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写黄山历史文物的作文

www.16system.cn 2023-07-28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写黄山历史文物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写黄山历史文物的作文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素着“人间仙境”的美誉。她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更是推崇备至,曾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誉。这句话,至今仍然得到黄山旅游者的共鸣。

我观赏过冰雪皑皑的长白山,游览过风景秀丽的武夷山,却从没看见过黄山这样的山。黄山的山真多啊,在154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群峰耸立,一座连着一座,千峰竞秀,共有大大小小72座的奇峰;黄山的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海拔都达到了1800米以上;黄山的山真奇啊,有的山峰如栩栩如生的莲花,有的山峰像一条硕大无比的巨鲸,有的山峰似活灵活现的猴子……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我欣赏过诡秘的阿里山云雾,目睹过神奇的泰山云海,却从没看见过黄山这样的云雾。黄山的云雾真白啊,白得就像是一匹匹轻纱,又犹如刚刚下过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那么晶莹剔透;黄山的云海真奇啊,每当日出之前,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似海不是海,如烟不似烟,偶尔来一阵风,云雾翻滚,变化万千。这时,奇峰、怪石、古松在云海中时隐时现,这景致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当太阳升起,顿时,霞光万道,云雾就变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黄山的云雾真长啊,就像是一张大幕把整个天地都笼罩起来似的,白茫茫的一片,让你向东望不到头,向西也望不到尾,这气势颇为壮观。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啊!

这样的雾围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弥漫着这样的雾,再加上道上奇松迎客,山间灵泉沐浴,让你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难怪人们无不惊叹:“天下名景集黄山”!

  写黄山历史文物的作文

  黄山之松,实乃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松。有名有姓的松固然精妙,路边、石缝中、与众松一起默默无闻的松,也是一精美。

  后山上,松树主干笔挺,叉枝大都指向一边,像是为我们指点风景。远望,群山绵绵,山山都是一片黄山松特有的暗绿。暗绿所不及的,则是土黄的几乎成90度的山石。山石中,不时有棵棵孤立的松。抬头,头顶便是一片松阴。那松枝并不上下交错,纵意乱长,而是完全横长,极具层次感,层层叠叠地铺了上去。顺着主干,我发现了此松之根!——路边两块大石中,冒出的碗口粗的主干!

  我满心敬畏地看着,心中暗自佩服松树之顽强、秀丽。事实证明,我完全不必如此,因为黄山上大都是这种松。石缝中那微弱的养分,产生了那么多不畏艰险的松!

  一路上,松树穿破了道路,长在路中间。我不禁停步,回首遥望那棵棵桀骜不驯的松。我惊奇地望着,不觉心想:黄山松可真是奇!

  不多时,我才发现黄山松之奇不止此。原来棵棵松树都能想象成世间万物,栩栩如生。我对这一棵无名松,一会儿想成猩猩,一会儿想成妖怪,看得我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有名之松也巧妙。竖琴松、黑虎松……,真是越看越像!竖琴松长得真奇,一根主干笔直地伸向苍穹,侧枝都从一边探出,真如竖琴。一到黑虎松,便有一股霸气扑面而来。只是我没有看出枝干摆出的“虎”字,否则又一定是一阵惊叹!造物主自有无穷魅力。

  梦笔生花顶上的那颗小松也不赖,若底下的山头是笔杆,那此松便是笔尖。世间谁能提起这支笔挥毫?

  黄山之松,多却不重复,美却不妖娆,秀却不赢弱,使人一再惊叹自然的魅力,然而又发现在黄山,这种魅力数不胜数,让人流连忘返!

  写黄山历史文物的作文

  “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黄山原名黟山,因为山上的岩石很多都是青黑色的,所以古人给它起了这样的名字。唐朝时改名为黄山,传说是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取自“黄帝之山”之意。

  黄山的美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代表景观“五绝三瀑”更是壮观、奇丽。我认为五绝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奇松。

  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长在黄山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幽谷之中,郁郁葱葱、苍劲挺拔。游客们见了,谁能不称赞它奇?千百年来,它们不惧风欺雪压,始终生机勃勃,你能说它不奇吗?它们的造型奇特,每棵松树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人们也纷纷给它们取了优雅而有趣的名字,比如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盼客松……,每棵松树名字的意义都不一样,我最喜欢的就是迎客松,作为一棵迎接客人的松树,游客们都喜欢去那拍照打卡。它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也是黄山独有的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黄山怪石,形态千奇百怪,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像鸟兽,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天气观看形象迥异;云海更是奇幻,怪石奇峰和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那就更增加了美感。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赞美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难道不是对黄山最高的评价和最美的称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