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án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成语简拼:YWHJXGN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閻王好見,小鬼難當
成语解释
阎王:传说中主管地狱的神;小鬼:鬼神的差役。指头目见面好说话,喽罗却难缠。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慨叹
近义词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
成语示例
(1)…想去,别无他法,只好依着他办。二掌柜的道:『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2)…罢了。』舒军门听他如此说法,虽然欢喜,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当」,老世侄虽然不要钱,还有禁卒人等,未…——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3)…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查三蛋道:『「阎王好见,小鬼难当」。他们这些人赛如就是些小鬼,你同他们…——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4)…赞成。关夫子的气还好受,贾老六的气却受不了。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成语「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是一个复句式成语。
(2)翠姐姐给忝屿和芝娇介绍了“阎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典故。
(3)打开本子,上面写着“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几个大字。
(4)瓜瓜写不出成语“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所以单元测试才99分。
(5)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当,你得提防点。
(6)小莲不会写成语“阎王好见,小鬼难当”的最后一个字。
(7)中厂初级中学的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小鬼小鬼:(1)鬼神的差役(迷信)。(2)对小孩儿的称呼(含亲昵意)。
阎王阎王:<轻>(1)阎罗。(2)比喻极凶恶的人。
难当难当:[nándāng] 不易忍受;难以承当。羞愧难当。
阎阎:yán(1)<书>里巷的门。(2)姓。
王王:wáng 1、<名>帝王;君主。《察今》:『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2、<名>秦汉以后帝王称皇帝,『王』成为封爵最高一级。《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动>朝见王。《诗经·殷武》:『莫敢不来王。』wàng 1、<动>称王;统治天下。《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2、<名使动>封……为王;拥戴……为王。《鸿门宴》:『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霸] 王业和霸业。儒家认为用仁义治理天下是王道;用武力征服天下是霸道。[王师] 帝王的军队,也指本朝的军队。
好好:hǎo 1、<形>容貌美。《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2、<形>好;善、佳。与『坏』、『恶』相对。《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又] 友好;和睦。《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隆中对》:『于是与亮情好日密。』3、<动>完毕;完成。韩偓《无题》:『妆好方长叹,欢余却浅颦。』4、<副>合适;合宜。《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青春作伴好还家。』5、<副>很。《智取生辰纲》:『你这客官好不晓事。』6、<形>病痊愈。《林黛玉进贾府》:『只怕他的病一生不能好的了。』hào 1、<动>喜欢;喜好。《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2、<名>玉器或钱币中间的孔。《周礼·考工记·玉人》:『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
见见:jiàn 1、<动>看;看到。《齐桓晋文之事》:『见牛未见羊也。』2、<动>遇见;碰见。《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3、<动>见面;会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4、<动>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5、<动>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6、<动>知道;懂得。《示儿》:『乃翁见事可怜迟。』7、<动>听见;听到。《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见哭声。』8、<名>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敢陈愚见。』9、<副>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10、<副>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xiàn 1、<动>同『现』,出现;显现。《毛遂自荐》:『锥之处囊中,其未立见。』2、<动使动>使……拜见。《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小小:xiǎo 1、<形>小。《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形>年纪幼小;排行在后的。《柳毅传》:『洞庭龙君小女也。』3、<形>地位低下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愿为小相焉。』[又] 〈形意动〉认为……小。《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4、<动>小看;轻视。《盐铁论·利议》:『心卑卿相,志小万乘。』[小可] (1)对年辈相近的人自称;谦称。(2)次要的;一般的。[小生] (1)年轻读书人;年轻人。(2)旧时读书人谦称自己。(3)戏曲中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
鬼鬼:guǐ 1、<名>迷信者认为人死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2、<名>迷信传说中万物的精灵;神灵。《陈涉世家》:『然足下卜之鬼乎?』《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3、<形>隐秘不测。《韩非子·八经》:『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也鬼。』4、<形>机智;狡黠。《南史·茹法珍传》:『左右刀敕之徒,悉号为鬼。』5、<名>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鬼才] 才气怪谲。[鬼雨] 凄惨的阴雨。
难难: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nàn 1、<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3、<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难而庙隳。』[难荫] 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
当当:dāng 1、<动>对着;面对。《木兰诗》:『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又:『木兰当户织。』2、<动>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3、<介>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4、<动>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5、<动>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动>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当。』7、<动>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8、<形>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9、<动>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10、<动>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11、<动>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12、<副>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3、<副>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14、<副>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15、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àng 1、<形>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2、<动>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芙蕖》:『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3、<动>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当车。』《智取生辰纲》:『你端的不把人当人。』4、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5、<动>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6、<动>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7、<形>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8、<名>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tǎng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当路] (1)当权。(2)拦路。
阎阎:《戌集上·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余廉切,音盐。《说文》里中门。《后汉·班固传》闾阎且千。〈注〉字林曰:阎,里中门也。《史记·越世家》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於国。又《玉篇》巷也。《博雅》阎谓之衖。又《扬子·方言》阎笘,开也。东齐开户谓之阎笘。又劝也。《扬子·方言》食阎,劝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或谓之怂慂。又《广韵》姓也。阎职。见《左传·文十八年》阎敖,楚大夫。见《庄十八年》。又《集韵》《类篇》□徐廉切,音燅。鬼阎,地名。在颍川。《左传·昭二十年》战於鬼阎。〈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释文》阎,似廉反。又县名。《左传·昭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注〉阎嘉,晋阎县大夫。《释文》阎,以廉反。又《集韵》以赡切,音爓。《说文》好而长也。《五音集韵》美色也。又衣长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眇阎易以戍削。〈注〉阎易,衣长貌。又《集韵》以冉切,音琰。地名。《左传·昭二十年》鬼阎。《释文》又以冉反。《集韵》或作壛。
王王:《午集上·玉字部》《广韵》《集韵》《韵会》□雨方切,音徨。《广韵》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韵》主也,天下归往谓之王。《易·坤卦》或从王事。又《随卦》王用享于西山。《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诗·小雅》宜君宜王。〈注〉君,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汉以下,凡诸侯皆称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又诸侯世见曰王。《诗·商颂》莫敢不来王。〈笺〉世见曰王。又凡尊称亦曰王。《尔雅·释亲》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又法王,象王,皆佛号。《华严偈》象王行处落花红。《岑参诗》况値庐山远,抽簪礼法王。〈注〉法王,佛尊号也。又姓。又《諡法》仁义所往曰王。又王屋,山名。《书·禹贡》至于王屋。〈疏〉正义曰:王屋在河东垣县东北。又弓名。《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往体寡,来体多,谓之王弓之属。又王连,远志也。见《博雅》夫王,芏草也。见《尔雅·释草疏》。又王鴡,鸟名。《尔雅·释鸟》鴡鸠,王鴡。〈注〉鵰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又王鲔,鱼名。《周礼·天官·䱷人》春献王鲔。〈注〉王鲔,鲔之大者。又蛇名。《尔雅·释鱼》蟒,王蛇。〈注〉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又虫名。《尔雅·释虫》王蛈蜴。注:即螲蟷,似□鼄,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韵》凡有天下者,人称之曰王,则平声。据其身临天下而言曰王,则去声。《诗·大雅》王此大邦。〈笺〉王,君也。《释文》王,于况反。《前汉·高帝纪》项羽背约而王君王於南郑。《师古注》上王字,于放反。又《广韵》盛也。《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注〉谓心神长王。《释文》王,于况反。又音往。《诗·大雅》昊天曰明,及尔出王。〈传〉王,往也。《朱注》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注详部首。考证:(《尔雅·释亲》父之母曰王母。)谨照原文改父之妣为王母。(《周礼·冬官考工记》王弓。〈注〉往体寡来体多曰王。)谨照原文改弓人,往体寡,来体多,谓之王弓之属。(又虫名。《尔雅·释虫》虎,王蝟也。)谨於又虫名尔雅释虫下增王蛈蜴。注:即螲蟷,似□鼄,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蜴。二十二字。又按虎王蝟也非尔雅文,查系博雅,谨照原书增博雅二字。(《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于放切,徨去声。霸王。)谨按王于放切,徨胡光切,王非徨之去声,今将徨去声霸王五字改为音旺霸王也。
好好:《丑集下·女字部》《唐韵》呼皓切《集韵》《韵会》《正韵》许皓切,□蒿上声。美也,善也。《诗·郑风》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又相善也。《诗·卫风》永以为好也。又好会也。《周礼·春官》琬圭以结好。《左传·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又人名。张好好,年十三,姣丽善歌,杜牧置乐籍中。见《唐书·杜牧传》。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顶会乡族,仙乐竞奏,唱人间好。见《武夷山志》。又《广韵》呼到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到切,□音耗。《说文》爱而不释也。女子之性柔而滞,有所好,则爱而不释,故於文,女子为好。《诗·唐风》中心好之。又孔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璧羡尺好,三寸以为度。〈注〉羡,径也。璧羡,以起度也。好,璧孔也。又姓。见《纂文》。又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讲德论》毛嫱西施,善毁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揜其丑。又叶滂佩切,音配。《楚辞·九章》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又叶呼□切,音诟。《诗·唐风》岂无他人,维子之好。叶上究。考证:(《周礼·地官》琬圭以结好。)谨照原书地官改春官。(《左传·文十二年》藉先君之命,结二国之好。)谨照原文先君改寡君。
见见:《酉集上·见字部》《唐韵》《广韵》古甸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经电切,□坚去声。《说文》视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疏〉德被天下,为万物所瞻覩。《书·立政》灼见三有俊心。《礼·王制》问百年者就见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賔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义。《史记·五帝纪》舜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前汉·东方朔传》未得省见。〈注〉言不为所拔识也。又《通监》汉武帝元光五年,张汤、赵禹定律令,务在深文,作见知法。详矢部知字注。又姓。出《姓苑》。又《唐韵》胡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形甸切,□贤去声。《广韵》露也。《易·乾卦》见龙在田。〈疏〉阳气发见,故曰见龙。《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注〉凡□于尊曰见,敌而曰见,谦敬之辞也。《史记·淮阴侯传》情见势屈。《师古曰》见,显露也。又荐达也。《左传·昭二十年》齐豹见宗鲁於公孟。〈注〉见,荐达也。谓为之绍介,犹论语云:从者见之也。又见在也。《史记·项羽纪》军无见粮。〈注〉无见在之粮。《前汉·高五王传》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集韵》俗作现。又《集韵》日朝也。《诗·小雅》见睍曰消。〈笺〉韩诗作曣,云:见,日出也。又《集韵》居苋切,音襇。棺衣也。《礼·亲记》实见间,而后折入。〈疏〉一解云:郑合见间二字共为覸,苦辩反。《集韵》或作梘。又亲也。《礼·祭义》建设朝事,燔[音fán]燎羶芗,见以萧光。〈注〉见当为覸,音间厠之间。孔颖达云:覵,谓亲也。
小小:《寅集上·小字部》《唐韵》《集韵》《韵会》私兆切《正韵》先了切,□萧上声。《说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见而分之。《徐曰》亅,始见也。八,分也。始可分别也。《玉篇》细也。《易·系辞》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左传·襄三十一年》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又《周礼·天官》有小卿,副贰,大卿,即小宰等也。又狭隘也。《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又轻之也。《左传·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又《诗·邶风》愠于羣小。〈注〉小,衆[音zhòng]妾也。又《韵辑》白小,鱼名。又叶苏计切,音细。《白居易·忏悔偈》无始劫来,所造诸罪。若轻若重,无大无小。了不可得,是名忏悔。
鬼鬼:《亥集上·鬼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居伟切,音诡。《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诗·小雅》为鬼为蜮。《礼·礼运》列於鬼神。〈注〉鬼者精魂所归。《列子·天瑞篇》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又《易·既济》高宗伐鬼方。《诗·大雅》覃及鬼方。〈传〉鬼方,远方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注〉舆鬼,五星,其中白者为质。又姓。《前汉·郊祀志》黄帝得宝鼎,冕侯问於鬼臾区。〈注〉黄帝臣也。又国名。《山海经》鬼国在负二之尸北。又乌鬼。《杜甫·遣闷诗》家家养乌鬼。《漫叟诗话》川人家家养猪,每呼猪作乌鬼声,故谓之乌鬼。《梦溪笔谈》夔州图经称,峡中人皆养鸬鷀,以绳系颈使捕鱼,得则倒提出之,谓之乌鬼。《元微之江陵诗》病赛乌称鬼。《自注》南人染病,竞赛乌鬼。又《扬子·方言》虔儇,慧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
难难:《戌集中·隹字部》《广韵》《韵会》那干切《集韵》那肝切,□音□。《说文》鸟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称也。《书·臯陶谟》惟帝其难之。《咸有一德》其难其慎。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间木难。〈注〉《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难从党。见《姓苑》。又《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同傩。《集韵》难,却除凶恶也。《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难欧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礼·月令》季春,命国难。〈又〉季冬命有司大难。又《诗·小雅》其叶有难。〈传〉难然盛貌。《释文》乃多反。又《集韵》乃可切,音娜。同橠。详木部橠字注。又《广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音□。《广韵》患也。《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礼·曲礼》临难毋苟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注〉难,相与为仇雠。又诘辨也。《唐史·韦处厚传》张平叔议粜盐,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又《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传〉难,拒也。《释文》乃旦反。又《公羊·隐八年·我入邴传》其言入何难也。〈注〉难,辞也。《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又《孟子》於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又人名。《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多反,一音如字。又叶音臡。《汲冢周书》旁队外权,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难。考证:(《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谨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
当当:《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都郞切,音当。止也。又《集韵》他浪切,当去声。伄当。《正字通》俗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