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作文九问读后感

www.16system.cn 2024-01-22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作文九问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作文九问读后感

  作文真是令人头疼的存在,为此在假期时我拜读了蒋军晶老师的《作文九问》,蒋老师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写作技巧,每一个小章节都令人茅塞顿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看完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我也从中学习了一些妙招:

  1、写好题目有妙招。

  放假前我们班训练了一篇有关难忘的事的作文,孩子们写的题目千篇一律都是《一件难忘的事》,这样的题目大家应该很熟悉吧,无趣,毫无吸引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可以说是心脏,所以我们不妨给它换个名字,一个好听的名字会在第一时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人的眼睛。比如这样的题目:《我恨你八辈子》《郁闷的99分》《打架打出来的笑声》等,是不是很有吸引力?看到它们是不是很想去读一读啊?所以,在下笔写文章之前不妨好好想一想,这个名字你自己是否会喜欢?管建刚老师有一节《作后讲评课》,这节课最开始的部分也提到了作文的题目,也有一些指导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

  2、写好内容有妙招。

  批改作文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终于……”“我太难受了”“我好开心啊”……一句话就写完了,卡在这里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这个时候不妨来想一想过程如何艰辛才会发出终于的感叹?事情让你开心到什么程度?你又是如何难过的?按照蒋老师说的,我们可以把这些铺开来写,比如“写好开心”可以写当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可以写周围的环境(前提是环境与你的心情相契合),这样比一句“我好开心啊”更有趣。

  3、写好对话有妙招。

  作文中孩子们会写爸爸说:“……”,妈妈说:“……”,我说:“……”很多“说”就写成了一篇作文,之前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很喜欢写“说”,文章读起来乏味,没有新鲜感,所以要适当去掉一些,代之以心情的描述或者改变成内心的想法,或用其他的代替说又或者换一下位置等等。比如:他生气地推开门“……”;“……”他边说边用双手使劲儿地搓着一角。

  4、写好外貌有妙招。

  我们的孩子描写外貌时,会写很多的“有”,如:xx有明亮的眼睛,有灵敏的鼻子,有一张樱桃小嘴……,这就是“有”字病,在孩子看来,没有这个字就写不下去了。其实这个“有”大可不必出现。但是当描写外貌中最显著特点出现“有”字是没问题的。如:这个小女孩最有特点的还是她的眼睛,大得出奇……另外为了给大家更深刻的印象,使文章很有感染力,写外貌时还可以多用“像”,比如在描写一个坏人的嘴巴时可以这样写:她的嘴巴好像刀削出来的一样,薄薄的,好像一开口就会伤人。

  大家是不是也学会了一些小妙招啊,这本书为我们介绍了一个又一个简单实用的作文技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老师们不仅可以多读读,孩子们自己去读这本书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赶快拿起这本书读一读吧!

  作文九问读后感

  自从读过《作文九问》之后,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写作的魅力。这种魅力,是包含了生活中的辛酸和快乐。有时嚷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感到回味无穷;还有时让人泪如雨下。

  就是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写作的看法,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写作是一件关乎辛勤劳作、坚持信念的事情。在写作中,有对父母的爱,对国家的爱,对事物的喜,对事情的感情,都被搅拌后加工成了让我们郎朗上口的优秀作文。为什么陆游临终前依旧坚持写诗,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失明后依旧完成了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蒋军晶老师以一种轻巧有趣的口吻讲述了在写作中会发生的小毛病和为我们终结出来的一些小建议,还将一篇篇优秀佳作为我们作典范,让我们在蒋老师的带领下慢慢吸收了他们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让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多一条写作的道路。这本书运用了一种活泼生动的形象,把一些写作妙招体现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让我们清清楚楚的认识到什么叫真正好的手法。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感到写作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它在如同一缕阳光射入我心田;如同习惯那般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如同潺潺清泉滋润着我的心房。我相信,我一定会喜欢上写作的!

  作文九问读后感

  写作,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遇到不少问题:作文课上分析多了,学生们往往写得千篇一律,不讲吧,他们又不会写。于是,我听了一些作文课,看了一些作文书,这本《作文九问》让我受益匪浅。

  我一直觉得大量的课外阅读就可以让孩子写好作文,直到我遇到小吴同学,一个小书虫。他的阅读兴趣浓厚,每次提到什么书,没几天他就买了,他妈妈很支持他阅读,他也读得很认真。可是一篇250字的作文就够他抓耳挠腮的了,有时连字数都不足,无话可写。

  因此,没有课外阅读积累的孩子写不出好作文,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写作的技巧十分重要。这也是本书的作者蒋晶军老师的观点,我十分认同。蒋老师是一位在教学一线工作十余年的特级教师,去年到现场听过他上的作文课,觉得他的作文教学很特别,也很有成效。这本书的内容也是直指要害。一问:没内容可写,怎么办?二问:开不了头,怎么办?三问:就是写不长,怎么办?四问:语句磕磕巴巴,怎么办?五问:总写些陈词滥调,怎么办?六问:中心混乱,怎么办?七问:不会写外貌怎么办?八问:不会写对话,怎么办?九问:不会写心理怎么办?这些都是孩子们在平时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蒋老师给出了很直接、很实用的方法。针对没东西可写,蒋老师说:鸡毛蒜皮的事可以放大写。真没东西可写,这种烦躁就可以写,书中提供了很多范例让读者明白鸡毛蒜皮的事怎么放大,读起来很有意思。再比如:写说不出现“说”。方法之一是替换成为:喊、问、辩解、辱骂、大呼小叫、窃窃私语等。方法二就是用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替代说,引出对话。张三说:“我没办法啊。”改为: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我没办法啊。”篇幅长了,文章的内容也更丰富了,而且这些方法是学生学了就可以用的。

  其实这本书是写给孩子看的,读起来趣味性很强,方法的指导也很接地气,孩子读了一定会很有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书中的方法,让自己的作文教学更有成效。而且,该书还有下册实践篇,有待我们继续阅读,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