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

www.16system.cn 2023-07-03
  征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ēngwén,指某个组织、机构、团体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有关的文章,有稿酬或无稿酬。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

  管党治党最需要的是什么?铁的纪律!我们党是一个有着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在战争年代,艰苦的环境下,我党依然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并且依靠严格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大家耳熟能详的《响堂铺战斗军纪如铁》、《129师纪律建设》、《千军万马打埋伏、靠得就是纪律》的故事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纪律建设的场景。“铁纪”的建设维护了党的团结,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如今,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掌握主动,都需要“铁纪”打造一支最讲党性、最有战斗力、最具纯洁性的“铁军”队伍。用他的“铁腕”、“铁拳”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不断创新,带领大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铁纪管住党最关键的是什么?严格执纪!党章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法宝。自党的以来,党规党纪不单单是书本上一条条简略的条款,还体现在的一个个定义明确、可参照的行为准则上。从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地方的“十个严禁”,从“反对四风”到日常机关效能作风的检查,从“唤醒党章党规意识”到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一条条纪律如涓涓细流,流淌进每个党员的心中,形成了要“守纪律讲规矩”的牢固意识。大家都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名言。纪律摆在墙上不执行,那是死道理、假把式。只有执行到位的纪律才能让纪律挺在法律前面,让每位党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具有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王岐山书记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我想,就是要让纪检干部突出主业意识,强化监督执纪,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

  执纪最终的落脚点是什么?关爱干部!在爱人之间,有句话叫做“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我想,在同样亲密的党组织和党员之间,“最长情的关爱是严管”。正如二月河所说:“纪律立在前,既是雷霆手段,也是菩萨心肠。”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严明纪律、严肃处理,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关爱,也是对干部负责任的表现。落马官员血的教训是惨痛的。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悔过书中总结出“政治生命公式”:“廉洁是1,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都是0。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0”;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想到狱外85岁的老母亲,在铁窗内痛不欲生、追悔莫及:“如果能重头再来,我宁愿放弃生命也不会再做贪赃枉法的事”。这一件件、一桩桩无可挽回的案例发人深省。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不仅仅是政治生命的需要,也是党员干部对家人、对组织的责任底线。党组织执行纪律严起来,小事上多说点,担当多一点,就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一座木质的高楼,那么党章党规党纪就是那连接的榫卯。忽视它、淡忘它、不执行它,榫卯就会松动,高楼也就经不起狂风的肆虐和骤雨的击打。所以,严格执行纪律,营造“模范遵守纪律”的浓厚氛围,让每位党员的“党章意识”深入骨髓,外化为做人的志气、干事的底气、说话的正气,为了祖国的未来,中华的腾飞,贡献更大更久的能量!

  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

  我从小听着爷爷的红色故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长大,一步步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考上大学,然后回到了铜煤工作。几十年过去了,家里这些往事一直在心中珍藏,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家几代党员在我党这个大家庭中,受教育,守初心,葆忠诚,在不同的年代,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为党的事业大厦添砖加瓦,强基固本,各自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遵守了党纪党规,在鲜红的党旗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特别是自己在从事纪检工作的几年里,让我对党纪国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了解到更多的违法违纪案例。有的党员干部没能够控制自己的贪欲,把手伸向扶贫、危改等惠民资金,最终导致自己身陷囹圄,令人扼腕。生活中并不缺少教诲我们的人和事。正所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反面案例让我更深切体会,身为党员干部,必须廉洁自律,方得始终。

  《礼记》上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注重个人修养,常怀律己之心,时常自我审视,自我约束,确保自己勤政务实,乐业奉献,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永远保持内心的安宁和清净。参加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我的内心是踏实和坦然的,我没有辜负爷爷和父亲对我的教诲和期望。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绝不能给党的形象抹黑,只能用一生的忠诚、担当、干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擦亮胸前佩戴的党徽。

  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

  小时候,常听爷爷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红色的种子,潜移默化伴我成长,结出了清廉为民的好果实。

  爷爷出生于1926年,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十几岁的男娃早早就投身革命。爷爷从事卫生员工作,他这支队伍不仅是一支救死扶伤的队伍,更是一支相当“硬核”的战斗队伍,随作战部队南征北战、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鼓舞战士英勇战斗,多次冲上火线,与凶恶的敌人拼命!和平年代,爷爷作为老革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支援祖国建设,服从组织安排来到铜川,成为了一名大夫,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我很佩服那个年代的人,他们身上总有一股质朴而又坚毅的品质——吃苦耐劳,处变不惊。在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前,他依然坚持学习,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大夫一路干到了院长,并且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让当时的铜川第四煤矿医院成为“省级先进单位”,还曾出席了全国卫生群英会,受到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并合影留念。荣誉和权力并未让他有过半分的优越感,相反,军人纪律严明的品质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紧缺,家里亲戚让他想办法给买点东西,他说,“没有指标谁说都不行,都得等!”1961年,中央号召精简干部下放人员,在同等条件下爷爷“优先”带头下放了自己的妻子,理由是“不能给人留下话柄,让人说咱以权谋私”......如今说起这些,爷爷还时常笑叹,“可怜你奶奶了,稀里糊涂就成了家庭妇女。”我想,他大概是在感叹沧海桑田。如今,再看矿医院,昔日的五里铺仅有40张床位的小医院已经成为了永久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爷爷欣慰。到我参加工作,报到的第一天爷爷还特意打电话来叮嘱我廉洁修身、励志勉学的重要性。我至今不敢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