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文

www.16system.cn 2022-11-21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好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文,供大家参考选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文

20__年9月18日上午,中国_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每一个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都包含着期待,关注着举世瞩目的直播盛况,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_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幸福”,既淳朴,又真真切切的描绘出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新时代的今天对于生活的美好夙愿与追求,体现出中国_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走向民主,生活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进步完善、城市化建设不断扩大、医疗卫生、养老制度、教育政策等都不断改革不断贴近民生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祖国赋予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幸福的权利。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短短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在跨越了一个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从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的腐朽落后的局面中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民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民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产能达到了一万两千亿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等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让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我没有理由不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一点一滴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拥护和爱戴中国_。

  中国_人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果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宏伟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是圆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人民安居乐业,爱岗敬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的光芒照耀着祖国大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文

渐入黄昏,远处的天边晕染了微微的红晕,我的脸也随之泛红,看着夕阳渐渐沉入,我不由得思绪万千。

 眼前的景象也慢慢的被黑夜笼罩,往日的点点繁星、弯弓似得月弦,也被这阴沉的氛围所淹没,空中的雨莫名的从天空中坠落下来。城市里的霓虹灯依然亮着,公路上的车依然川流不息,行走在雨中的人依然欢声笑语。路灯下的我看着一辆辆公交车从眼前飞驰而过,踌躇不前,公交车能达到早已预定的终点,可我却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

  柳树在雨中随风摇曳,我的心也随之摇摆不定。雨打着落叶飘到水面,向远处流去。我相信它会流的很远,很远,直到那片树叶消失在的视线里。我又焦虑了,仿佛又觉得那片树叶会失去航向,不知归路。

  我的努力的终点在哪里,我停留在这个思绪中无法挣脱。

  看着大雁从空掠过,我的心也跟着它们飞向了远方。我出神的望向窗外,渐渐游离在大雁的归途与归期之中。看着对面空无一人的教学楼,教室旁边即将竣工的高楼大厦,我是何其渺小。我不知道归途在哪里,却又总想着在喧闹的城市中生活,想着我一片狼藉的生活,望着一沓总是不及格的试卷,只是笑自己痴人说梦。

  突然耳边响起老师的声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被这句话拉回了现实。看着课堂上同学们一个个笔直的身影,认真的眼睛,奋发的精神,脑海里再次闪过老师们无数次的教诲,父母无数次的鼓励,同学无数次的安慰,我惭愧了。原来,我曾经的初心被自己所谓的青春的迷茫都丢在了不知名的角落里。其实我的终点也早已定好,是我在前进的路上,被路边的风景迷惑了双眼,迷失在风景里,忘记了归途。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湖面上的那片落叶,在平静的湖面中也会在某个地方停留,找到自己的归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文

  自古颜回称大贤,鹑衣瓢食学成渊。

  一一题记

  作为孔子最出色的弟子,十三岁刚入学的颜回,就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一面。他经常会问孔子一些看似简单的的小问题,孔子通常会耐心地作答,但回顾之余还是会觉得颜回有些呆傻。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长达二十五年,两人多少也有了了解。颜回的快乐是每天从老师那里学习新知,并不断运用到实际中来。在与颜回的往来中,孔子逐渐意识到颜回才可能是众多弟子中将儒家思想贯彻得最好的那个。而颜回也未曾想到,他会和老师一起被载入光辉的史册。

  《论语》中颜回出现的频率不多,但每回都是在称赞他的大德。他勤奋好学,很快便有了满腹才学,但他成功时不骄傲自满,失败时不颓唐落泪,“不迁怒,不贰过”成为最真实的写照;他德行宽广,所行的每一处皆有善良,他对君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小人也不会轻贱放弃,“敏于事而慎于言”,也是他人格的尊严。他尊师重道,永远将老师放在第一位,他吸收讲学精华,时刻回忆老师对他的恩情。他面对孔子,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老师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他前进的道路。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悲伤的葬礼,孔子在那天哭得肝肠寸断,声音如此悲恸,令路人无不动容。他看着装有颜回的棺椁越来越远,而自己却无可奈何,只能口中大呼“天丧子,天丧子”,怀着满腔悲痛、一心的不甘,踉跄走回寓居。终是英才遭忌,上苍高张,一缕幽魂最终消散在孔子身旁。直至多年后,还有人来询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之间,未闻好学者也。“是啊,今也则亡,他心中的第一,永远是他,从未变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究竟是怎样的豁达才让颜回能苦中作乐。后来明白,是孔子的言传身教,是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成为他精神的支柱,成为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而他一直所做的,正是发扬儒家“仁”的精神,他一直在坚守自己的初心,儒家的初心。在多少个彻夜难眠,多少个参悟追觅,抑或是孔子多少次梦回故乡和故人在旧地重游。他们所追求的,一直是”仁”。

  克己复礼为仁,宽宏大量为仁,温良恭俭为仁。

  仁在何处?

  仁在心中。

  他们追根溯源,周游列国,为的是唤醒人们心中的”仁”,为的是造就一个充满大爱的人间。

  颜回已死,但他的精神不死,他仍用他”箪食瓢饮”的坚守本心,不改其志来反抗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时代,来渲染现代人不忘初心的信念。

  ”贵戚王侯轻若土,苍生社稷重如天”,他的一生很短,但宛若凤凰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