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合集三篇)

www.16system.cn 2024-06-08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合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

人们常言:故乡的饭最让人回味。梁家河的酸菜常常让***总书记想念,虽说梁家河并非是***总书记的故乡,但他曾在年少时带着书箱只身一人来到梁家河,并且在这里生活了七年,梁家河也已经算是他的第二个故乡。记得书中提到总书记曾说:"直到今日,我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酸菜虽然不算是美味佳肴,但是对于***总书记来说却是朴实而又美味的家乡味道。

时过境迁,梁家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书记却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身处远方的我也会常常想起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想念父母为我做的菜卷以及家乡的每一个味道,这些小菜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着浓浓的爱意,让我无时无刻都在怀念。

在梁家河的七年里,***总书记在成长,在蜕变,他磨练了意志,升华了青春,在当时的社会,仅仅是吃饭问题都能锻炼一个人的品质。书中说到:直到自己做饭,知青们才知道把食物吃进嘴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不易首先体现在柴火上,因为柴火不够,知青们常吃夹生饭。而且打柴本身对知青来说就是大难题,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甚至连灌木都没有,到哪里打柴呀!正如马克思曾说:"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它发出的光越灿烂。"从未干过苦力的知青们就在这次次的磨难中逐渐成长。通过梁家河这面镜子中,我看到的却是当代领袖的朴实无华以及他们坚定的意志。

回想起近些年来去农家乐时,父母常常说到不再是当年的味道了,而我们吃起玉米馍馍却是津津有味,因为我们从未感受过父母他们那辈人当年所遭受过的苦痛,在那个缺席少粮的年代,由于没有白面,他们只能吃着糙面蒸的馍馍,时常因为温饱问题而担忧。而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在当代社会,衣食问题不再困扰着我们,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脚踏实地的.做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争做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校争光,为国争光。

在这个优越的年代,我们应该主动承担我们的责任,要明白青年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也更应该主动扛起建设祖国的大旗,甘于奉献,埋头苦干,为百姓谋福祉,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我们要像革命者那样艰苦奋斗,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我们应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脚踏实地。

第二篇: 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

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梁家河》,让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生活有了更亲近、更深刻的了解。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青年时代对***,也跟我们很多青年一样,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失落,但不同对是,***在经历理想与现实对博弈之后,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这种抉择,不是逃避,不是退缩,而是实事求是、回归理性,并且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对意志,默默储存能量,等待搏击长空。

试看现在很多青年人,吃不了苦,弯不下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遇到一点点挫折后就一蹶不振,看破红尘。熟不知这并不是现实与社会残酷,而是我们自己不堪一击,没有足够的韧性和勇气去生活,去拼搏,去改变。一时的迷茫无可厚非,一世的彷徨却让人难以原谅。就像青年时代的***一样,短暂的迷茫后,选择了脚踏实地,战天斗地,不仅学会了劳动,锻炼了坚强意志,还博览群书,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人生格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种子没有在泥土里饱润甘露,哪来的破土而出。拳头没有缩回来的间距,哪来的力量与速度。学会在平淡中积聚能量,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正当其时。

第三篇: 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

阅读《梁家河》这本书,我仿佛随着八一学校的知青一同到了1969年的梁家河。破旧与昏暗的土窑洞,空气中弥漫着酸菜的味道。身上总是莫名其妙地起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每天吃着没有油水的粗粮,连蔬菜都很少吃到,能吃上一盆新腌的"酸菜都仿佛是品尝了山珍海味。还要跟着当地的农民一起干活。对北京知青而言,繁华的首都和这里的环境一比较,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总书记却选择了在逆境中锤炼自己,他克服了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放下包袱,适应新环境。“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只能通过改变自己,不断地适应环境,用一颗乐观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就会有意外的收获。”***总书记用七年的知青生活充分地诠释了这句话,也使得在陕北的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后,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处事沉稳的支部书记。

热爱知识,读书有“瘾”。初到梁家河时,***总书记拎了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书。插队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他丝毫不放过一点空闲的时间。即使是夜晚,也要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看到深夜才睡。

勇于担当,为民办实事。***总书记任村支书后,第一件事就是办沼气。他专门到四川绵阳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面对思想封闭、观念保守的村民,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读后感·经历数次挫折后,最终办成了这件事,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还点燃了陕北第一盏沼气灯。打坝、修梯田、打井、增加粮食产量,办铁业社、代销点和缝纫社……他干的这些工作给老百姓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当地的人民不用为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奔波。

我们从***总书记身上学到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发扬***总书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