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òu shǒu chí jiǔ bēi,zuǒ shǒu chí xiè áo成语简拼:YSCJBZSCXA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成语解释
既有美酒,又有佳肴。形容心满意足的样子。
成语示例
(1)因释毕缚,毕尝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便足了过一生。▼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十回
成语造句
(1)滨滨写不出成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
(2)昌松中学的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3)建承大哥哥给茹煊和阳晰讲解了“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典故。
(4)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几个大字。
(5)小路不会写成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最后一个字。
(6)因释毕缚,毕尝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便足了过一生。见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十回。
成语出处
《晋书·毕卓传》:『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右手右手:[yòushǒu] (1)右边的手。(2)右首。
左手左手:[zuǒshǒu] (1)左边的手。用左手痛打。(2)左边儿;左首。
右右:yòu 1、<名>右边。《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2、<名>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负责警卫并防止车身倾斜的力士。《殽之战》:『莱驹为右。』3、<名>古代称等级(人或物;地位等)。《促织》:『无出其右者。』4、<动>尊重。《淮南子·氾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5、<动>赞助。《左传·襄公十年》:『王右伯舆。』6、<动>通『侑』,劝人饮食。《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7、<动>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右武] 崇尚武功。[右职] 重要官职。[右族] 豪门大族。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持持:chí 1、<动>拿着;握着;抓着。《狼》:『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2、<动>拉,牵。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选老躄者一人持马。』3、<动>把持,掌握。《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4、<动>操持,治理。《察今》:『悖乱不可以持国。』5、<动>扶持。《柳毅传》:『毅恐蹶仆地,君亲起持之曰:「无惧。」』6、<动>保持,维持。《苏武》:『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7、<动>抱着,坚持。《赤壁之战》:『诸人持议,甚失孤望。』8、<动>携带,带着。《西门豹治邺》:『以故多持女远逃亡。』9、<动>控制,挟持。《童区寄传》:『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10、<动>对立,对峙。《赤壁之战》:『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持操] 保持气节操守。[持衡] 1.用秤称物。《新唐书·李石传》:『天下之势犹持然,此首重则彼尾轻矣。』2.比喻评量人才。岑参《奉和相公发益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持持。』[持衡拥璇] 比喻掌握国家权柄。衡、璇,北斗七星中二星名。《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驭世,沉璧属子;重华握历,持。』(放勋:尧的号。重华:舜的号。)[持寄] 以物寄赠友人。[持两端] 动摇不定,怀有二心。《汉书·萧望之传》:『乌孙持,亡坚约,其效可见。』(亡:无。)[持禄养交] 结交权贵以保持禄位。《管子·明法》:『小臣持,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持平] 主持公道,不偏袒任何一方。[持衰] 不梳洗,不吃肉,不近女色。[持重] 1.掌握重权。《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2.稳重;慎重。《汉书·韦贤传》:『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3.封建宗法制规定,承继主持宗庙祭祀为持重。《仪礼·丧服》:『持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
酒酒:jiǔ(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2)姓。
杯杯:bēi(1)杯子:茶杯;杯盘狼藉;杯酒言欢。(2)杯状的锦标:银杯。
左左:zuǒ 1、<名>左边,与『右』相对。《垓下之战》:『左,乃陷大泽中。』《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名>战车左边的卫士。《殽之战》:『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3、<名>东面。古代地理观念中,以东为左。《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4、<名>旁边。《柳毅传》:『鸟起马惊,疾逸道左。』5、<名>(车骑的)尊位。《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6、<名>较低的地位。古代尊称右,故以『左』为较低的地位。《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7、<形>不正;邪僻。《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8、<动>不合。韩愈《答宝秀才书》:『身动而事左。』9、<动>不赞助。《战国策·魏策》:『右韩而左魏。』10、<名>证据;证人。《新唐书·刘知几传》:『举十二条左证其谬。』[左道] (1)邪道。(2)一切不正派的行为和事情。[左右] (1)左边和右边。(2)旁侧;周围。(3)身边的人;近侍;近臣。(4)对对方的一种敬称。(5)表示约数,相当于『上下』。(6)帮助;辅佐。(7)支配;控制。(8)反正;横竖。
螯螯:áo螃蟹等节肢动物的变形的第一对脚,形状象钳子,能开合,用来取食或自卫。
右右:《丑集上·口字部》《唐韵》于救切《集韵》《韵会》尤救切《正韵》爰救切,□音峟。与佑佑通。《说文》助也。《尔雅·释诂》右,导也,勴也,亮也。《书·益稷》予欲左右有民。〈注〉左音佐。《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诗·大雅》保右命尔,燮伐大商。又左之对也。《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礼·少仪》赞币自左,诏辞自右。〈注〉立者尊右。又上也。《前汉·公孙弘传》守成上文,遭遇右武。〈注〉师古曰:右亦上也。又《循吏传》文翁以为右职。〈注〉师古曰:右职,县中高职也。又强也。《后汉·明帝纪》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又官名。《周礼·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注〉羣右,戎右,齐右,道右也。又姓。《正字通》汉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岩。又《广韵》汉复姓,五氏。左传□乐大心为右师,其后因官为氏,汉有中郞右师谭。晋贾华为右行,因官为氏,汉有御史中丞右行绰。何氏姓苑有右闾、右扈、右南等氏。又山名,兽名。《山海经》长右之山有兽,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又与侑通。《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注〉右读为侑。劝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云久切,音有。义同。○按《集韵》有上去二音,义实相通。《正韵》於上声训左右手,去声训右助,二音分二义,非。又叶以周切,音由。《诗·周颂》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按《唐韵》正音以。今从朱注。又叶羽轨切,音以。《诗·卫风》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弟叶满彼反。《秦风》溯徊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宋玉·笛赋》隆崛万丈,盘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韵》正云:右古音以正引经传子集证之,是直当读作以,非止叶音矣。又叶于记切,音异。《诗·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喜叶去声。又叶演女切,音与。《陆云·陆丞相诔》乃干中军,入作内辅。公侯陟降,在帝左右。《说文》本作□,从口从又。《徐锴曰》言不足以左复手助之。考证:(又叶于记切,音意。)谨按于属喻母,意属影母,于记切非意字之音,谨照字母音意改音异。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持持:《卯集中·手字部》《唐韵》直之切《集韵》《韵会》澄之切,□音治。《说文》握也。《广韵》执也。《诗·大雅·凫鷖序》持盈守成。〈疏〉执而不释谓之持,是手执之也。《礼·射义》持弓矢审固。《史记·秦始皇纪》大吏持禄取容。又把持也。《史记·酷吏传》宁成为任侠,持吏长短。又军持,汲水具,梵语也,犹华言缾。《陆游诗》游山双不借,取水一军持。〈注〉不借,草履名。又《正韵》□知切,音驰。义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陇西行》清白各异尊,酒上玉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酒酒:《酉集下·酉字部》《唐韵》子酉切,愀上声。《说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释名》酒,酉也,酿之米麴,酉泽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强相踧持饮之也。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前汉·食货志》酒,百药之长。《东方朔传》销忧者莫若酒。《江纯·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又□酒,明水也。《礼·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又天酒,甘露也。《瑞应图》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一名天酒。又官名。《周礼·天官》酒正。〈注〉酒官之长。〈又〉女酒。〈注〉女奴晓酒者。又祭酒,尊称之号。《前汉·伍被传》号为刘氏祭酒。〈注〉祭时惟尊长酹酒也。又酒旗,星名。《曹植·酒赋》仰汉旗之景曜,协嘉号於天辰。又地名。《左传·庄二十二年》王与虢公酒泉之邑。〈注〉邑在河南。又《前汉·武帝纪》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注〉酒泉,今肃州。又姓。明有酒好德。又人名。《史记·晋世家》静公俱酒。又《韵补》叶子小切,音剿。《诗·郑风》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灵巫拜祷。神嘻饮食,使人寿老。又叶子与切,音苴。《张超·诮青衣赋》东向长跪,接狎欢酒。悉请诸灵,邪僻无主。考证:(《周礼·天官·酒正》女酒。〈注〉女奴烧酒者。)谨照原文烧酒者改晓酒者。
杯杯:《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布回切《集韵》《韵会》晡枚切《正韵》晡回切,□背平声。《说文》作桮。俗作□,通作杯。饮酒器。唐孔颖达曰:《周礼》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礼·玉藻》母没而杯棬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又盛羹器。《前汉·项羽传》幸分我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陇西行》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又叶薄侯切,音裒。《鲍照·合欢诗》饮共连理杯,寝共无缝裯。考证:(《史记·项羽传》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谨按师古注系前汉书,谨将史记改为前汉。幷[同并]照原文增幸分我三字。
左左:《寅集中·工字部》《唐韵》《正韵》臧可切《集韵》《韵会》子我切,□音□。《增韵》左右定位。左,右之对,人道尚右,以右为尊。《礼·王制》男子由右,妇人由左。《史记·文帝纪》左贤右戚。〈注〉韦昭曰:左犹高,右犹下也。又《增韵》手足便右,以左为僻,故凡幽猥,皆曰僻左。《前汉·诸侯王表》作左官之律。〈注〉师古曰:左官犹言左道。僻左,不正也。汉时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佐诸侯为左官也。《韵会》策画不适事宜曰左计。又《正韵》左,戾也。又乗[音chéng]车尚左。《礼·曲礼》祥车旷左。〈疏〉旷,空也。车上贵左,仆在右,空左以拟神也。又吉尚左。《礼·檀弓》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注〉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又不助也。《左传·襄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疏〉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又证也。《前汉·杨恽传》左验明白。〈注〉左,证左也。言当时在其左右,见此事者也。又姓。《广韵》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后因氏焉。又汉复姓二氏,左传公子目夷为左师,其后为氏。秦有左师触讋。晋先蔑为左行,其后为氏。汉有御史左行恢。又《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又叶总古切,音祖。《王逸·九思》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俓[音jìng,古同径]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轨音矩。又叶祖戈切,挫平声。《诗·小雅》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宜叶牛何反。考证:(《礼·王制》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谨照原文女子改妇人。(《礼·檀弓》孔子与门人拱立而尚右。)谨照原文拱改立。立改拱。
蟹蟹:《申集中·虫字部》《唐韵》《正韵》胡买切《集韵》《韵会》下买切,□音獬。虫名。《周礼·冬官考工记·仄行注》仄行,蟹属。〈疏〉今人谓之旁蠏,以其侧行故也。《尔雅翼》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谓之跪,两螯倨而容仰,故谓之敖,字从解者,以随潮解甲也。殻上多作十二点深胭脂色,如鲤之三十六鳞。其腹中虚实亦应月。《广韵》水虫。仙方云:投于漆中化为水,服之长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烧之,诸□毕至。《山海经》姑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注〉盖千里之蟹也。余互详蝤蟧螖等字注。《集韵》通作□。
螯螯:《申集中·虫字部》《唐韵》五劳切《韵会》牛刀切,□音遨。《玉篇》车螯。《本草》其殻色紫,璀粲如玉,斑点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则殻开,取肉食之。《梁元帝·谢车螯启》车螯,味高食部,名陈物志。又蟹螯。《韵会》大足,在首上如钺者。《大戴礼》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晋书·毕卓传》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通作敖。《荀子·劝学篇》蟹六跪二敖。《说文》本作□。《韵会》或作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