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电影《决战中途岛》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www.16system.cn 2021-09-25
决战中途岛》另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美国的电影从来不丑化日本人,他们尊重日本人的战斗精神,但毫不妨碍他们对日本人军国主义的否定。下面是由百味书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决战中途岛》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决战中途岛》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

  男主角的好朋友被大魔王的人杀死了,男主角发誓要报仇。大魔王打算再次袭击男主角的国家,但是第一次男主角的军队没有准备第二次是有准备的。男主角的军队已经设下了圈套。事实上大魔王的密电码已经被美军破译出来了。

  美军的一艘潜艇发现了日军的航母,发射了一枚鱼雷可以没有击中。大魔王派出一个废柴手下解决掉这个麻烦。男主角正在发愁找不到大魔王的航母编队,正好看到了大魔王那个落单的废柴手下。于是大魔王的三艘航母被干掉了。男主角九死一生回到自己的船上。领导说大魔王还有一艘航母你们继续完成任务去吧。

  男主角的一个手下不敢去,男主角对他进行洗脑后那个手下含泪上了飞机。这一次成功解决掉大魔王最后一艘航母,但是和男主角一起去的飞机大部分没有办法返航。男主角命大还是活着回来了。但是因为第一次去的时候呼吸的氧气是伪劣商品所以男主角的肺部出了问题不用当兵可以活着回家和老婆女儿团聚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世界第一会对世界第二处处提防。并不是其他的巨婴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只允许有一个巨人 。

电影《决战中途岛》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影片由《20xx》《独立日》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艾德·斯克林、卢克·伊万斯、帕特里克·威尔森、伍迪·哈里森主演,将以中国巨幕、杜比VISION、杜比全景声、DTSX临境音等多种版本与观众见面。

  看点一:世界史最惊艳绝伦的情报战之一 第一视角真实细节震撼呈现

  《决战中途岛》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美军舰队与日本海军在中途岛的决战。影片讲述在美军遭遇当时世界最强海军——日本海军的威胁时,扭转乾坤、以弱胜强的故事。同时,这也是关于兄弟间、战友间情义的纪实故事,记录了战士们拼搏奋战、不惜牺牲性命以守护家园的热血传奇。

  中途岛战役记录了美国史上最精彩的情报战,在经历了美国情报史上最大的失误——珍珠港事件的六个月之后,美国海军情报员埃德温·莱顿顶着层层重压,不惜赌上自己的前途,坚定地否决美国白宫的错误情报,通过各种细节将战役地点确认在“中途岛”,最终情报准确率高达99%,误差只差5分钟5度5海里,为中途岛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影片以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深入了解美军复杂的战术指挥决策情形,而后进入轰炸机驾驶舱,身临其境般感受美国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战役。在漫天的火光与硝烟中,美军飞行员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枪林弹雨的重重包围下,飞行员们“将自己变成炸弹”攻击敌方军舰,充分展现出勇士们保卫国家的大无畏精神。

  看点二:恢宏战争场面激燃炸裂 顶级特效打造年度视听盛宴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这场战役,影片大部分拍摄都是在夏威夷的希卡姆空军基地进行。美术部门更是海量调查求证微小细节,对轰炸机等重要道具进行博物馆级别复原,为建筑物和特效的真实感打下了基础。

  电影《决战中途岛》邀请了好莱坞顶级特效团队,通过特效组和特技组的通力合作实现艺术和动作最大化融合,真实再现这场扭转乾坤的史诗级战役。主演艾德·斯克林称赞:“航母上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再加上重型火炮的背景声,那感觉让人难以置信,无需做过多想象,你就能感受到枪炮射入胸膛和骨头的力量。”

  近日,在中国首映礼和美国首映礼上,影片空前浩大的海空对决、惊心动魄的俯冲轰炸,大量空战第一视角的震撼特效大受媒体赞誉,获赞“刷新战争史诗新标杆”。有军事爱好者感叹:“曾经看过无数次的历史故事,如今被完美地搬上银幕。”有观众感慨:“细节太棒了,那些庞大的战舰看起来就像从70年前原封不动搬过来的!”“影片的空战第一视角特效打造了真正的海空大战视听盛宴,让人体验到一种真实的轰鸣感!”

电影《决战中途岛》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11月8号,美国和中国大陆将同步上映《决战中途岛》,本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也来到北京参加首映礼,引起影迷和军事迷的广泛关注。

  这部电影之所以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主要原因还在于这场海战从事后历史总结来看,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自信从何而起?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导演迈克尔·贝巧妙的把爱情与战争结合在一起,打造出历史上非常绚丽一部战争电影——《珍珠港》,这次战役美国惨败,也是这场战役让日本指挥高层有了那么一点盲目自信,以为从此可以称霸太平洋了。

  偷袭珍珠港的结果,是日军以阵亡约200人的代价换来的美国阵亡2000多人,伤1000多人,美军亚利桑那号沉没,内华达号战列舰搁浅,指挥这次作战的指挥官就是山本五十六。

  所以在1942年初,日军联合舰队还沉浸在胜利中,开始着手准备第二阶段的战役,结果在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中,由于双方是偶遇,算是比较公平的打了一架,最后日军小胜,但却没有取得大的成果。

  一大一小的两次胜利让日本错误地估计了美国海军的战斗能力,同样是山本五十六开始制定了代号为“米号作战”计划并亲自指挥,即是后来的中途岛海战。

  因为盲目自信,在制订这场战役计划的时候,日本自信地没有投入所有的武装力量,而美国却已经通过情报的得到了日本将会针对AF方位作战,但是AF到底是哪里,没人知道。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AF到底在哪呢,记忆力过人的罗彻福特从浩如烟海的电文中找到1942年初的一份日军电报,电报是要求水上飞机飞往珍珠港时要注意避开来自AF的空中侦察。

  所以美国海军耍了一个小滑头,让中途岛的司令官以无线电向珍珠港发电报说海水淡化设备有问题,岛上缺少水,然后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称:AF可能缺乏淡水,攻击部队带足淡水。

  自此美国海军就开始准备了,而日本海军还处于自信当中,认为这次战役不会有任何问题。

  天平悄然间开始倾斜,这一次美军要报珍珠港的一箭之仇了。

  延误的30分钟&改变世界命运的5分钟

  这一场战役同时也是山本五十六与切斯特.尼米兹之间的较量,虽然山本搞了一些小花样想分散美军的注意力,但尼米兹依然大胆地派出了3艘航空母舰及8艘巡洋舰前往中途岛。

  在珊瑚海海战受重伤的约克城号返回珍珠港时看上去是无法参战的,但根据后来《国家地理:战争风云》提供的资料,约克城号在二十四小时内就维修得差不多了,当然这也为后续约克城号的沉没埋下伏笔,毕竟还是属于重症伤员。

  但是这样一来,中途岛战役中美军参战的已经是四艘航母了,而日本一直以为美国只能派出大黄蜂号及企业号两艘航母参战。

  当山本五十六命令南云忠一的舰队雄赳赳的扑向中途岛时,日本海军还处于骄傲自满的情绪之中,对于搜索美国海军的事也不太上心,而更致命的则是重巡洋舰利根号上的弹射装置出现了故障,导致利根2架侦察机推迟了30分钟才升空,错失了发现美国航母的机会,可见战争中时间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命运的转折。

  如果你觉得从下地铁到上高铁只需要5分钟,结果排队却花了30分钟,上楼的电梯也坏了,恭喜你,你遇到了一个最有趣的定律:墨菲定律。一句话解释就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日本海军此时就遇到了墨菲定律,先是侦察机晚了30分钟升空,另一边筑摩号的1架侦察机引擎又发生故障中途返航,错失了发现美国混合舰队的时机,而后续侦察机又发回了美国海军错误的方位报告,导致日本海军的决策失误。

  当时因为没有发现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编队,所以南云下令原来装好鱼雷用来对付军舰的飞机更换高爆炸弹准备第二次轰炸中途岛,结果利根号上的侦察机又发来的不确定消息,因此只能等着进一步确认,当知道美军有航空母舰时,日本的飞机立马开始卸下炸弹准备重新安装鱼雷,而另一边轰炸回来的飞机等着降落,结果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片混乱,弹药根本来不及送回机库,就在这短短混乱的5分钟内,命运转折来了。

  日本海军这边忙成一团,美国这边指挥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母的斯普鲁恩斯做出了一个近乎悲壮的命令,这个命令可能一部分飞行员牺牲,因为他们即使完成任务脱离战场,也回不到航母上,这次《决战中途岛》中也展现出了这个细节。

  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上的67架俯冲轰炸机、20架战斗机和29架鱼雷轰炸机起飞发动进攻,当克拉伦斯·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的轰炸机赶到日本航空母舰上空时,日本海军还在紧张地忙碌着。

  短短的5分钟,协同约克号上赶来的轰炸机一路狂轰后,堆放在甲板上的飞机以及燃料和弹药引起大爆炸,日军的3艘航空母舰刹那间变成了三团火球,火光直冲云霄,日本三艘航空母舰被彻底炸毁了。

  随之而来的是双方的混战,飞龙号最后受到致命打击,而美国的约克号在原来旧伤未好的情况下,又添加新伤,没能挽救最后的沉没的命运。

  但是日本海军的四艘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已经重伤提前先后沉没,1942年6月4日22时50分,南云报告山本:“敌人还有航母4艘,我方航母全灭。”

  最终山本五十六明白已经无力回天了,第二天凌晨下令取消中途岛的占领行动,把自己关进会客室,一连三天拒绝会见部下。

  战争的后果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日本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还有数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失败。

  更为可笑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惨败,避免挫伤部队的士气,6月10日日本电台播放了响亮的海军曲,并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

  但是日本的海军高层心知肚明发生了什么事,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悲伤的情绪一直蔓延下去。

  美国海军首脑事后评价道:“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而此战也给日军高层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直到二战结束,他们再也无法对战局做出清晰的判断。

  虽然无法亲历过去,但依然可以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让更多人铭记历史,铭记那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人们,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历史和观看电影的原因吧。

  所以,如果你也对这段历史有兴趣,11月8日一起去影院看日本海军是如何在5分钟被击败的吧!

电影《决战中途岛》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放映结束,全场响起了掌声。——这大概是《决战中途岛》最直观的影评。

  看过《珍珠港》的观众,对二战期间这段历史是有影像化记忆的。无论从视觉震撼程度、还是从战争史诗类型上来说,《决战中途岛》都是《珍珠港》的姊妹篇,二者都属于制作上乘的佳作。

  《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

  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当中,赞美人性的光辉超越了胜与败的定义;《血战钢锯岭》当中,歌颂信仰仁慈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独立日》当中,燃烧着人类顽强不息的精神......所有这些战争场面宏大的影片,能否获得观众的认可,全靠的是娴熟的叙事技巧、震撼的视听沉浸感,最重要的是一份“燃”到心里的情感共鸣。可喜的是,《决战中途岛》做到了。

  《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

  电影《决战中途岛》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重要转折点——中途岛海战:经此一役,日本海军受到“降维打击”,美日海上实力反转,从而扭转了整个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影片通过参战士兵和飞行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观众逐步进入1942年6月初发生在太平洋中途岛附近那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战争……

  光听故事背景简介,很容易产生距离感。实际上电影开场的几分钟之内,导演就成功用几个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瞬间反应,把观众拉进了故事当中。

  战争离我们遥远吗?

  前一秒还在洗衣煮饭的主妇,下一秒就要抱着尚在玩耍的女儿躲避轰炸,战争就在头顶;前一秒还在抱怨工作的海军战士,下一秒就被炮弹击穿了身体,战争就在眼前;前一秒还在抽烟聊天的飞行员,下一秒就要冲上战斗机,战争就在耳边呼啸......

  《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

  一旦珍珠港溃败、日军在太平洋上占据有利局势,不只是美国,整个二战的局势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这一刻,战争仿佛就在观众眼前。

  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有血有肉更让人信服和心疼。《决战中途岛》导演曾经执导脍炙人口的《独立日》、《后天》、《2012》,那些曾经感动观众的,除了拯救世界的英雄,更有那些面临生死存亡,有畏惧、有退缩、有固执、有爆发的鲜活人格。

  《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

  没有一个英雄不怕死。也没有一个家庭甘愿放弃团圆的余生。

  但在战争面前,怕,也要上。艰难抉择的过程,才更令人唏嘘。很欣慰《决战中途岛》没有把人物塑造成目空一切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生硬加一条爱情线进去,而是依托历史上的人物原型,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战争中的人物群像。

  “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瞧瞧!”

  没错儿,光是看美国海军版“犯我者,虽远必诛”就已经非常过瘾了!这一刻,感觉自己第一次和美国海军心连着心,好似跨越了77年的时空,想要冲上战场见证这一改变历史的伟大时刻。

  《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决战中途岛》 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

  《决战中途岛》最令人动容的是,影片中的角色大多出自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原型。曾经为国捐躯、舍身上战场的士兵们,每年都会聚到一起纪念死去的战友,直到2020年最后一名老兵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惟愿这和平盛世流传子孙万代,永无战事忧烦。

电影《决战中途岛》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电影迎来了辉煌的史诗时代。这些影片不以塑造人物为主,也不刻意煽情和突出战争残酷,而是着力于对交战双方战前心态的逼真展现和各种力量激烈的交锋。其代表作品,就是反映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虎!虎!虎!》。在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上映的老版《中途岛之战》,描写的是 1942 年6月5日至8日中途岛战役的始末。它也是一部类似《虎!虎!虎!》的近乎纪录性的故事片。虽然这部电影赢得了1976年第十位的票房,但其评价却显然不及前者。其中的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电影制作方采用了投机取巧的做法——大量海、空战镜头直接取之《虎!虎!虎!》乃至日本的《太平洋之岚》之类的太平洋战争影片。

  无论《虎!虎!虎!》还是《中途岛之战》,这些史诗电影由于强调对历史史实的尊重和宏观战争场景的再现,因此忽视了对人物形象尤其是作为抗争者的个体士兵形象的塑造,每一个士兵在影片中成为符号化的存在,也削弱了影片对战争观念的探索和表达。另外,虽然对美(日)军高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但是由于史实的限制,这些电影并没有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戏剧化的艺术加工,因此在抗争者角色的塑造上存在严重不足。

  好在战争片与其他类型片相比较尤其独特的力量。其不可告人的秘密说的并不是战争是地狱,而是战争是一个能收容众多娱乐元素的容器。所以,到了被称为“新世纪战争电影的史诗”的《珍珠港》(2001年)里,作为战争片,它早就不再那么“硬核”。《珍珠港》没有像之前的《中途岛海战》或《虎!虎!虎!》那样,客观真实地表现重大战役的前因后果和战争过程,而是在商业因素的干预下,将惨烈的战争变成了美军战士和漂亮的女护士之间感情纠葛的背景。影片在珍珠港遇袭这一场景之前的一个小时的时长内所表达的重点变成了珍珠港的旖旎风光、自由散漫的大兵生活、性感的美人护士……真正的战争戏是在影片中间部分出现,就是珍珠港遇袭,这一场景持续四十分钟左右,完整而逼真地呈现出珍珠港遇袭的惨烈画面。不过,即便是看完整部影片的战斗场景之后,观众也很容易陷入迷糊,究竟是谁打败了谁?

  这样的风格变化,在新版的《决战中途岛》中似乎仍旧依稀可见。这部影片的“决战中途岛”情节,同样发生了影片放映了几乎一个小时之后。此前的时长,以美军海军航空兵的传奇飞行员理查德·贝斯特(艾德·斯克林 饰)为中心,讲述了他的飞行训练、与同僚的关系,以及家庭。与此同时,还用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贝斯特的同窗密友在珍珠港事件中的悲惨丧生。就此塑造出了一个被日本的不义袭击激起复仇血性的抗争者的形象。影片中的士兵被看成一个鲜活的个体,他有名有姓,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也许他只是战争这台可怕机器中的一个齿轮,但他却有着独立的人格和灵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