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www.16system.cn 2023-07-15
  故事的意思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下面是好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供大家参考选择。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曾在书上读到过这么一句话:“好的课堂评价语,就像久旱之后的甘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的课堂评价语,激励学生奋进,甚至成就他辉煌的一生。”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颇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评价语精彩纷呈呢?

  课堂上我们会经常使用“好”,“不错”,“真棒”等评价语来评价学生,其实这种评价语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学生难以具体了解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又“棒”在何处,在一定程度上不清楚自己的思维优势的可延续性,其评价也失却了意义。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的评价语就要讲究科学。科学的合理的评价语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对每一位发言的学生都予以针对性的、具体的、个性化的评价。评价语要因人而异。一是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激励中等生,三是宽容鼓舞学困生。特别对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这好比一棵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有生成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关键在于是否用百倍的爱心去呵护它。

  前几天我在《灰雀》一文的朗读训练时,平时很少发言的明明竟然慢慢地举起了小手,我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细节,马上微笑着,并用一个请的手势,鼓励他站起来朗读课文。他可是一个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当他怯怯地不太流利且又不够准确地读出指定的段落后,同学们早就纷纷举起了小手要给他指出缺点。有个急性子的男同学甚至已经喊了出来:“他‘胸脯’读错了!”。当这个胆小的孩子认识到自己将要成为同学们批评的对象时,是那样的局促不安。这时,我没有急于让同学们对他的朗读给予评价,而是先走到他的身边,抚着他的肩膀,用眼神示意他坐下,并亲切地对大家说:“在同学们评价他的朗读前,老师要先表扬明明同学。”这时同学们满脸的疑惑,呆呆地看着我。“大家知道明明同学是这个学期才从别的学校转到我们班的,他本来就胆小再加对我们这儿还比较生疏,今天他能勇敢地站起来发言,大家觉得他是不是该表扬呢?”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到明明同学虽然满脸通红,但是他悄悄地把身子坐坐直。接下来当同学们真诚地为他指出朗读中的不足时,他已没有了刚才的难堪,很愉快地接受了同学们的帮助。最后我又不失时机地鼓励说:“有这么多同学的热情帮助,再加上明明自己的努力,老师相信,他一定会进步得很快,下次他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在接下来的这些日子里,明明不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了,课下也活泼了许多。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是你发自内心的赞赏。由于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例“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如,当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走上前去,握住该同学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点滴学习成果,及时捕捉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及时捕捉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态。利用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及时赞赏,传递真情,让学生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要对症下药,就必须了解症状如何,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那么面对现代家庭,我们首先要了解现代家庭的特点。毋庸置疑,“独生子女”对于现代家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它成为一个教育问题的集结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科技产品是每个家庭的必备,而与学生有密切相关的就是越来越普遍的电脑极其网络世界。电脑网络对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影响力不容小视,信息多元化也是对老师的教学权威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家庭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过分的照顾,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爱劳动、懒惰、吃不得苦、意志薄弱、处处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性的不良习惯。

  过分的疼爱,形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由于现代家庭虽群居于高楼间,确缺少邻里联络,孩子少有玩伴、活动单调,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胆小、不合群性格的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富裕,婚姻观念的变化,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也冲击着现代的家庭,使得现代家庭的离婚率不断的上升。家庭的解体使得原来和谐的组织关系发生了变化,父母之间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要么生活在一种不融洽的气氛中,要么生活在缺少父爱或缺少母爱的环境中。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也是特别要关注的,老师应该更加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在学业上对孩子抱有较高目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觉得要出人头地,要找好工作,必须要考上大学,而自己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平时却疏于关心孩子的学业,一切以分数来衡量自己的孩子,一但孩子达不到目标或出现错误,有的家长动辄打骂,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部分学生很害怕家长会,害怕让父母在家庭联系册上签字,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或避免挨家长批评,有的涂改成绩册或干脆撕掉成绩册。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一些泄气的话语使子女整天为学习过度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产生自卑感,而有的孩子则会破罐子破摔,出现逃学、破坏课堂纪律或干脆放弃等一些问题行为。

  互联网在家庭中的普及,使得孩子能够更加轻而易举的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搜索网站上,几乎你能想到什么就能查到什么。这种变革性的知识获取方式,大大冲击了传统的知识“授与受”的传递模式,它使得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宽阔,知识面更加广远,与此同时,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现代社会家庭给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而肩负着学校教育重担的老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好老师?做个有爱心老师。

  心胸开阔,善解人意,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分数论英雄,那种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皆以惩罚为手段或者采取责骂批评的方法,坚信“严师出高徒”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合现代孩子的教育了,“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大人都会犯错,何况孩子,所以对待犯错的孩子应该蹲下来,倾听一下他们的心声,采取宽容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讲课往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点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

  老师是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学历的高低不重要,关键要勤奋学习,善于学习,严谨治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只有老师德才兼备,才能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教师是阳光,学生则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我愿化为温暖的阳光,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光明,让他们为大地增添更美的风采。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十几个春秋了。回首这近十年来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做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事语文学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

  每节数学课,我总不忍心立即离开教室。因为我总是被孩子们的一句“老师,等一等---”给拽住脚步。有时候是为个别辅导差生留下的,有时候是被待解的疑难给拌住了,有时侯是找某个课堂上有心事而没认真听课的学生谈心,诸如此类。有趣的是,经常被重重包围的我反而很乐滋滋地倾听着、享受着师生之间的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

  下面我想将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与老师们分享。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教学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焦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信心。试想,若是自己在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比如说,如果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会被吸进大脑。相反,当你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在痛心我的教学失误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最后总结到,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从学生们渴望上语文课的期望中,从课堂发言积极热烈和表演会活动争先恐后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这是发生在我课堂教学上的一个真实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这样存进了我的记忆库,每一个时刻,每一处细节,都觉得有保存的价值。我在教育中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我感到特别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