣传制度,规范舆论引导,要管好、用好用好新闻舆论、互联网等平台的宣传。对一些道听途说、不严不实的,谨言慎行,对意识形态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讲清楚辉煌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更好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信心和底气。
坚定信念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好正确的立场方向,主动了解一些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并认清和辨识各种社会思潮利害。此外还应发挥表率作用,敢于担当所在岗位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升理论宣传的能力水平,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工作创新力,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顺势而为,探索潜移默化、打动人心的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引领群众自觉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引领力,并且善于运用大众化、口语化、形象化的群众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只有语言表达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意识形态内容才能深入人心,意识形态工作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学习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根本要求,科学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鲜明指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目标和原则,部署不同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举措,为做好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把准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方向;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科学谋划部署推进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新进步、达到新高度,确保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做好思想引导,注重方式方法,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对违纪问题依纪严肃处理;要持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宣传,管好用好民政新闻媒体,讲好民政故事;要不断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推进民政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大变局的基本内涵,辩证分析了大变局对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科学指明了我国应对大变局的路径方向,系统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方向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分析世界形势变化,认清我国发展历史方位,在变化中把握战略机遇,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大势,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强化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开创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学习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决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不断得到验证彰显、战胜各种谬论迷思的历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赢得支持认同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党高扬马克思主义、笃行马克思主义,引领团结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涤荡旧社会的腐朽文化和污泥浊水。为保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党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决同一切错误思潮作斗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必然要求。以先进的意识形态、统一的思想意志将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是确保全党始终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全党,引导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凝聚磅礴奋进力量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向来发挥着“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加强思想引领和宣传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向前进。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战线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理直气壮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果断消除顽瘴痼疾,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强化政治责任,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制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作出制度安排和规范要求;出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并将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安排。压紧压实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责任,推动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高扬思想旗帜,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主心骨更加坚定。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组织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辅导读本,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组织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效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弘扬时代强音,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高昂响亮。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社会进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活动,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深入宣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深入宣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和进展成效,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的时代主旋律,汇聚起意气风发、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着眼凝聚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充沛强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选树和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广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讲好中国故事,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鲜亮突出。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翻译出版和宣介推广,创新开展高访外宣和系列主场外宣活动。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主张,精心设计针对性强、关注度高的外宣议题,生动鲜活展示中国形象,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真诚亲和增进国际共识。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争取知华友华力量。
敢于担当亮剑,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划清了底线红线,校正了工作导向。各级党组织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所谓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观点,对意识形态问题频发多发、处置不力的单位和组织严肃追责问责。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的管理,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正在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切实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深刻把握这一根本制度的本质规定和实践要求,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各领域,落实到理论舆论、文化文艺、内宣外宣、网上网下、体制内体制外各项工作和各个阵地。围绕这一根本制度完善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党的意志、党的主张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确保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实现民族复兴主题坚定信心、鼓舞斗志、汇聚力量,紧扣新时代党的历史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足干劲。投入更大力量、更多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敏锐,强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担当,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守住管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对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敢抓敢管、敢于斗争,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对落实责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该问责的问责。发挥好巡视利剑作用,抓好意识形态专项检查,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