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www.16system.cn 2021-10-01
2019年3月1日消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年度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会上发布了《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煤炭高质量供应能力显著增强。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国煤炭行业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我国煤炭的生产地、消费地天然分离,且去产能导致供给向资源优势区域集中,煤炭跨区域调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煤炭开发的总体布局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预计到 2020 年,东部地区煤炭产量 1.7 亿吨,煤炭消费量 12.7 亿吨,净调入煤炭 11 亿吨;东北地区煤炭产量 1.2 亿吨,煤炭消费量3.6 亿吨,净调入煤炭 2.4 亿吨;中部地区煤炭产量 13 亿吨,煤炭消费量 10.6 亿吨,净调出煤炭 2.4 亿吨;西部地区煤炭产量 23.1 亿吨,煤炭消费量 14.5 亿吨,净调出煤炭 8.6 亿吨。预计 2020 年,煤炭调出省区净调出量合计 16.6 亿吨,煤炭调入省区净调入 19 亿吨,主要由晋陕蒙等地调出,以及沿海沿江进口煤补充。由于煤炭跨区域调运规模大,且运输过程中往往涉及多次贸易流转,因此煤炭供应链市场的体量可达万亿级别。

  国内煤炭运输主要通过铁路、水路完成,主要的运输路线包括“三西”外运通道、东北煤运通道、华东煤运通道、中南煤运通道。煤炭铁路运输以晋陕蒙煤炭外运为主,十三五规划全国形成“九纵六横”的煤炭物流通道网络。北煤南运水上运输系统以锦州、秦皇岛、天津、唐山、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北方下水港,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接卸港,以及沿长江、京杭大运河的煤炭下水港为主体。

  煤炭生产地价格和各消费地的价格之间存在很大的价差,主要消费地的电煤价格当中,流通环节成本占比已经超过 50%。

  目前的煤炭流通商发展时间较短,数量多,普遍规模较小。多数煤炭流通商是依托资源起步,围绕上游生产企业、下游消费企业分布,通常掌握着煤炭资源、客户资源、运力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多数煤炭流通商仍从事单纯的煤炭贸易,赚取买卖价差收益。部分企业在进行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煤炭运输服务和配煤等加工服务,但服务水平较低。少量煤炭流通商的龙头转型为煤炭供应链服务者,从事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更专业化的采购、仓储、掺配、物流、销售一站式服务,同时提供信息、资金等综合服务,并以服务作为企业主要的价值来源。国内煤炭供应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从市场空间来看,2017 年国有重点煤矿铁路运量达 11.11 亿吨、重点港口煤炭运量达 7.26 亿吨、煤炭进口量达 2.71 亿吨,然而国内主要的煤炭供应链企业的煤炭发运量仅为百万至千万吨,行业内领先的瑞茂通 2017 年市占率也仅为 2.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煤炭供应链行业市场集中度低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一、煤炭行业现状(一)煤炭储量“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鲜明特点。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而石油、天然气资源仅占6%,且其增产难度大,对外依存度高。纵然在2000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对于石油资源勘探的投资且不断发现新油田,但是中国煤炭的储量还是远远大于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煤炭产量也远远大于石油产量,并且中国煤炭产量与石油产量的差距近年来逐渐拉大。

  (二)煤炭产能与产量自2006年以来,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近30亿吨,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35万亿元,年均投资近5000亿元。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57亿吨,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停产煤矿3.08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14.96亿吨,约8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如果按照煤炭行业有效产能47亿吨、2015年原煤产量37亿吨计算,中国煤炭产能利用率只有78.8%。从产能分布来看,中国煤炭产能27%分布在山西,数量高达15.3亿吨(包括山西省公告的13座未核准建设煤矿计7400万吨/年的产能),其中生产矿井产能10.4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4.88亿吨;其次为内蒙古,该区产能11.7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1%,其中生产矿井产能8.1亿吨,新建和改扩建产能5.6亿吨;排名第三的是陕西,产能共6.7亿吨,其中在产产能4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2.6亿吨。

  不过,“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比重由58%提高到68%,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产量比重由21.6%下降到10%左右。14个大型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2.3%左右,比2010年提高4.3个百分点。产量超过亿吨的煤炭省区8个,产量比重84.1%,提高了8个百分点。前4家煤炭企业产量8.68亿吨,占全国的23.6%,比201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前8家企业产量13.1亿吨,占全国35.5%,增加了5.4个百分点。神华、同煤、山东能源、陕煤化、中煤、兖矿、山西焦煤、冀中能源、河南能源等9家企业产量超亿吨,比2010年增加4家,产量14.1亿吨,占全国的38.2%,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三)煤炭需求量

  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在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超过60%降至未来的50%以下。日前,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57.4%,较2014年下降8.2%。
“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被砍已成定局。假设2016-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将维持7%的水平,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6%,至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至56.5%,那么预计至2020年我国的年均煤炭需求增速将降至-1.59%。(四)煤炭价格、库存、发运、进出口煤炭价格自2012年5月起进入下行通道,不断探底。2016年以来,随着去产能政策的逐步实施,煤炭价格随煤种出现了分化。具体来看,动力煤价格逐步趋稳,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十周持平,继续刷新价格指数自发布以来持平期数最多的记录;炼焦煤随着钢坯价格的突飞猛涨随之上调价格,此后,钢坯价格虽有回落,但供给侧改革中276工作日限产令的颁布实施对炼焦煤的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作用,总的来看焦煤价格有回升趋势。(五)煤炭行业业绩从2001年起,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如同坐上过山车。随着行业的景气度上升,利润总额从2001年的42亿元跳升至2011年的历史高点4342亿元,增长近10倍,随后受到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利润总额又大幅下滑,2015年仅为441亿元,只相当于2004和2005年水平;销售净利率与利润总额走势相似,2010-2011年维持在14%的高盈利水平,随后大幅下滑,2015年仅为1.8%,跌幅达87%,尚不如2001年行情启动前的水平;如果以净利润指标来测试,预计盈利能力表现会更为惨淡。2001-2015年期间,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开启,企业大规模扩张,负债总额持续上涨,2015年达到历史峰值3.68万亿元,是2001年的13.6倍,同比增速最高超过了40%,2012年后,随着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现象的日益凸显,同比增速开始持续回落。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03-2007年,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刚刚起步,企业大规模扩张,资产负债率从56%迅速抬升至61%,之后一直维持在该水平;2008-2010年,资产负债率开始下行,从61%降至58%,煤炭行业此时利润丰厚,现金流较为充沛,可以相对有效地偿还自身债务;2011-2015年,资产负债率一路上扬,甚至打破了之前年份的历史高点,截至2015年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8%。从2008-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上要高于国际均值2个百分点左右,又因为我国的煤炭产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比重较大(约50%),在国际资产负债率计算均值中的权重也较大,所以,推测如果与国外其他国家煤炭市场相比的话,我国煤炭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将高于国外其他国家市场4—5个百分点。2001-2015年期间,煤炭行业的财务费用快速增长,2014年达到历史峰值865.5亿元,单个年份的同比增速甚至超过了50%。从期间费用率来看,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自2001年以来均出现了大幅下降,管理费用率从16%下降至6.5%左右,销售费用率从8.7%下降至2.7%左右,这些成效来自于企业管理机制以及降本增效等措施,但财务费用率则在2011年之后出现了大幅抬升,从1.5%增长至3.4%。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12月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员442.4万人,较2011年年底高峰时期的531.14万人精简了88.74万人(降幅16.71%)。总体来看,我国煤炭从业人员自03年以来增速远低于煤炭产量增速同时也远低于煤炭行业企业单位数量增速,其中部分原因是国家对于违规煤炭企业的管理整顿以及大型煤炭企业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二、煤炭行业2016年预测对于国家会出台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哪些政策,能直接落地推进的想必就是生产时间了。如果对生产时间监控的话,会影响到16%以上的产量,这个还得要对现有的国有煤矿、民营煤矿进行监测和打破地方保护。具体执行上肯定有一定出入,可能影响到10%左右或者10%以下的产量,但不会太多。另外,根据各省出台的相关产能的改革目标,加上煤炭直接需求的下降因素,2017年如果煤炭产量能够大概控制在30-32亿吨,应该说市场会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接下来对2016年煤炭市场的预测将基于以下四点:1、2016年GDP增速6.7%,经济进一步放缓。2、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调整的基础上,煤炭消费需求弹性负增长。3、2016年政策推进,矿井关闭上升至约1.5亿吨,新增产能缩减至约1亿吨。产能开始下降,产能过剩稍有缓解。也就是说,淘汰关闭加上大压小,2016年产能压缩5000万吨。4、核定产能后,煤企工作时间从330天下降至276天,减员分流130万人如期完成。在此基础上,基于地方政府和银行保护,2016年去产能目标将完成80%,即产能减少4000万吨,而工作时间减少后,产量降幅16.36%,并完成减员分流人员平均工资6万元/年。成本方面:煤企供给侧改革2016年降成本仍是主题。企业内部减员分流、轮岗制等的实施、管理的提升、创新的节能都将对煤炭行业生产成本线进行下调。对于外部,铁路运输成本、税费的进一步减免都将利好于成本的下降。价格方面:2016年煤炭供需矛盾大大缓解,但煤炭供求过剩基本面难以扭转,加上煤炭行业成本线的进一步下移,预计煤炭价格仍将呈下降态势,动力煤降幅20-25元/吨,炼焦煤降幅30-50元/吨。2017年,随着关闭矿井增多,供需矛盾进一步减缓,煤炭价格平稳运行为主,在"L"型底部徘徊,煤炭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企业亏损程度有所减弱。
2018年,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开始反弹,但不会出现大幅反弹,反弹幅度保持在工业平均利润增速水平,煤炭企业开始扭亏为盈。1994-2015年这2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速由1994年的13.1%下滑至1999年的7.6%,之后二次腾飞至2007年的14.2%,2015年再度回落至6.9%,这也是20多年来年度GDP的最低增速。单位GDP能耗方面则几乎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4年1.3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0.662吨标准煤/万元,累计降幅达到5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也几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由1994年的占比75%下降到2015年的64%,累计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可见,GDP增长是支撑煤炭需求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

  一、概述

  1.定义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毕竟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炭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2.应用

  虽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替代,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导致它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 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三大主要用途:

  (1)动力煤。中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26%。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3%。还有少量动力煤用于建材、冶金、蒸汽机等

  (2)炼焦煤。中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中国煤炭总储量27.65%。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3)煤化工用煤。主要包括气化用煤,低温干馏用煤,加氢液化用煤等。

  二、煤炭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1.产能与产量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鲜明特点。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纵然在2000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对于石油资源勘探的投资且不断发现新油田,但是中国煤炭的储量还是远远大于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煤炭产量也远远大于石油产量,并且中国煤炭产量与石油产量的差距近年来逐渐拉大。

  2016年全年原煤产量34.5亿吨,同比下降4.5%,这是自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后,连续第三年下降,2014和2015年分别下降2.5%和3.3%。分地区看,内蒙古、山西、陕西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原煤生产基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4.8%、24.3%和15.1%;此外,安徽、山东、河南、贵州和新疆5个地区产量超过亿吨。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看,由于煤炭减量化生产政策的严格实施,4月份起连续七个月原煤产量降幅超过10%,其中6月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6.6%,为近10年月度增速的最低水平;9月份之后,为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原煤产量降幅逐步收窄。

  2.能源份额占比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在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超过60%降至未来的50%以下。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57.4%,较2014年下降8.2%。“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被砍已成定局。假设2016-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将维持7%的水平,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6%,至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至56.5%,那么预计至2020年我国的年均煤炭需求增速将降至-1.59%。

  3.进出口情况

  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国际市场煤炭需求减弱,而我国是全球煤炭消费的第一大国,国内和国际煤炭市场相比价格又明显偏高,这就为国际煤炭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国际市场煤炭大量进口我国。据海关统计,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我国以2.9亿吨的煤炭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2016年12月份,全国煤炭进口2684万吨,环比减少13万吨,下降0.48%,同比增加920万吨,增长52%。2016年全年累计进口煤炭2.56亿吨,同比增加5145万吨,增长25.2%。

  2016年12月份,我国出口煤炭76万吨,同比增加32.1万吨,增长73%,2016年全年累计出口878万吨,同比增长344万吨,增长64.5%。从主要出口企业来看,神华集团2016年全年累计出口306.7万吨,同比增加188.5万吨,增长159%;中煤集团累计出口317万吨,同比增加65万吨,增长25.8%。

  4.去产能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 号),从 2016 年开始,用 3-5 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 5 亿吨左右、减量重组 5 亿吨左右。从 2016 年起,3 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2016 年的去产能目标为 2.5 亿吨。2016年,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指导下,全国煤炭行业去产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但同时,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供需平衡依然是今后几年的重点任务。2017年煤炭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三、发展前景和挑战

  1.发展前景

  首先我国的能源禀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其次,我国的人均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一半不到,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看,对能源的需求还很大。另外,我国现在大量的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处在能源不安全的状态下,怎么样能用煤炭来替代石油,或者用煤炭生产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我们产业的调整,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促进煤炭企业优化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升级和健康发展。

  2.挑战

  一是煤炭消费增长过快,生态环境约束加大。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大。

  二是煤炭资源开发快速向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转移,高强度开发 煤炭资源给西部富煤地区环境带来影响。目前来看,大规模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可回避,西部草原地区煤炭开发问题可能比较突出。

  三是国内煤炭产能相对过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炭供给能力迅速增强。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近30亿吨。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35万亿元,年均投资近5000亿元。近几年,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加之国内产能释放和进口煤保持高位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市场供大于求矛盾还将十分突出。

  四是后期煤炭需求整体仍较为疲软。一方面,国内进口高增长直接冲击国内煤炭市场。国内煤炭进口大幅增长,主要是国际煤价低于国内。另一方面,电力、钢材、玻璃、水泥等主要高耗煤产品产量增长普遍放缓。

  五是我国煤炭的转化遇到很多市场和技术上的瓶颈,普遍存在“逢煤必化”的问题,这种不良局面给煤炭行业、企业以及各地持续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六是行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数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值超过50%,但80%以上的利润仍然来自煤炭产业,煤炭深加工存在人才、技术和市场等制约。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