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美的历程读后感

www.16system.cn 2023-05-12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美的历程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美的历程读后感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是一本厚重的书。

  她的厚重来自于作者常年构思的一气呵成,来自于背后凝结的是从原始社会至晚清的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来自于其对后世的深远意义。而其厚重性也决定了我在拜服这本书时的阅读思路和回顾方法。

  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只觉佶屈聱牙。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读高中语文的应用文,专业名词的堆叠、艰涩词语的累积,让我觉得压力倍增。除此之外,文章的内容也极易遗忘。

  但是,在硬着头皮读下前两章之后,我发现李泽厚先生写的文章是极有逻辑的。首先,目次结构清楚;其次,在具体行文的过程中,逻辑性严密。具体来说,这种逻辑上的严密就是以唯物视角来观察、描述、归因每个时代的美学特征。

  因而,我及时更改了我的阅读方法。利用电脑制图软件,以李泽厚先生划分的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方面为一个阅读单元,分别从美学特征、历史背景、意义影响三个方面去梳理文章内容。在阅读的时候有目的地去理解归纳文章内容,这样,每阅读完一个小节,电脑上就会即时形成关于这一小节的核心阐释,然后再根据概括下来的核心解释重新查验这一小节当中是否有尚未理解的部分,进行二次阅读、理解。同时,每一章都有3--4个小节,每读完一章,就可以根据本章各个小节的核心概括快速对本章所描述的历史时期进行统览性回顾,进而获得对本历史时期美学特征的宏观把握。接下来,在读完这十个章节之后,再次回顾,把每个历史时期的帧节组合起来,按下播放键,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学发展史便连动在一起,极合历史逻辑地演绎出来。在本书的结语中,李泽厚先生这样问:“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不知鸟瞰式的观花,能够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否?”我用力点点头,给出肯定的回答。

  李泽厚先生从历史、宗教、经济、政治、思想······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突出美学成就进行了总括式的阐发,让我对整个中华民族美学的演变历史获得了“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这本书只是一本打开初读者对中华美学好奇大门的钥匙,具体的感知还要靠自己去大量阅读各个历史时期的史料、文学作品;还要靠自己去博物馆欣赏不同朝代的文物之美,来补充本书中没有刻画到的“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等到自己真正走进了各个朝代,回头再读这本书,我想一定是无可言说的酣畅淋漓。

  回到一开始,我为什么说“《美的历程》是一本厚重的书”。

  其一:这是作者常年构思的一气呵成。

  据李泽厚先生自己回忆,这本书虽只花了数月完成,但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从50年代开始陆续记下的笔记。我们知道这本书是1981年首次出版,不难得知,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30多年积累的勤奋与思考所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记载着从石器时代开始的中国古典文艺史,但它又不只是历史。因为她包含着作者对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反思、包含着作者对现状的疑惑、不满,甚至愤怒,最重要的、赋予这本书经典价值的地方在于,作者试图以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其二:这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唯物主义的理性态度去归因中华美学,展示的不仅是感性的美,更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回答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以前总觉得‘美’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觉得它只存在于我们看到某种事物时瞬间产生的感受。但《美的历程》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审美角度,即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经济情况、政治情形等角度出发,去审视不同时期不同的‘美’,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从这些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些不同时期的优品,仿佛那层时代的隔膜便被瞬间消融了。前不懂欣赏远古陶器中粗筒的线条,但如今透过线条看到的是先民对部落图腾的信仰,期间蕴含的既是一种争相残斗的残酷,又有着‘与康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的恬静自然,这是一种线条之外的美。”

  其三:这是对今人研究中华美学的方法指导。

  在书中,李泽厚先生说过这样两段话:“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和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重复一遍,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为善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的成果是本书第一章讲原始艺术时就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是的,无论什么时候研究美学都不能脱离产生美学的历史阶段,宏观地、唯物地、全面地去思考,才能形成科学、完整地美学认知。

  因而,我认为,李泽厚先生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以唯物视角去研究中华美学。我也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全书印证了该观点(附件即是我自己对全书的归纳)。这本美学入门读物对我们当代学生来说,不仅是对中华美学的一次宏观认知,也是对我们今后进行学习和研究美学的专业方法指导。今后,我将以在本书中总结而来的阅读方法为舵盘,驶向书的海洋。

  “俱往矣,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我们对于美的历程,才刚刚开始而已。

  美的历程读后感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