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www.16system.cn 2023-05-29
  教案是指每节课教师所写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下面是好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2.知道不同动物一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不同,繁殖后代的方式也不同。

  3.知道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4.知道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5.知道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特点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关资料,归纳出鸟类及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

  2.能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区分更多的动物。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更多动物的一生产生持续的探究兴趣。

  2.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动物,体会探究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物和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特征。

  难点: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狗的一生”视频、“动物特殊行为”视频、“蚕和狗的特点”维恩图、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蚕在各生长阶段的图片。)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预设:卵、蚁蚕、蚕宝宝、蚕蛹、蚕蛾。)

  2.讲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根据身体形态特征,蚕的一生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3.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更多动物的图片。)其他动物的一生又会经历哪些过程呢?(教学提示: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描述或介绍自己知道的事例,鼓励学生踊跃表达。)

  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几种动物的一生。(板书:动物的一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经验和知识,结合生活中发现的现象和真实事例提出假设,激发学生对其他动物的一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了解鸡的一生

  1.过渡:出示蚕和鸡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2.提问:鸡的一生与蚕的一生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预设:相同之处是鸡和蚕都是从卵开始它们的生命历程的,不同之处是鸡要孵卵,鸡不经历蛹的阶段,没有变态的过程,而且鸡的寿命比较长。)

  3.讲解:母鸡孵蛋时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用自己的体温保持鸡蛋温度相对恒定。21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刚出壳的小鸡身上长满绒毛,1个月左右绒毛褪去,换上羽毛。6个月左右,小鸡长成成年鸡,母鸡开始产卵繁殖后代。

  4.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更多鸟类的一生的图片。)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预设:都是卵生,身上都长有羽毛和翅膀。)

  5.小结: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一生会经历“卵(蛋)→幼年(雏鸟)→成年(成鸟)”三个主要阶段,幼年期生长较快,成年期开始繁殖后代。

  探索二:了解狗的一生

  1.活动:播放“狗的一生”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2.提问:和鸡相比,狗的一生有什么不同?(预设:小狗是胎生的;刚生出的小狗眼睛闭着,耳朵听不见;小狗需要吃狗妈妈的奶长大;狗活的时间比较长;……)

  3.讲解:狗是胎生动物,母狗怀胎2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刚出生的小狗闭着眼睛,耳朵听不到声音;2~3周后,小狗眼睛睁开,靠吃妈妈的奶获取营养;6个月左右,小狗长出恒牙,可以咀嚼食物;12~18个月,小狗发育成熟,开始繁殖后代。

  4.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更多胎生动物的一生的图片。)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预设:都是胎生的,身上都长毛,都是吃妈妈乳汁长大的。)

  5.小结: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出生后都会经历“幼仔→成年”的生命过程。

  探索三:了解我们的一生

  1.过渡:我们了解了鸡和狗的一生,那么,我们人类的生命历程又是怎样的呢?(教学提示:出示一组不同年龄的人的图片。)

  2.活动:指导学生整理这些图片,并按照年龄排序,然后说明理由。

  3.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胎儿,出生后我们会经历“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几个主要阶段。人从出生到年老,除了身体长高长大,外部形态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化。

  4.提问:如果人生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你们会对不同年龄段的自己说些什么呢?(教学提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探索四:对动物做出判断

  1.过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动物有了新的认识。动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作生物。你们认为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教学提示:出示一组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2.布置任务:请大家分组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达成一致后将结论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3.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蚕和狗的特点”维恩图。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鸡的一生,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鸟类的共同特点;通过了解狗的一生,引导学生发现哺乳动物的特征;通过开展资料整理活动,让学生知道人的一生会经历的几个阶段,感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最后整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巩固学生对动物的认识。这个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研讨汇报

  羽毛:被覆在体表,质轻而韧,略有弹性,具防水性,有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

  鸟类:体均被羽,恒温,卵生,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

  拓展与小结

  1.拓展: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生一些奇特、有趣的事情。有的动物身体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如变色龙;有的动物行为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教学提示:播放“动物特殊行为”视频。)

  2.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了解更多动物,收集动物一生中的有趣事情,做个科学小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动物行为的多样性,了解更多动物一生中的有趣事情,理解这些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从这个角度出发,做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满的科学小报,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教学反思

  本课由“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过程”引出“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的问题,这是由对个别事物的研究推广到对普遍现象的关注,是提出问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根据生活经验和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种类及其他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节课依然以蚕为切入点,与前几节课相呼应,引导学生回顾蚕的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搜集证据和交流的方式总结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又一次得到锻炼。最后把研究的对象转为人类的生命历程,又大大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观点的建构。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活动,引领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

  一是从收获种子的数目,

  二是发现植物生长变化的现象。在这两个活动中,教师需要渗透科学讲究实证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用证据陈述观的意思,学生学习到使用观察记录的结果,并培养学生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大丰收”有两个方面的寓意:

  一是我们播种了一粒,却收获了许多种子,

  二是指经历了这样一段时间的种植研究活动,我们收集了相关植物生长变化的许多证据。

  二、教学背景: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已经发现几个月前播下的一粒种子现在已经变成了许多粒种子,从播下一粒种子到形成多粒种子,凤仙花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收获不仅仅是一些种子,更为难得的我们学生也亲身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种植观察活动。学生对植物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认识。本课就是引领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一种丰收的喜悦,用事实来陈述“丰收”、“展示丰收”。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2、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

  3、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4、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5。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科学词汇:种子繁衍后代。生命周期。植物变化。器官。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2、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3、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方法:用数学研究科学问题。整理发现。陈述观点n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得兴趣。

  2、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

  3、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4、核心价值观:生命的神奇。资源共享。用证据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说明与提醒几个重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带有格子的统计图白纸。

  个人观察日记或记录教学流程谈话引入→正确估算收获种子数→整理。获得植物生长变化→总结

  一、谈话引入:

  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二、我们种子的收获:

  1、当初的一粒种子,现在的硕果累累,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一株凤仙花大约能收获多少种子呢?

  2、你有什么方法来进行统计?统计过程中可能有什么困难?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预设:

  (1)将所有的果实剥开,将种子的数量一粒一粒地数。

  (2)可以随机取几颗果实,然后计算出每颗果实里的种子数量,然后计算出大约多少粒种子。

  (3)如果有些种子不是很饱满,可能不能种植,能计算数量吗?

  (4)有些个别的果实还未完全成熟能不能计算果实颗数?

  (5)……

  4、通过刚才的交流,请各小组分别估算出一株凤仙花大约有多少种子吧。并完成表格,并交流。n我们收获的种子果实数平均每颗果实里种子数我们一共收获的种子我现在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植物生长变化记录的整理:

  发现:我们经过种植。观察。记录,不仅仅是收获了许多凤仙花的种子,更为可贵的是获得了一份凤仙花生长的日记,这些记录都可以成为证明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整理,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大家根据我们第5课的统计图,将各个阶段观察到的植株的高度用圆点标出,并用直线连接起来。完成以后自己观察讨论,通过这个统计图,你又有什么发现?(这里教师可以出示一个折线统计图的空表,边讲解,边演示,如何完成统计图)分小组制作,讨论。反馈交流:其中一段时间植株的增高比较快,生长旺盛。这个阶段我们称它为:(板书)营养生长旺盛期。

  除此以外还有(板书):种子萌发。幼苗期。开花结果期。请大家根据原有的观察记录,整理出凤仙花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和植株的变化。分小组讨论,完成凤仙花每个阶段出现的新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你能将它填入相应的空格里面吗?播种发芽长出花蕾种子成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天)→(天)→(天)种子萌芽营养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期各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植物生长过程中都陆续出现了各种新的器官,每种器官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植物种植过程需要哪些条必要的条件来帮助生长。

  四、总结

  请课后阅读教科书中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n板书设计我们的大丰收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课外活动课后继续查阅有关其他植物生长变化的资料。可以根据自己整个单元的观察记录,分小组对自己进行评价。生成预见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的结果,使学生能过通过征集、分析信息资料,提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水平课堂评估能否对凤仙花种子数量进行正确估算。通过对生长过程记录的分析,能否整理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新的器官及作用。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题目,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题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

  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题目。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教学预备: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过程:

  一、引进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动一: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在书中的表中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讨论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同组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同学记录

  全班交流

  三、活动二:塑料杯碰到热水会怎样?

  提示:分别向塑料杯或矿泉水瓶内装进冷水和热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学生自己猜测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四、活动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

  五、学习科学在线——活动四:熟悉新材料

  1、熟悉书中先容的新材料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

  六、拓展

  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板书设计:

  塑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质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