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吴仁宝观后感

www.16system.cn 2022-11-1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好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吴仁宝观后感,供大家参考选择。

  吴仁宝观后感

  十八大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群众路线工作的最新要求,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全省上下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深入学习华西经验,充分发挥华西村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我有幸听读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报告,如获至宝,受益匪浅。

  提到华西,夸赞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对大名鼎鼎的“老书记”吴仁宝。正是在其带领下,华西村由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今日年产值超500亿元的天下第一富裕村,别墅成群,轿车统配,家庭最低储蓄超百万。走进华西,一个个地标映入眼帘:328米高的龙希大酒店,一座座塔楼和钟亭,各式仿古今中外的建筑和雕塑……华西,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部丰富的奋斗史书,更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神话。

  纵观华西的发展可知,多种因素促成了她的成功:如地域特殊性,地处苏南,经济基础好,人多地少,劳动力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积累了发展的第一桶金,六十年代末,为了致富,建立了小五金厂并在夹缝中生存壮大;实事求是,不跟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发展乡镇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一路腾飞;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和团结协调、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等。华西村的发展经验中,我认为最珍贵、最值得借鉴之处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精神和心怀造福于民的责任意识,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思路,既紧跟中央精神,又牢牢把握村情;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不懈追求的理想抱负。

  农民要富裕,单靠农业发展是不行的,华西在那个年代开了苏南发展工业的风气之先。从最初的不满足于种地到不满足于只搞小五金,到不满足于只是搞一般的生产。这是一个村集体的发展壮大之路,更像是一个企业的转型蜕变之路。厚积方能薄发。当改革开放的大潮袭来时,他们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并大胆开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的科学体制和灵活机制作保障,做到“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国外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既紧跟中央政策,又不脱离村情,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一个好集体离不开好的带头人。带领华西建设发展50余年来,老书记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当村里人都住进了新式别墅,他却仍然住在七十年代的老房子里。记得在一个访谈节目中吴书记说:华西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关键一条,那个村的一套班子是不是真正为人民去考虑;认真工作、把自己的名利丢在脑后了,就可以复制华西的模式。这几句话听了让人尤为触动。是的,只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定会走上富民之路。

  华西经验被传诵了多年,仍历久弥新。深入学习这些经验,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并结合实际,忌浮光掠影,更忌照抄照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科学发展、造福于民的根本方向,努力走出一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子。

  吴仁宝观后感

  电影《吴仁宝》一开头,这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就把观众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创业氛围之中。的确,如今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楷模的华西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农村创业史。而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就是这创业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要说华西村的成功秘诀,如果要写成书,恐怕几百万字也不足为多。但是在吴仁宝眼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吴仁宝以40多年的奋斗践行了“以百姓为本的实事求是,以党员为先的吃苦耐劳”。

  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在他看来,“实事求是”不是口号,而是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与时俱进,永不止步;吃苦耐劳也不是做做样子,而是面对困难党员先行,将心比心,以看得见的行动换取全村人民的真心和信任,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奋斗。

  吴仁宝善于在每一个时代的节点上抓住机遇和挑战,每一次政策精神的发布,他都认真关注、仔细分析,结合华西村的实际情况,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在大办农业的大环境下,他“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在其他地区都分田到户的时候,他作出了集体使用土地的决定;在大家的关注点开始集中在经济上时,他已经启动了人才强村的战略,四处挖掘和吸引优秀人才来华西发展。作为村干部,吴仁宝始终坚信,执行政策不能光是随大流,只要执行的过程中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摆在首位,政策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条条,而是发家致富的关键宝藏。

  每一次村里大的变化和决策前,吴仁宝都有自己的办法动员宣传,不是强迫,也不是反复劝说,而是“靠老百姓的觉悟”。咬牙买石磨,他率先把自家的口粮捐出来;建小磨坊,他亲自上山一块一块地搬石头回来;“15年规划”平整田地,他带领党员在地里率先苦干了半个多月毫无怨言。在他的概念里,“百姓没有那么复杂”,给他们看见你的劳动和吃苦,他们就会跟着你干,甚至比你更吃苦。

  吴仁宝同志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体现了共产党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体现了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归根到底,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实事求是、吃苦耐劳,正由于这两大特点,吴仁宝经受了人民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检验,同时也启示和教育新一代的共产党员如何去正视事业、思考未来,如何去奉献自己、为祖国的未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吴仁宝观后感

  2月下旬,在**市直属机关的组织下,**第三届“廉政电影周”活动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电影城举行。藉此机会,本人观看了教育影片《吴仁宝》,影片以追述的方式,讲述了华西村原村书记吴仁宝从六十年代开始,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带领华西村民艰苦奋斗、团结创新,逐渐走向共同致富道路的感人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深受启发。

  这部电影所折射出来的吴书记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的精神,是我们新时代建设者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各级国家干部所需要的,我要向他学习。

  一是学习他的敢为人先的魄力。在粮食紧缺的六十年代,各个村都在为了粮食发愁的年代,红旗村为了粮食而卖镇村之宝的大磨盘,而吴仁宝却以他超前的眼光,做出了让当时所有人都不解的决定:用粮食换磨盘。正是这个决定,让华西村成为了粮食大村,为华西村日后的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靠着这种敢于尝试、不盲目跟风的精神,他敢于在全国分田到户的风气下坚持不分田、敢于顶着压力创办五金加工厂,从此带领着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社会主义的壮丽景象。敢于抓住机遇,让吴仁宝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是学习他坚忍不拔的精神。吴仁宝深知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华西村的五金厂快速发展,他不畏艰辛,三顾茅庐,以诚意和热忱感动了在大学任教的专家教授,到华西村担任五金厂厂长,带领他们去摸索和发展,为华西村的又一次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石。为了建设小磨坊,在一开始仅有几个党员协助的情况下,他不怕艰难,背着小箩筐一块一块石头地捡回去,背得腰酸背痛也不言放弃。正是他的毅力、他的坚持,感动了村民,带动了所有人都加入到建设工程中。也正是他的这种执着、认准了就干下去的犟劲,带领着华西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吴仁宝,以其党员的党性和风范,时刻心系人民群众的幸福,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为老百姓办实事,是我们广大干部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我要始终以吴书记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为指引,在工作中、生活中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